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奇---学习《内经》的方法!

《黄帝内经》被称为“经”,可见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之高。几乎每个中医大师都提到他们学习《黄帝内经》为其行医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但同时《黄帝内经》由于流传自几千年以前,所用文字又非常晦涩难懂,那么现代人该如何学习《内经》呢?今天我们跟随何绍奇先生学习《内经》。

“我在北京念研究生时,我的一位老师——任应秋老先生就非常勤于诵读《内经》的经文。记得有一次国内举办了一个活动,邀请国内多位名老中医(如邓铁涛老先生等)畅游山水,当这些老先生们在忘情于美景的时候,任老先生却始终独自坐在一角,手捧《内经》不停地诵读。我在《内经》的研习上,光是诵读就足足花了十年的功夫,但比起任老来,却还是差远了。”

绍奇先生为我们诠释了“诵、解、别、明、彰”的五字方法,首先从“诵读经典”开始,他自己在诵读《内经》上足足下了十年的功夫。能全文背诵十三经的任应秋老先生游玩时仍捧书诵读,真是令我们惭愧不已。经典是我们的根,小伙伴们一起努力,从现在开始“诵读经典”吧!

论《内经》

《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医学著作,当中论及的许多医学观点是中医学的菁华所在。

体质

《内经》非常重视对人体质的观察。

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体质。关于这一点,许多香港人都有留意到。香港人总喜欢说:“此人属寒底、彼人属热底。寒底的人不可随便服食寒凉之物;热底的人则不可随意服食燥热之品。”

其实关于人的体质,不仅只有寒热之分。如体瘦、舌体较细的人,多属阴虚体质。故医者在治疗此类病人时应注意“阴虚往往可致火旺”这一点,要小心运用燥热伤阴之品。又如肥胖的人,或俗称“两头尖”的人 (即肚子特别肥胖,而显得头足细小的人),此类人多有痰湿,运用滋阴之品时就要特别注意了。

《内经》中有许多内容是描述人的体质的,如《灵枢·阴阳二十五形人》中就从体质的角度把人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类型。在临床上我们必须要随时观察病人的体质,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诊病时就相当重视这一点。

疾病的传变规律

中医认为每个疾病都有自身的传变规律,如《伤寒论》中提及的六经传变、温病学里的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等。我认为,疾病的传变规律,基本上是按照五行“相乘”的道理,即“木→土→水→火→金→木”此顺序。

故《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的正是这一点。我认为五行间的相生相克本来就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运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脏腑间的关系时,不能过于盲目。

如“脾土是否为命门之火所生”呢?在中医理论里,真正属火的脏腑是“心”,故在考虑命门和脾的关系时,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心与脾的关系。

在此附带提出一点。在当时,《内经》已经相当重视精神环境的改变对人的影响。如《素问·疏五过论》言:“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六淫

《内经》相当重视六淫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就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而“病机十九条”中对六淫之证也有描述。

可惜,对于《内经》中的许多内容,教科书的解释常不得要领。如“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此句话,一些教科书的解释是:“因湿邪阻碍经脉阳气,以致颈项强直。”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引起项强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寒气;另一则是湿邪化热所导致的阴伤。而《内经》此句话所说的,正是指后者而言。因此教科书的解释,是忽略了湿病也有传变的一面。

辨证论治

当医者一开始面对病人时往往会问:“您哪里不舒服?”也就是说,在面对疾病时,医者首先必须要辨清疾病的位置 (即“病位”)。另外,医者在治病前还要辨清疾病的性质 (即“病性”)。上述所说的这两个要点,正是中医所说的“病机”。

“机”,就是“关键、要害”的意思。在面对疾病时,医者必须要先看清疾病的要害在哪里,更具体地说,就是辨清中医所说的“八纲”。中医的“八纲”,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此八纲固然重要,但还有另外二纲我认为是同样重要的,就是“气”和“血”。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调理气血是很重要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此段经文是说,我们在面对疾病时,必须要先把握疾病的病机,找出哪一个脏腑出了问题,再按照疾病的性质作治疗,要“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切忌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疏其血气”这句话,有些中医书认为就是“行气活血”的意思,其实是不对的,此话除了“通”的意思以外,尚包含了“补”的意思。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中医治病,是强调“调整”的,即调节失衡之处。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使是要疏通气血,也是随着疾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也是强调这一点。

至于具体的治法,就要按病位、病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另外,《内经》反复强调医者在面对疾病时,必须要辨证论治。以“咳”为例,《素问·咳论》言:“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此,不要一遇到咳就只知道治肺,或只是想到用“止嗽散”。我曾经看过一位医生在治疗咳嗽时,竟然有七成以上的病人都用“止嗽散”,可见其医术水平有多高了。

如“痿证”,不要因为“治痿独取阳明”一句话,就把所有痿证都从阳明论治了,要知道《内经》在讨论痿证时,可是同时论及了“痿躄、筋痿、肉痿、骨痿及脉痿”(《内经素问·痿论》)的。因此在治疗痿证时,怎么可以不先辨清病机呢?

又以“糖尿病”为例,这个病现今越来越普遍。在四十年前,内陆经济条件差,得此病的人很少,但随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得此病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实,这种情况跟经济改善,人民的饮食变得越来越丰盛很有关系。

关于这个观点,《内经》早有提及。《素问·通评虚实论》言:“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对于糖尿病,我常常从“脾胃”论治,因为现代人的饮食过于丰盛,反因此而伤了脾胃,使水谷运化失常而得此病。

作为一位医者,必须要先学好辨证。我曾经在贵州治疗一位患疟疾的病人,此人除了有寒热之外,还感觉头痛如破、身痛如被仗,非常痛苦,我用了“柴胡桂姜汤”,数剂而愈。此病若非辨证准确,恐怕难以治好。

诊法

《内经》记载了相当多的有关诊法的内容,特别是望诊和脉诊两部份。可惜这些内容如今却逐渐被医家们所遗忘了。

◎望诊

现今许多医者愈来愈忽视望诊的重要性。事实上,《内经》对于望诊的描述是相当详细和生动的,以望“颜色”为例,《素问·脉要精微论》曾说: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所谓“重漆”,就是古代用以涂棺木的漆,其色黑而光亮;而地苍之色,则有如煤炭般。

◎ 脉诊

脉诊对中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现今一些医者,姑且不谈他们对古代有关脉学的理论认识有多少,令人失望的是他们竟然连把脉的位置都搞错了。

我曾经见过上海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大夫,他把脉的位置竟然在掌侧前臂桡侧中部 (相当于手太阴肺经“孔最”穴附近),在这个位置上把脉可以诊断到什么疾病吗?中医如此能不灭亡吗?

《内经》对脉诊的描述非常详细,以脉学所说的“胃、神、根”为例,中医非常重视胃气,正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那么有胃气的脉象是如何呢?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有此描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以”字即“而”的意思,在此所谓的“滑”,是微有滑象之意,这要在临床上慢慢地用心体会。神,乃“从容和缓”之意。即《濒湖脉学》所言:“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飐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对于脉象,《内经》的描述更是生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言:“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就这么几句话,就把四季里平人的脉象说得淋漓尽致了。

曾有一位名为萧熙的医师,他是江西人,在当地颇有名望,病人很多。有一天,一位女士来求诊,萧医师在诊脉完毕后,问这位女士月事是否已至?这位女病人听了此话后,面露不悦之色,并说:“你这位医师,连把脉都不能够判断我月经的情况,看来你的医术也不过如此而已。”

说完后即忿然离去。萧医师听了此话以后,颇为内疚。遂辞去了工作,赴广东寻访名医,希望能潜心学习脉学,后来果然学有所成,凭脉诊就能洞悉许多人的疾病,并得了“神脉萧熙”的称号。

如何学《内经》

关于学《内经》的方法和步骤,可概括为“诵、解、别、明、彰”等五个字。

“诵”,即诵读,是学习《内经》的第一个步骤。学习《内经》,必须要勤于诵读书中条文,为的就是要加深自己对此书的印象。由于《内经》中所包含的医学理论颇为深奥,因此读者在一开始研读此书时,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明白书中所有的内容。

我研究《内经》几十年了,但对此书的许多内容仍不能参透。我在北京念研究生时,我的一位老师─任应秋老先生就非常勤于诵读《内经》的经文。

记得有一次国内举办了一个活动,邀请了国内多位名老中医 (如邓铁涛老先生等)畅游山水,当这些老先生们在忘情于美景的时候,任老先生却始终独自坐在一角,手捧《内经》不停地诵读。我在《内经》的研习上,光是诵读就足足花了十年的功夫,但比起任老来,却还是差远了。

“解”,就是“读通”的意思,在对《内经》的经文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以后,就可开始去理解经文的大致意思了。

“别”,即“辨别”的意思,就是对《内经》里的内容作反复的比较,从而使自己对经文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明”,就是“明白”的意思,是对《内经》的经文有较通彻的理解,并具备了实践经文中所载理论的条件。

“彰”,乃“发扬光大”的意思,中医是一门重视实践的科学,因此,在通晓《内经》的内容后,必须要把其学术理论应用到临床上,如此一来可验证自己对《内经》内容的理解正确与否,另外也可真正地把《内经》发扬光大。

由上述所说的这些内容,可见《内经》并非就只是教科书所说的“一本中国早期的医学著作”而已。这本书,事实上已说明了中医的学术理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迈向了成熟的阶段。

来源: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绍奇谈医专栏

(0)

相关推荐

  • 摸摸手腕就能诊断疾病?揭开老中医号脉的秘密

    老中医号脉有这么神奇吗?中医脉诊是如何诊断疾病的?真的有悬丝诊脉吗? 这些可能是悬在很多人心头的中医问题,今天我就讲讲关于号脉,即传统中医脉诊.首先可以肯定地说,中医脉诊确实可以诊断疾病,是中医诊断四 ...

  • 聚医康-中医脉诊肝胆疾病脉法变相

    聚医康-中医脉诊肝胆疾病脉法变相

  • 聚医康-中医脉诊胃疾病脉法

    聚医康-中医脉诊胃疾病脉法

  • 赵君:擅长脉诊的扶阳派传承人

    0 古有云"不知易者不足以为医也".可见作为医者,对易经核心思想的领悟与否直接决定了其治病水平的高低.<易经>的第一卦为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q ...

  • 【中医诊断研究】中医四诊信息采集的方法与原则

    李思汉,李灿东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 昨天 导读:四诊信息是疾病表现于外的信息的抽象概括,其质与量关系到对疾病的分析和判断.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中医诊断分别从望.闻.问.切4条不同途径诊察和收集病 ...

  • “国医大师”邓铁涛:西医不懂中医,不是中医落后,而是太超前

    究竟什么才是真理?相较于古代社会环境,现在言论自由大讨论,但还是有许多谬误存在. 其实,培根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答案,真理只存在少数人手中,就像黄金一样沉在河底. 读懂培根这句话的人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

  • 何绍奇 学习方剂的四个境界

    何绍奇:学习方剂的四个境界初学医时,听老师讲,邻县有一老医,一辈子用一张荆防败毒散,几十年盛名不衰.中年来北京后,又见老前辈中,有毕生用一方加减者:也有专攻某一病,只要是那个病,便用一张固定方者.读书 ...

  • 何绍奇:我治糖尿病的方法及解答诸多疑惑

    编者按:虽说"四桑苦瓜汤"治疗糖尿病,但从绍奇两案看来,苦瓜一直用,而四桑则不尽然.揣其原理,应是标本缓急之故.所谓辨证而后论治,治应是有步骤.有节奏的.读完的感觉就是,糖尿病也是 ...

  • 何绍奇运用麻黄的最全总结,值得收藏学习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性味:辛苦,温.归经:肺经.膀胱经.功用:发汗.平喘.利水. 01 外感第一药 陶弘景说麻黄是"伤寒解肌第一药", 后世本草著作, ...

  • 何绍奇:《内经》怎么学?诵解别明彰

    作者/何绍奇 ⊙ 编辑/王超 导读:"我在北京念研究生时,我的一位老师--任应秋老先生就非常勤于诵读<内经>的经文.记得有一次国内举办了一个活动,邀请国内多位名老中医 (如邓铁涛 ...

  • 学习:人力资源规划方法

    学习目录 一.组织管理有效性与人力资源规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案例分享 案例1:地产行业人力资源规划案例分享 案例2:美世案例介绍(注重工作效率分析) 案例3:美世案例介绍(注重工作流程分析) 资料领 ...

  • 学习记录笔记的方法

    ​很多人都会觉得记笔记浪费时间,也没有养成系统归纳的习惯,但其实如果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事半功倍. 五个必做笔记的理由 ① 做笔记本身可以让你直接知道,你究竟有没有收获 ...

  • 学习秘诀|思维•技术•方法•阅读•体系•...

    成功的前提,是成才!成才的前提,是成人!成人.成才.成功,都离不开学习,离不开高质量学习品质,离不开高手的重点指引.指向.点拨和拔濯! 学习高质量,学习高效率,学习高品质,是打通通往学习的捷径之路. ...

  • 学习行书的六种方法

    当今社交型社会,脸面很重要.书法被称为人的第二相貌,而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书法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进而重塑个人形象,所以书法在当今社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拥有更多的忠实观众和粉丝.其中,行书 ...

  • 何绍奇:蒲辅周先生谈用药

    1971年,笔者与一友受邀在蒲老家中吃过一次午饭.饭前,见蒲老入内室,将一枚自制丸药交与家人,嘱炖鸡时化入.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十年动荡尚未结束,我们数人自云贵归京省亲,数周颠簸,皆极疲惫.蒲宅的午饭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