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啥给了知识分子清高的基因?

何谓“清高”?我理解的清高是清风明月,高风亮节。

为何知识分子会是“清高”的重要成员群体?

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慢慢地想来,差不多是有三个。

想象、灵魂追求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1.想象。

何谓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读了许多书,掌握了一定科学文化技术的人群。古来有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前人的书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个富有形象性的载体,那是霁月清风的理想境地。

人的想象力是很强大的,可以通过书本想象到任何的事情,纵使是神仙鬼怪、魑魅魍魉。在理想的世界中,前人写的书中那些非常有礼有节的事情,后来者读到,他们就是会觉得前人是做得到的。比如说以写悼亡诗著名的元稹,他写的那首《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光读这首诗,是何其浪漫,那意思是说,曾经看过大海就难以在看溪水,除了巫山上的云彩其它的都不是云彩。我从花丛中穿过却懒得看她们一眼,一半是因为修身养性,一般是因为你呀。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呼之欲出。然而,在写完悼亡诗的半个月后,他就开始了另寻新欢之路。我们以为他会像他写的诗那样做,事实上他也难以做到。正如古人留下的霁月清风,知识分子读了之后觉得是非常难得之追求,他们羡慕作者如此的人品,这便成为榜样,值得倾心而付的追求,如此便是霁月清风,无可及也。因为在想象中,写下如此文字或有记载者,必是前人亲手做到的。

俗世之人无法凭借想象画梅止渴,但知识分子却可以,因为他们足够相信这个想象。

2.灵魂追求

即使不根据马斯洛的五需求理论,中国古代也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后,人读书多了,想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生该走什么样的路,对于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都慢慢会有一些较为清晰的界定。

而这个界定,决定着一个人的灵魂高度。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判断标准,什么功成名就,什么光耀门楣,这些都不会在知识分子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考虑的是什么呢?是在自己心目中的大情大义,是不为心志的从容而处,是他们心中特有的那种评判尺度。朱自清先生为什么宁肯病死而不愿领美国的救济粮?就是因为他知道,美国救济粮虽好,却是美帝国主义收买人心的伎俩,而他有自己的脊梁,他有他精神的富足,所以就算饿死,他的精神也是不寂寞的。

至于那些见风使舵的御用文人,他们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也就无从考虑在内了。

3.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知识分子心中有自己特定的尺度,而根据这个尺度,他会相应地作出一些坚守阵地的事情,像极了秋菊那“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高尚品格。

陈平原先生回忆西南联大时深情地说,“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西南联大于炮火中成立,在那样的条件之下,他们为着心中之义,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至于大师辈出,中华崛起。

人世间最艰苦的坚持是明知前路艰险却还一往无前,明知没有尽头却永不回头,为的是大情大义、高风亮节,不为的是首鼠两端、与恶势力沆瀣一气。真正的知识分子他是意志最坚定的。

所以,尽管历经上下五千年风云变化,我们的知识分子们仍然前仆后继流连忘返于读书成长中所最为钦佩的榜样。无需评判这个榜样是否真的如此,而确定的是,“清高”的基因深入人心,润物无声。


文|京华

封面图|京华

编辑|京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