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知识(四)

第七章  语文知识

第四节  鉴赏知识

1.语文知识与情感
之前已经反复提过,情绪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种情绪的展开,语文课当然也不例外。
语文课知识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一个侧面,在2017版《课程标准》中获得了必要的重视,即知识所引起的情感。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这点已经广泛地被一线教师所认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但是这里仍然存在着某些有待澄清的问题。
我想以我国学者宁虹的一个观点作为这一节的起点,她说:“'知识的内容’和'知识内容所引起的’并不等同。教育的实质是知识内容可以怎样引起和引起怎样的意识,包括通常所说的情感……。”[1]这个观点我本人是非常赞同的,我下面所写的一部分内容,其实都是看了这个观点之后所引发的东西。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想到的问题有二。
第一是“知识的内容”和“知识内容所引起的”这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如果说,他们就只是一个非常机械的因果,就好像某人扔一块石子儿,石子儿就以会沿着抛物线飞行,最终落在地上,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去深究这种关系,但如果不是呢?
第二是知识所引起的情感是大家都一样呢?还是各有区别?或者是同中有异,必须区别考察?
对语文课来说,有一个问题要先辨析一下,即知识引起的情感和课文引发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课文引发的情感,是由已经自为存在的文本的意义所引发的情感。这种情感存在于文本打开的意义域当中。易言之,是来自于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当某个老家不在学校所在地的学生读了“故乡遥,何日去”的时候,就有可能引发他的思乡之情。相反,一个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家的学生,就可能仅仅是理解了语言的意义,但是完全不能产生真实的情感。
语文知识所引发的情感,包括了课文引发的情感,但含义更为广大。
首先它包括一种本能的对样型的喜好。例如,学生在写文章时,有时爱用“好”字,有时可能爱用“佳”字。问其原因,未必是源于对这两个字意义的锤炼,有可能只是因为个人书法问题,而觉得“佳”比“好”写出来字形更平稳端正些,所以选择了“佳”。这也是语文知识引发的情感。
其次包含因历史、环境、风俗、习惯等带来的情感寄托。例如中国人对于“仁义”二字,欧美人对于“God”“Lord”这样的语词都有各自特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一种景仰之心,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也可能突然可悲地变成厌恶之心。
最后包含个人的情感寄托。例如,我在前章举过一例,一个学生对于比喻有着格外特殊的情感。他仅仅是想到比喻这个抽象的修辞知识,就会引发对母亲的眷恋。这种情感与理解了某个具体的比喻句而获得的情感区别非常明显。
可能上面的分类还是有些粗糙,我不敢说它已经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全貌。但仅这些内容,已经足以证明,语文知识与语文知识引发的情感绝不是一种机械的因果关系,恰恰相反,这里情况复杂多变,大有文章可做。
2.共通感作为教学的基础
面对上文所说的如此复杂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为了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本书所讨论的一直是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的基础问题,我并不打算涉及心理学理论。在语文教学这个领域当中,学生的情感无论属于上文所说的哪一种,都不是,或至少不只是心理问题,而是教育教学问题。
在目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客观背景下,上面分类中“个人的情感寄托”和“对样型的喜好”的重要性,在课堂这个环境中,就相对较弱。其重要性体现于个别辅导、语文教学科研(如前面所介绍的体验研究)等领域中。反之,课文理解所引发的情感和历史、宗教等因素带来的情感寄托,就相对重要。这些情感往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与课文的理解紧密结合,是文本理解过程的一个要素。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范围内,与情感关系紧密的知识,以与文章理解有关的程序性知识为主,与语词、文学常识、修辞概念、抽象的语法概念等陈述性知识相关的情感则是次要的。
基于这一点,我下面将引入一个重要概念——共通感。
共通感(也译作“共同的感觉”“共同感觉”“共同意识”“常识”等),是西方哲学家普遍认可的、古老的基础概念,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将之解释为“在所有人中存在的一种对于合理事物和公共福利的感觉,而且更多的还是一种通过生活的共同性而获得、并为这种共同性生活的规章制度和目的所限定的感觉。”[2]这一说法是在《新科学》在探讨人类各民族的共同性原则时提出的。
由于《新科学》存在一定的泛神论的局限性,因此后世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共通感的这方面意义进行了进一步阐发,这位哲学界的泰山北斗认为:审美和鉴赏判断不是认知和知识判断,其普遍有效性不能建立在明确的、客观的概念基础上,因此必须把一种人人共有的主观心理机能作为基础,这就是共通感。[3]基于这样的观点,我国哲学家对它的定义就是:“保证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主观条件。”[4]
于是,共通感就明确地与审美鉴赏活动联系起来了。而审美鉴赏活动,在语文学科的顶层设计中,又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的。具我粗略统计,薄薄的一本2003版《课程标准》中“鉴赏”一词总共被提及20多次;2017版更是多达41次,重要性可见一斑。
共通感为语文课鉴赏的程序性知识确立了基本的出发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为了保证鉴赏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是要学生形成五花八门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鉴赏教学的教学目标,不期望引发学生与众不同的情感,而是要追求所有学生情感的趋同,而不仅仅是理性或艺术技法的概念上的认同。尽管我们都清楚,一开始他们必然是各自不同的。这就是很多哲学家所提到的:“现在对教育来说重要的东西仍是……造就共通感。”[5]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黯乡魂,追旅思”之时,可能引发各种情感,也有可能毫无情感活动,这些在语文学习的不同领域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但就课堂教学来说,我们主要研究这首词所引发的乡思情感,无论这种情感是强烈还是淡然。
这一点,由于语文课堂这一特殊的诠释学环境,教师主导着鉴赏的基本过程,因而并不像字面表述得那样困难。
第二,为了保证上面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还要清楚两点。
其一,共通感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不能免费获得。“个体所拥有的共通感,不是来自于自然的天赋,而是在精神性教化中社会地和历史地培育起来的。”[6]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在共通感的养成中,必须占领其必要的阵地,而我们语文教师,也必须在这块阵地上站稳脚跟,完成我们的使命。很多专家都强调,语文课应该立足于人类的普世价值,立足于人性的真善美,不能,或至少不能过度宣扬一时一地,特殊时空条件下的价值观,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事情。
其二,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依照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心理机制,提供大量具有示范性的鉴赏范例,通过这些鉴赏范例,形成一个保持一定开放程度的规范(这个规范可以根据一些依据,例如中、高考的要求,来灵活调整),引导学生按照这一规范进行鉴赏。
这是因为,共通感乃是一种实际生活中具体的情感[7],不是柏拉图式的“理想的善”“美本身”或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类的抽象概念。程序性知识也“不是学生的'洞穴’而是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生活体验。”[8]教师并没有可能将鉴赏归结为某种固定的程式,只能通过大量的鉴赏范例来丰富学生的鉴赏实践,将鉴赏的程序性知识,逐渐转化为就像日常事件一样,会引发各种真诚的喜怒哀乐。
第三,鉴赏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并不期望学生将情感的语言表述作为陈述性知识背下来;而是要发现“作为一种本能的和内在的心灵激素,……去认识与人的幸福和生命有密切关系的东西。”[9]在相同文化背景的鉴赏者的审美活动里,这一点就显得尤其突出。
我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作为总结,即在语文教学范围内,“知识所引发的情感”这个措辞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本身并不严密。因为一旦考虑了共通感的概念,我们就发现,共通感并非知识的副产品,并非有时有,有时没的东西,而是伴随着文本的理解鉴赏而必然出现,与理解鉴赏浑然一体。因此,鉴赏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必然是带有共通感的知识。
本节中,鉴赏作为一种对特定语文知识的讨论,到这里暂告一段落,但是我必须再埋下一个伏笔,即鉴赏知识和作文知识一样,也涉及一个重要的话题——审美,我将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再作探讨。

参考文献
[1]宁虹.认识何以可能——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思索[J].教育研究,2011(6):15.(原文后面还有态度、价值观等内容,因为本节只讨论情感问题,因此后文不加转引。)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7.
[3]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9-80.
[4]金炳华.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455.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5.
[6]彭启福. 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及其意义[J].江淮论坛,2011,5:77.
[7]彭启福. 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及其意义[J].江淮论坛,2011,5:76.
[8]宁虹.认识何以可能——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思索[J].教育研究,2011(6):14.
[9]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6-37.
妙门轩的意义世界

这是一个由语文学习、文学和朗诵描绘的意义世界。
51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微信号|miaomenxuan

(0)

相关推荐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知识(三)

    第三节  写作知识 1.写作知识的危机 有了语词,有了语法规则,学生就开始学习写作.写作属于程序性知识,是语文课特有的教学,其他学科都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历史.政治或者英语等许多学科可能都会用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知识(二)

    第七章  语文知识 第二节  语法 语法该不该教,教到什么程度,是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难题.一些教师从考试出发,认为学生如果不曾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无法应对高考的一些题目,所以必须跟着高考的指挥棒来教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知识(一)

    第一节  语词 语词,很多中外哲人的著作中也用"词语",我下面的论述忽略两者的差别,若非直接引用,全部使用"语词". 语文课的知识学习是如何开始的呢?我们发现早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四)

    第四节  语文课话语的隐喻 我在上一章已经论及,隐喻(metaphors)是日常语言的基本属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是建立在各种隐喻的基础上的.孔多赛说过:"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四)(五)

    第四节  语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语文学习>上曾经有好几篇有关论文发表,在加上其他刊物的呼应,俨然一场关于"语感中心说"的小论战. 这场论战以李海林和王尚文为主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四)

    第四节  有限性 1.语文课的有限性及其意义的反证 如果我将一堂课比作一个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哪个特点会必然相类并且表现得最突出呢?毫无疑问,那就是人总是会死的,而任何一堂课,也总是会下课的,或者说,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一)

    第一章 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 第一节 诠释学作为语文课的学科基础 本书前章: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一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二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三 如果我说数学课的学科基础是数学,物理课的学科基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游戏(一)

    序言  第一节 序言 这里的"游戏",是现代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在语言和艺术领域业已发挥的作用,使得我不可能不去深入地思考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游戏的问题.将游戏概念用于艺术品审美鉴赏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三)

    第三章  语文课的性质 第三节  整体性 1.在诠释学循环中的整体性 "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复须解全篇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