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拉响!新型“毒王”已出现,32国传出坏消息,毒性比德尔塔更加危险
近期,新冠变种病毒的持续发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继续德尔塔病毒造成多个国家疫情反弹后,近日,拉姆达变异毒株又在美洲迎来了大暴发。全球新冠警钟再次拉响。

据外国媒体消息,日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正式突破2亿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预警,并将另一种变异病毒拉姆达列入“高度关注的变异毒株”(CDVI)。据WHO官员介绍,拉姆达病毒早在去年8月就已经在秘鲁境内发现,根据东京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这种变异病毒不仅传染性极强,而且还极容易“逃过”中和抗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截至今年7月,全球已经有32个国家发现拉姆达变体。其中大部分感染病例分布于南美洲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出现的病毒变种之前在部分国家,被称作「秘鲁病毒」,为了避免“国别歧视”,世卫组织决定采用希腊字母的命名方式,将该种病毒命名为拉姆达(λ),而德尔塔(Δ)病毒命名也是同理。根据智利对拉姆达病毒的中和试验发现,这种病毒的“感染性”和“逃逸性”均超过了德尔塔。换句话说,拉姆达病毒极可能对现有疫苗存在“免疫”,因为该种变体具有对新冠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

截至目前,智利、巴西、秘鲁、阿根廷、墨西哥等周边国家都发现了拉姆达病毒,且这些国家的新增病例感染率均在30%以上,已经有超过德尔塔的趋势。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发现了该种病毒的案例。不过,印度方面尚未有关于拉姆达病毒的官方通报。专家认为,拉姆达变种极可能已经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进入印度境内。

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在秘鲁进行的新冠病毒病例测序活动中,有超过80%的患者被检测到拉姆达毒株。在这种情况下,WHO将该种病毒纳入“高度关注的变异”名单也就不难理解了。进入8月以来,美国上报的拉姆达变异病例已经突破了1000例,不过由于下属各州的检测活动尚未完全展开,世卫组织预计感染数字比美方公布的还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