满族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
(1)服饰
衣着 清代及民国时期,伊通境内满族服装主要有旗袍、长衫、马褂、马夹(坎肩)、短袄、皮衣裤等。满族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习惯穿袍子。袍服是满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因清代实行“八旗制度”,满族女子民都分属八旗、满族也称“旗人”,故袍服称“旗袍”。长袍加穿马褂,是清代及民国时期贵族豪绅的礼服。面料考究,多为绫罗绸缎、毛料,有的袍内缀以狐、貂皮,即保暖又显示高贵。普通人则穿棉布缝制的棉长袍、单夹短袄短衫,冬季上身套一件皮大哈(毛朝里不挂面的皮衣)或皮马褂子。下身套一件皮制或棉布制的套裤(无腰、无档的两只肥大的裤管),骑马、驭车保暖又灵便。解放前农村老人尚有穿此裤者。
女旗袍由过去的宽腰直筒式改为紧腰贴身式,肥袖变紧袖,臀部略肥,下摆收敛,矮领变高领。新中国成立后,男士旗袍废弃,改穿制服、中山装、工人穿工作服,农民穿短袄(褂)。女式旗袍却一花独秀,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
旧时满族无论冬自都穿自家手工缝制的布袜。一般男子春夏秋穿平底圆口短脸布鞋和鞋,冬穿厚布底高帮棉鞋。士绅穿布鞋或途码;农民冬季穿靴(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靴草)
木底鞋是清代女鞋的主流。有高底和厚底之分。高底鞋是在鞋底中间部位安一重台,称“寸子”,高三四寸,因其形似花盆,称“花盆鞋”。此鞋多在喜庆日子穿。清晚期末底鞋逐渐淘汰,改穿平底布鞋。
满族男子夏戴凉帽,亦称草帽,用麦秸、秫篾等编制。春秋戴大沿毡帽,冬戴棉皮帽。农民冬戴毡帽头。富家年轻女子戴坤帽。坤帽彩缎做面,帽檐上翘,帽顶装有金银饰品。
发式 满族成年男子将颅前发剃光,留下颅后发,蓄长编辫垂于脑后。未婚子女留全发,编双辫或独辫,额前蓄“刘海儿”。已婚子女发式多样,有架子头、两把头、燕尾式等,中老年妇女则在头顶部绾一发鬓,称为“小高粱头”。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可见此发式。
饰物 满族妇女饰物主要有头架(俗称京头)、扁方、耳环、簪子、手镯、戒指和香荷包等。这些饰物多是以金银珠玉翡翠玛瑙等精雕细琢而成。男子饰物主要有帽正(帽准)、戒指、腰荷包等。
(2)饮食
满族饮食风俗继承了女真人的传统,又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烹饪技艺融于一体,形成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①、主食
满族所食谷物主要是稗、粟、小麦、大麦、黍、稷、高梁、玉米、荞麦等。满族喜面食、黏食。面制的块状食物统称“饽、饽”,如苏叶饽饽、豆油饽饽(豆面卷),黏豆包、粘火勺(黄面饼)、油炸糕、粘糕。这些黏食至今已成为全县各民族喜爱的食品。
小肉粥 小肉粥最具满族特色。源于古时祭祖和祭天的祭品。即将猪肉切成丁儿放锅中煸炒,加调料添汤,再将洗好的黄米或粳米(旱稻米)放入锅中帮者成粥。今已很少有人食用,但满族祭祖时必备。其次是腊八粥,每年腊月初八日家家要吃“腊八粥”。即将黄米(稷米或黍米)、菜豆、大枣等放到锅内煮成粥,蘸糖或熟猪油加酱油吃。
饸饹 满族农家夏季常吃的食物。多用荞面或小米面加玉米面用沸水和成团,放入饸饹床中置于锅上,待锅内水沸时,用手将饸饹床中的面团挤压成条,坠入锅内煮熟,捞出后经凉水冷却,盛碗浇汁拌佐料食用。
②副食
满族先人为渔猎民族,猎获野猪、狍、鹿、雉等为食。
满族素有养猪禽这习俗,因此满族喜肉食,并且创造出许多烹调方法,如:烤、烧、燎、蒸、煮、炖、炒、熏、酱等。
燎毛猪 原为古代祭火神之祭品,后成为一种风味食品。即将猪杀死后,取出内脏,剔出骨骼,不褪毛,架于篝火上燎烤,燎至皮焦冒油时,刮净洗好,放入锅中煮,煮到只剩瘦肉,蘸佐料食用。
烤乳猪 将小猪宰杀后,用黄泥包好,埋于炭火中。烧熟后,扒掉黄泥,取出内脏,将调味品放入猪肚中,用文火蒸到入味为止。
白肉血肠 肥猪肉煮熟,切成薄片;猪血灌入猪大肠中,煮熟切片,肉片和血肠均蘸作料食用。至今农村杀年猪仍吃白肉血肠。
氽白肉 肥猪肉切成薄片、酸菜切丝,加调料上锅同煮,再加入适量粉丝。肉肥而不腻。
手把肉 将猪或羊的肋下肉带骨割下,加调料,上锅煮熟,吃时不用刀箸,用手揽一块啃食。
酱肉 猪、牛瘦肉切成块上锅煮熟,再用加调料的汤汁卤制即成,晾干后可携带,可储存。
腊肉 冬季杀猪后,将肥肉切成长或方形块,上涂豆酱,吊于厨房,使其风干。吃时将豆酱洗去,可炒菜或炖菜。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尚有此习。
伊通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只有6个月能吃到新鲜蔬菜,因此满汉等各民族创造出许多冬储菜的方法,例如,渍酸菜、窑白菜(萝卜、土豆等)、晒干菜、腌咸菜、自制豆酱等等,此习延续至今。
③居住
满族居住无论两间还是三间一般均在东间开门。东间称外层,里间卧室。卧室三面环炕,西炕较窄,称“万字炕”。万字炕上为祖宗板儿,上放祖先神像、祖匣。万字炕除萨满、穆昆达(族长)及本家族长辈外,其他任何人不能坐卧。满族以西为大,南为尊,故老人必住西屋南炕,并以此序按辈分、长幼安排家人住炕。满族继承先人“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的习惯睡火炕。火炕用土坯搭成,宽2米,高80厘米,长4米或8米(三间房连二炕)。炕内有烟道四五条与外间锅灶和墙外烟甸相通。早期烟用空心木,后用泥马或土坯搭砌。
满族宅院,一般均为方形,并“立木为栅”将房屋包围起来,前面正中立一栅门。富裕人家四周砌墙,并建有东西厢房。南墙中间建有门楼,有“三合院”或“四合院”进门处建有“影壁”。富裕家影壁上雕有“龙凤呈祥”、“日出云海”等图案。
④婚嫁
满族婚俗大体有通媒、望门户、放定、迎亲、坐账、拜天、入洞房、分大小、回门、住对月等程序。青年男女方十五六岁,父母便托媒说亲。如双方有意,便互相看望,称“望门户”。两家同意婚事男方母亲及媒人前往女家,女方备酒席,行装烟礼。男方母亲赠女方簪珥,称“放小定”,即订婚。婚前一两个月,男方将女方索要之猪、羊、酒、布帛、金银首饰和钱币等送至女方家中,放在祖宗板前神案上,两亲家跪拜,斟酒互递蘸祭,俗称换盅,即“放大定”。
娶亲前一天,新郎随族中长辈到祖宗坟前叩拜,称“拜祖”。同时将喜车备好,上披采红,挂铜镜。迎亲日,新郎披红戴花,由伴郎陪同,五更时分骑马出发。铜锣开道、鼓乐喧天。此时女方送亲车也出发。新娘由兄长护送,由送亲娘、亲友等陪伴,拉着嫁妆,前往男家。途中两车相遇,车辕相靠,新娘脱去娘家鞋,换上彩堂鞋,由兄长抱至喜车上,此举称“插车”。如女方家距男方家很远,要在距男方家较近的地方找一临时住处,称“打下处”,娶亲日送亲车由“下处”出发。
喜车进院时,新郎要向车虚射三箭,意在驱邪。吉时新娘下车,随新郎脚踏红毡,步入临时搭建的帐篷,新郎揭掉新娘头上的盖头,对坐,各饮三盅酒。此举称“坐帐”。后逐渐取消帐篷内坐帐,改在拜天后于新房炕上坐帐。
拜天地是男女结婚过程的中心环节。院中设一供桌,摆上香烛,一方肉,上插尖刀。由穆昆达或萨满主持婚礼,新郎新娘跪拜南天门,或拜北斗,有的女立而不拜。主持人主唱“阿察布密”歌,大意是祈天地神灵保佑夫妻长寿,子录繁衍,共享富贵。共三段,唱完一段割一片肉抛向空中,向地酹一盅酒。
拜完天地,新娘肩搭两串铜钱,怀抱“宝瓶”脚踏红毡,随新郎跨马鞍步入洞房,脚踏高梁袋子上炕坐福(即坐帐),为新娘开脸、上头(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将头发绾成肆),晚上夫妻吃合欢面(饺子),饮交杯酒。
第二天早起,夫妻先向祖宗行叩拜礼,再一一叩拜族中长辈及史嫂,后改为请安、装烟,此举称“分大小”。之后新娘打开陪嫁箱柜,将婚前为公婆、兄嫂、弟妹等缝制的鞋袜衣物分送给他们,此谓“散酒”。
第三天或第四天,新郎新娘带上礼品(一小包高梁、酒、葱、粉条等)回家,称“回门”。婚后一个月,新娘父亲要接闺女住家,称“住对月”。
伊通满族婚俗随时代不同而不断演变,满族与汉族等长期共处,文化礼仪相互影响、融合。新中国成立后,婚俗也由繁到简,今除农村尚保留“坐帐”、吃合喜饺子等遗风外,其他习俗已被摒弃。
⑤生育
出生 婴儿出生如果是男孩,要在门柜上挂一小弓箭,祈望孩子将来能成为骑射能手。如果是女孩,则挂一红布条,一是象征吉祥,二是表示“月房”不能随便进去。第三天给孩子喂奶,称“开奶”。赶上祭祀时,婴儿要上子孙绳,在绳上系一小弓箭即添男婴,有的系一羊“嘎拉哈”(猪、羊、狍子等的骨);系一彩布条,即添女婴。
睡扁头与上悠车 满族不喜欢小孤大勺子夹扁头型,因此满月上悠车时,要将婴儿臂肘、膝盖、脚踝等处用布带捆缚,使孩子不能拨动,将头枕用于小米装成的小枕头上。仰卧时间一长,后脑勺扁平,此俗也影响了汉族。悠车都是婴儿的姥姥或舅舅给买的,悠车用桦木或椴木薄板制成,两头呈半圆,形似小船,外涂红漆描金,多写“长命百岁”字样,车内放一草口袋,一个枕头。悠车挂房梁上,距地面1.5米左右。将婴儿包裹好放入车内,婴儿母亲边哼唱催眠曲,边摇动悠车令婴儿入睡。
换锁与上谱 满族素有“换锁”之俗。每到春秋两季,须向佛陀妈妈祭祀求福。祭时,将子孙绳从佛陀妈妈神位(西墙正墙北侧)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未字男女和抱小孩子的妇女蹲于案桌前叩拜。萨满用柳枝蘸水洒遍孩子头上,又捧香碟在每个孩子前熏一下,意味着驱邪除魔,随后取下子孙绳五彩线,分别套在孩子们的颈上或手脖、脚脖。如有的孩子没来,则由母亲代领,按“男左女右”将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拇指上。过三天,将五彩线收回,放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俗称锁线,所以此俗称“换锁”。满族有修谱续谱之俗,如果生男孩,在修谱或续谱时,要把孩子名字用红笔记入宗谱上,上了谱才算正式为族中一员。
⑥丧葬
旧时满族丧事隆重,因贫富而繁简不一,族源与姓氏不同而习俗有异,但仍有其共能之处。
停尸、殓尸 满族人家遇丧事,首先要将祖宗匣、香案、祭品等用红布蒙上。寿衣多寡忌用双数。咽气前于地中央设一灵床,高低依丧者年龄不等,最高与炕齐平。入殓时不走门,从窗户抬出。后来也走门,但窗户要打开。
旗棺 满族棺材为平脊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即由两个上宽下窄的木槽扣合而成,上部为棺盖,约占棺高的三分之一。棺长2米左右,高1米左右,宽80厘米。初,旗材不涂色,后从汉俗也涂红色并绘“二十四孝”,棺内壁绘日月星辰。
挑红幡 丧者入殓后,于院中搭灵棚,置棺其中。灵棚前竖一长两丈许木 ,上挂“聚魂幡”。聚魂幡用一幅长五尺、七尺或九尺的红布做成(旧时幅宽二尺)。上端缝一三角形黑布为幡头,下端两边各撕开二寸宽,直撕到幡头。再把两边条下端剪掉一块,使其比中幅稍短,然后在中幅下端镶一锯齿形黑穗,两边条下端各镶一五指形黑穗。挑起又高又长的红幡是满族丧事的重要标志。
插佛托 东北满族清明上坟时,不烧纸,祭扫后,在坟头上“插佛托”。佛托,其做法是用苞米核子贴上五彩纸,或用秫秸头上糊金银箔,下面糊五色纸。苞米核或秫秸象征着佛托妈妈赤裸的身体,糊上五彩纸,象征用衣服遮盖上。插的佛托越多,说明上坟的后人多,也说明这个家族人丁兴旺,日子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