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滴滴司机,真给我上了一堂商业哲学课
十几年前,刘润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叫《一个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 MBA 课》。
说的是上海的一个出租车司机,向刘润老师讲述了他的出租车经营哲学。
当时还是零几年,这位司机骄傲的说,公司里一般的司机月收入三四千,好的五千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七千。
全公司两万个司机,大概只有两三个每月能拿到 8 千以上,这位师傅就是其中之一。
讲真,刘润老师的这篇文章,算是花爷对“民间商业智慧”的启蒙之一。
万万没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在青岛遇到一位滴滴司机,简直是十几年前出租车司机的升级版,堪称打工届的王者。
他不仅有一套自己的商业经营哲学,更厉害的是,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发展,司机的商业智慧也升级了。
你以为“算法”、“供需”、“趋势”这些词儿只有互联网精英才懂?人家滴滴司机同样信手拈来,而且理解的更透彻、更接地气。
说实话,如果不是亲身遇到,我都觉得是在编故事。但没办法,真就给花爷遇上了。
前阵子在青岛溜达,有一天在石老人海滩逛完,打了个滴滴去信号山。
刚一上车,司机就主动问我:“来青岛旅游吗?”我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是景点,显然他是从这些信息中猜出来的。
一般来说,我打车不爱跟司机聊天。看了看行程,预估时间约半小时,可以小憩一会儿,我想尽快结束这段对话。
于是我简短的回答了一声,“是。”
但是司机接着问:“玩到什么时候走?”我窝在座位上还是不太愿意说话,就回了俩字,“周末。”
司机不好意思的笑笑,说:
“问这么多不要介意哈,因为我看你们是旅游的,滴滴最近有个优惠券礼包,5.99、6.99、9.99 元可以分别买一个优惠券包,你们旅游打车非常划算,你可以扫码看看。”
顿了一下,他补充道:
“而且这个券必须通过司机的二维码买,你们自己想买都买不到。”
其实这种券包我见过,上海也有,确实必须由滴滴司机推荐给乘客,乘客用券之后司机可以拿一定的提成。
这时候我才算打起了一点精神。
一方面,我是干互联网的,想看看青岛的滴滴玩法跟上海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省钱嘛,是个人都会感兴趣。
这边我还在扫码查看优惠券的使用规则,那边司机已经快速帮我算好账做起了规划:
“你们旅游的话,我建议先买一个 6.99 元券包,内含 5 张 5 元券,没有使用门槛,本单下车结算就能减 5 块,基本把买券包的钱省回来了。
还剩 4 张券,你们接下来两天打车来来回回至少要跑四趟,肯定用的到。6.99 元买券,能省 25 元,绝对划算的。”
我一算,确实,于是买了 6.99 元的券包。
司机接着问:“你们是做飞机离开吗?”我说是。他又说:
“机场没有直达地铁,一般都要打车去,那 9.99 元的券包也适合你们。”
“9.99 元的券包,内含 4 张 75 折券,最高抵扣 30 元,满 15 元可用。你们如果打车去机场,要一百多块,用 75 折可以抵扣 30 元,一趟就把买券的钱省回来了。”
“如果这几天你们要是去个金沙滩、崂山之类的远程,还能再省二三十块。”
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个 5.99 的券包,你们别买,不适合你们,多花钱不值当,就 6.99 和 9.99 的最合适。”
说话间,我欣然买了两个券包,这时候已经对这位司机的销售能力刮目相看了。
我真的觉得,职场上的运营、市场、销售们,应该好好跟这位司机学习一下销售技巧。短短几句对话,司机使用的销售技巧包括:
1. 营造稀缺性
通过省钱、券包只能通过司机买、乘客想买都买不到,吸引用户扫码,进入下一步销售环节。
2. 构建消费场景
把优惠券的使用,融入到短途打车、机场出行的实际场景里去,一听就特别有用。
3. 帮用户计算收益
我还在算买优惠券划不划算,司机已经把怎么使用、能省多少钱算的清清楚楚了。我的思维速度算是快的,司机能做到脱口而出,肯定事先练习过。
4. 反向推荐
通过不推荐某个产品,表现出为用户着想的信任感,加强其他产品的推荐力度。
四个销售组合技下来,用户几乎没有不买的理由。
我在上海也看过类似的司机推销券包,但一般都是挂个二维码,或者随口提两句,从未有人做到如此丰富的销售技巧。
而且,后面发生的事,让我更确定这个司机不止是会销售这么简单。
聊到这,我已经不困了,反而想跟司机多唠两句。但不巧,司机手机来了个电话。
他问我:“介不介意接个电话?”
其实一般滴滴司机,只要不是专车,有电话都是直接接的,根本不会跟乘客打招呼。
我说没事儿,于是他接听了。来电的竟然是青岛地区的一个滴滴客服经理。
客服经理说,有个司机在青岛机场趴活,因为停车超过 15 分钟,产生了 4 块钱的停车费用,司机把 4 块钱加在了乘客身上,被投诉处罚,司机不服,对着客服破口大骂。
客服经理是个妹子,言语中透着无奈和困惑,她问我们这车的司机,按他的经验,应该怎么处理。
而我们这辆车的司机,条理清晰的像个老领导,他没有任何迟疑的,分三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1. 他问客服,机场免费停车 15 分钟,该车司机从接单到乘客上车,有没有超过 15 分钟?
客服经理说没有,接单到上车只用了 7 分钟。
2. 他清晰的下定结论,这 4 块钱是该车司机自己在停车场趴活儿产生的,不应该加在乘客头上,所以司机被处罚没毛病。
3. 他甚至给了客服经理一个标准方案:滴滴司机在机场应该怎么接单才不闹矛盾?
他说:
“司机应该在停车场外找个地方停着,等接到订单,第一时间不是进机场,而是电话乘客。”
“电话里说什么呢?告知乘客,机场停留超过 15 分钟需要收费,从现在起到乘客上车,如果超过了 15 分钟,乘客需要承担 4 元的超时费用。”
“一般来说,乘客都会同意,并且会下意识的动作快一点,不仅避免了就纠纷,而且提高了效率。”
三个步骤,从确定问题、到解决问题、到提出延伸性的建议方案,一看就是思维清晰的老手。
这种处理问题、掌控局面的能力,比销售能力更难得。电话那边,客服妹子豁然开朗,高高兴兴的挂了电话。
我终于忍不住和司机攀谈了起来。
我好奇的问:“为什么滴滴的客服遇到问题,会找你?”他开玩笑道:“因为我是老司机呗。”
“不止吧。”我说,“老司机多了去了,能让滴滴客服打电话请教的,能有几个?”
他还是笑,犹豫了一下,才向我解释,他是青岛滴滴的金牌司机(类似于这个名头,我没有记清)。
而且全青岛三十万滴滴司机,金牌司机只有二十几个,他是其中之一。
不仅如此,其他的金牌司机,都是开滴滴多年才拿到荣誉,他唯一一个开滴滴三个月就拿到金牌的。
这下我更好奇了:“那你是怎么拿到的?”
他说:“滴滴会随机把司机们分成一个个小团队,大家互帮互助冲业绩。当时跟我一个组的司机,不管是订单量还是业绩,都直线上升。”
因为带动了一大批司机的业绩,他开滴滴三个月,就拿到了金牌司机的称号。
他打开车里的储物抽屉,拿出一块金晃晃的奖牌给我看。
这下我更好奇了,问:“那你有啥秘籍,业绩能提升这么快?”
他说:“说难也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我一边开车,一边研究滴滴的算法规律,只要顺着平台的趋势做就行了。”
“全青岛几十万滴滴司机,每天匹配数不清的订单,凭什么把好单子分配给你?”
“这时候就看你的权重了,你把自己的权重做上去,才能优先接到好单子。”
“比如好评,很多司机最多在乘客下车时求个好评,但乘客下车之后哪有功夫写好评?基本过阵子就忘了。
所以我们可以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提前给乘客结算,乘客占了便宜,人在车上也有空,给好评的概率要大很多。”
“还有滴滴平常做的一些任务活动,平台为什么要做活动?因为平台要调配供需,平台也要冲业绩的啊!
这时候你多参加活动,给平台出点力,就算没有多赚钱,平台以后也会倾向你的啊。”
“再说抽烟这件小事,很多司机都忍不住在车里抽烟,一车的烟味,结果被顾客打差评。
你说我抽烟吗?其实我也抽,但我车里带着去味的东西,接乘客之前十分钟,我停在路边除味。
十分钟我不会少赚多少钱,但少一个投诉,对我很重要。”
“另外在青岛,单行道特别多。有时候乘客定位不准,你开过了,得转一个大弯才能回来,再恰好碰上红绿灯,得耽误七八分钟。
其实你提前给乘客打个电话,确认下位置,多简单呀,电话费不要心疼,办个主叫套餐呗。”
他一条一条,就像机器猫从口袋里掏宝贝一样,不断的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感觉他可以出本书,就叫《滴滴司机如何收入翻倍》,并建议滴滴平台对所有司机推广。
最后,他不无感慨的说:
“其实最后你发现,司机做得越好,平台越给你分派素质高的乘客,平台也需要良性循环啊。”
“反倒是劣质司机和劣质乘客,更容易匹配到一起,你俩就互相伤害去吧,反正平台正愁没理由封你呢!”
我真的被他逗乐了,司机做到这个份上,就不仅仅是司机了。
他不仅管一辆车,而且管理乘客、管理平台、管理自己的业绩。他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同组的司机们,大家业绩提升了,当然愿意跟着他混了。
聊到这,已经快到目的地了,我既佩服、又带着点惋惜的说:“你这商业思维能力,开滴滴简直可惜了。”
司机师傅倒满不在意:
“滴滴开得再好,总归还是觉得低人一等,现在跑滴滴的时间少了,已经开始尝试做点自己的小生意了。”
真是太好了,我想。
商业思维能力就像是一块跳板,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只要站上了这块跳板,总有一天你会纵身一跃,跳进更广阔的江海。
曾经我就有这样的经历,而我现在有幸,见证更多人,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