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鳞公子、泥猴
找了些黃鱔的记载,罗列在下边。
加了标点,可能有错。
有些字,不清楚。
黄鳝,又名无鳞公子。
有个新收获,黄鳝也叫泥猴,真好玩!
仔细看黄鳝各种记载,能看出古人的很多想法,虽有不科学,但古人是多么认真啊!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多么细致,某些记载,可谓精确。
若你有兴趣,细细看。一字一句地看。
鱓
俗有鱔魚,古無其字,故借鱓【徒何切】,轉音【常演切】。淮南子云:鱓似蛇。荀子云:蟹非蛇鱓之穴無所寄託。是也。又或借鱣【張連切】,轉音【常演切】。後漢書【楊震傳】冠雀銜三鱣魚。韓非、說苑皆云:鱣似蛇。是也。顔氏家訓云:銜三鱓魚,假借作鱣鮪之鮪,俗因謂之鱣魚,此顔但知鱣之為借音,而不知鱓之亦借音也。漢注誤以【張連切】之鱣為釋。羅願【爾雅翼】力辯其誤,又梁韋琳戲作○表省,鱣作○亦通,酉陽雜俎載此賦,誤書○作○,篇海一並收之,徒增後人之惑。
(摘自《字诂》)
○鳝
鳝之族——有曰鳗鲡,背有肉鬣连尾,无鳞,口有舌腹白,大者长数尺,脂膏最多。其有黄脉锦纹者,名金丝鳗鲡。善穿深穴。冬时穴热乃出,名走风鱓。
有曰白鳝,以产池塘中乌耳者为佳。
有曰黄鳝,黄质黑章,多涎沫。大者长二三尺,小者佳。
有曰藤鱓。其曰泥鳅,长二三寸,无鳞,以涎沫自染,曰温鱼。与泥鳅相似而多肉,与诸鳝皆喜伏水土之下,味甘,可以滋阴。大抵鳝与鱼相反,鱼属火,可以滋阳。故蛋人多子,以多食鱼。又方书,鱼鳔白为丸,可以种子。鳝属水,滋阴。故患痰火者宜食之。白鳝,或塞箔或装笼取之箔鳝为佳。黄鳝以钓,或于坑田掘取之。凡鳝,畜于盆中,夜以火照之,其腾而抢火,火辄灭者,喷火蛇也,与鳝相类,而颔下有细鳞数片,食之杀人。故凡食鳝者,不可不慎。谚曰:“鱼浮鳝沉,沉者滋阴。虽则滋阴,其毒亦深。”
(摘自《南越笔记》)
王祭酒
相传南京旧有王祭酒,尝私一监生。其人忽梦鳝出胯下。以语人,人因为谑语曰:“其人一梦甚跷蹊,黄鳝钻臀事可疑。想是翰林王学士,夜深来访旧相之。”见《耳谈》。
(摘自《情史》)
说毕,轮着何碧娟献技。碧娟道:“我也别无他技,仅有一个灯谜在此,欲请碧珠妹妹猜一猜,不知可好?”挹香道:“好好好,快些说来。”碧娟道:“君行好事。打一鱼名。”碧珠想了想道:“敢是黄鳝么?”碧娟道:“一些不错。”大家听了道:“‘君行好事’打这个黄鳝,做谜的已好,猜谜的更加想入非非矣。如今该着何人?”
(摘自《青楼梦》)
邵陵王纶摄南徐州事,在州喜怒不恒,肆行非法。遨游市里,问卖䱇者曰:“刺史何如?”对言:“躁虐。”纶怒,令吞䱇而死,百姓惶骇,道路以目。
【译文】集市上游荡,问卖黄鳝的人:“刺史这个人如何?”回答说:“暴躁残虐。”萧纶大怒,命令这人吞吃黄鳝,将他活活折磨而死,百姓惶恐万分,道路相逢时只互相对视而不敢说话。
(摘自《资治通鉴》)
对曰:“扬州地实卑湿,食物例多腥腐。臣去岁在彼,人以鳝鱼馈臣者,视其盘中虬屈,一如蛇虺之状,假使鹳雀有知,亦应不食,岂况于人哉!”
(摘自《旧五代史》)
鳝鱼
释名黄鳝。
气味(肉)甘、大温、无毒。
主治
1、内痔出血。煮食鳝鱼可治。
2、湿风恶气。用鳝鱼作汤,空腹饱食,食后暖卧让汗出,有效。
3、口眼歪斜。用鳝鱼血加麝香少许,左歪涂右侧,右歪涂左侧,口眼复正后,将鳝血洗去。
(摘自《本草纲目》)
1、鳝丝羹
鳝鱼煮半熟,划丝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纤粉,用真金菜、冬瓜、长葱为羹。南京厨者辄制鳝为炭,殊不可解。
2、炒鳝
拆鳝丝炒之,略焦,如炒肉鸡之法,不可用水。
3、段鳝
切鳝以寸为段,照煨鳗法恨之,或先用油炙,使坚,再以冬瓜、鲜笋、香章作配,微用酱水,重用姜汁。
(摘自《随园食单》)
当涂民
吴俗,取鲜鱼皆生之,欲食则投之沸汤,偃转移时乃死。天宝八载,当涂有业人取鳝鱼,是春得三头鳝,其子去鳝皮,断其头,燃火将羹之。其鳝则化为蛇,赤文斑斓,长数尺,行趋门外,其子走反顾,余二鳝亦已半为蛇,须臾化毕,皆去。其子遂病,明日死。于是一家七人,皆相继死,十余日且尽。当涂令王休愔,以其无人也,命葬之。(出《纪闻》)
(摘自《太平广记·报应》)
绍兴戊辰三月,平江小民醉中食鳝鱼,误吞其钩,线犹在口旁,急以手牵之,线中断,钩不可出,痛楚之甚,几不救,旬日始能食。
(摘自《夷坚志·食鳝戒》)
鱔魚、湖鰻、田雞,土人不食,入夜則縱横道途間。
(摘自《真臘風土記》)
鱔,黄色,狀如蛇,或傳荇蓼根莖所化。
(摘自《赤城志》)
鱓【土龍地龍】
鱓似蛇,無鱗,黄質黑章,體有涎沫,生水岸泥窟中,能雨水中上升,夜則昂首北向,一名泥猴。
按:鱓形既似蛇又夏月於淺水作窟,如蛇冬蟄夏出,故亦名蛇鱓。今閩中之鱓,肉澁sè而味不及吳中。○漢書:鸛雀銜三鱣。鱣即鱔字,或作鱓。陶隱居謂:荇芩根所化者,又以為人髮所化。今腹中有子,未必盡是化生。【補疏】
(摘自《閩中海錯疏》)
清獻平時類蔬食,不得已,止一肉,及對賓客,殽核皆盡。吳十朋家買鰻一觔,得一枚,其婢治之,破其腹,尾急纒其臂,解去,乃段之,復急纒其臂,至段盡,其尾方定。又異日,學中烹鱔,湯正騰沸,乃以鱔投之,鱔皆跳躑湯中。有一鱔飛至屋梁,乃復堕地而死。嗚呼,可怪也,已故鰻鱔不可不戒,貪生怕死,同于人也。
(摘自《北窗炙輠錄》)
感時
世變日已深,人心不如古。
狐狸向人號,鰍鱔為誰舞?
承恩喜則人,怫意怒還虎。
白日當交衢,殺人莫知禦。
……
(摘自《惟实集》)
頃有一士人好食鱔魚及鱉與蝦蟇,嘗云:此三物不可殺,大者有毒殺人。蝦蟇小者亦令人小便秘臍下憋疼有至死者。宜以生豉一大合,投新汲水半碗中浸,令豉水濃頓服之即差。
(摘自《茅亭客話》)
探燕巢而求鳳卵,捜井底而捕鱔魚,雖加至勤,非其所有也。【抱朴子内篇釋滯】
(摘自《喻林卷四十六·明·徐元太》)
庖蛙煎鱔
山谷(黄庭坚)戲答史應之云:歲晩亦無雞可割,庖蛙煎鱔薦松醪。以應之嘗授館於人,為童子師,故云爾。前輩嘗有詩曰:來朝為送先生飯,一夜沿溪捉鱔魚。
(摘自《古今事文类聚》)
治耳内痛方:以鱔魚血滴數點入耳内便愈。
(摘自《世医得效方 元 危亦林》)
鱔魚【似蛇,無鱗,有黄白二種。漢書:鸛雀啣三鱣,鱣即鱔字,或作鱓。陶隱居謂:荇芩根所化。風土記云:夏出冬蟄。】
(摘自《福建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