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迷雾:明末杀身成仁的天主教徒,他杀死清兵成百上千,却被乾隆褒奖,连老仆也封忠义

他是火炮专家,熟知西方使用枪炮的秘密,精于城防。扬州之战,他训练的炮兵大发神威,只要清朝多铎的士兵进入这些重炮的射程之内,那么就有成百上千的人被杀死杀伤。最后宁死不屈,自杀殉国。

蹊跷的是到了乾隆一朝,这位清朝的死对头却被乾隆大加褒奖,赐封“节愍”,更令人奇怪的是,就连他的仆人也被封为“忠义”。

他是谁?乾隆又是唱的哪一出?

他的名字叫陈于阶,字瞻一,号仲台,百曲港(今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南百曲村)人,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外甥。陈于阶为人忠诚厚道,特别喜爱读书,所以知识广博,通晓天文,熟知西方使用枪炮的秘密,精于城防,方岳贡筑城时,他担任劳役总管。

他的父亲陈绍,曾在广东增城县当官,在从南京归家途中,被强盗杀害。陈于阶胆大心细,多方密查强盗行踪,然后亲自率领壮士追捕,把迫害父亲的仇人除掉,为父亲报仇,也为民除害。

很快,历史的车轮就翻滚到了崇祯十七年,1644——一个被时人称作「天崩地解」的年份,一个应当被吾人牢记的年份——农历三月,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崇祯皇帝走上煤山,多尔衮又在收降吴三桂后不旋踵间击溃了闯军、成为了北京城的新主人,整个中国顿时陷入了空前的大乱之中。

本来,在明崇祯二年(1629)时候,陈于阶帮助舅父徐光启修订历法,明崇祯末年(1644),因兵部尚书史可法的推荐,授封“钦天监博士”。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后,陪都南京的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历史上称这个政权为南朝。兵部尚书史可法主动要求到前方(扬州)去统率军队抗击清兵。此时,陈于阶被提升为兵部司务,负责训练士兵使用洋枪、洋炮。

史可法本人也非常知道这种现代化大炮的重要性。正是他在1643年建议,南京军械库的陈旧、笨拙的“神器”应该换成更为轻便的“三眼枪”(即三筒枪)。因而,在南京政权建立的头几个月里,史可法尽了极大的努力改装他的炮队。徐光启的学生陈于阶替他制造这种新的葡萄牙重炮。陈曾经在一个改变了他宗教信仰的天主教堂的铸坊学过这种技术。这样,在1645年5月20日开始的攻城战斗中,史可法由于沿石墙架在木制平台上的外国重炮而掌握了最初的主动权。

  一旦多铎的士兵进入这些重炮的射程之内,那么就有成百上千的人被杀死杀伤。

战斗空前激烈:

清军终于发起了对扬州城的进攻。

“放!”看着清军进入了火炮的射程,炮兵专家陈于阶将手中的小红旗猛地往下一挥,几十门旁边插着小红旗的大炮轰然作响,几十发沉重的实心炮弹呼啸着向清军的人群中飞去。

炮弹在清军蜂拥的队列中制造着血腥现场。顷刻间,清军死伤甚重。

一轮炮击刚刚结束,陈于阶又将手中的绿旗挥下,另外几十门稍微小一号的旁边插着绿旗子的大炮又是发出齐声轰鸣。

这次守军的大炮用得却是能够爆炸的开花弹。几十发炮弹落在清军密集的人群里,顿时将很多士兵送上了天。

经过两炮的打击,清军的胆气已经在这两轮的炮击中被彻底打掉了。很多人开始掉头往后跑,队伍一片混乱。

这么好的机会陈于阶怎么可能放过,又是将手中的红旗重重的挥下,那些插红旗的大炮又是一轮轰鸣。

但终因寡不敌众,扬州城破,从5月13日开始的、到5月20日以攻破扬州城而告终的这场攻城战,无疑是短暂的。

在西风东渐、东西共融的同时,连年的自然灾害却令广袤的帝国猝不及防,民变的烽烟糜烂了西北和中原,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新兴政权则在数年之内席卷了辽河东西,朝堂之上、君臣相猜,朝堂之下、党争不歇……作为大时代中的小人物,陈于阶对这一切并无力改变,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尽自己微薄之力,为他所钟爱的王朝贡献自己的所长。

清兵攻占南京后,陈于阶在鸡鸣山象台(今紫金山天文台)附近,和清兵遭遇,老家人宋千全力护主人陈于阶,主仆血染征袍,精疲力竭,最后走进了聚宝门外的雨花台天主堂,紫金山麓太祖皇帝的孝陵峨然在望。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祷告之后,他拿出了提早准备好的白绫,端正衣冠,面向东北方,就此结束了自己生命。

宋千给主人收尸后回家报丧,后又返回南京亲自扶棺到家乡,在墓穴处宋千说:“我宋千不死,为的是替主人收尸,不死于南都(南京),为的是让主人葬身血地。现在我可以安心地到地下去报效老、小两代主人了。”说完就吊死在墓旁。

清雍正三年(1725),雍正皇帝下诏书,祭祀明末殉节的大臣。于是陈于阶被列入明末殉节诸臣名单。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封陈于阶“节愍”,赐封家人宋千为“忠义”。

《南疆绎史勘本》:陈于阶

  “钦天监五官挈壶正陈于阶,字詹一;上海人。尝从大学士徐光启学历法,荐授是职。

  南渡,令督造火器。及大兵至,叹曰:『吾微员也,可以无死;然他日何以见徐公哉』!遂自经于天主堂。呜呼!此可谓不负徐公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