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韩非子自杀,背后实情,让人想破口大骂
“斯兄”
“非四十八年已虚度,还在乎这一刻吗?”
“多谢斯兄”
《大秦赋》韩非子遭秦王政下诏入狱,作为同为法家出身的秦国高官李斯为他送去毒酒1杯。看着眼前的酒,韩非子没有丝毫的犹豫,接过李斯手中酒杯后直接一饮而下。眼神很坚定,是一位敢于直面死亡的勇士。一旁的李斯,则以一句“来生再会”为二者的关系画上句号。
当韩非子正式毒发,陷入痛苦状态之时,李斯一跃而起,用力将韩非子的头地抱在自己的胸前,同时李斯的左手死死地抓住韩非子的右手不放。
“大王,已经赦免公子非了”
当韩非子彻底断气,秦王政的赦免诏书却送到了,李斯看到传旨诏书的那一刻,直接吐血而倒地。《大秦赋》将李斯和韩非子的死演成兄弟情深基调下的“错过”状悲剧。
整个过程中,一切的错都是秦王政,李斯和韩非子是心心相印的好兄弟。然而言归正史,李斯在韩非子死这件事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可能就是李斯本人在背后一手策划了韩非子的死。
若《大秦赋》中李斯这段兄弟情深的戏是史实,那么个人真的要大骂,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李斯明明是在害一个人,却又要对方到死都将他当兄弟,不但害人,还要害人心。
李斯、韩非子虽然同出法家,但是他们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步骤上、执政方向上又有很大的争议与分歧。公元前233年,韩非子受韩王所托出使秦国。韩非子不但上书秦王政《存韩论》提议别先灭韩国,直接推翻李斯之前先灭韩国的主张,还带来区别于李斯所代表的“法治”派思想“术治”。
什么是“术治”?韩非子是这样解释“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术”要求掌权者加大对官员队伍的选拔、考核,进而保持官员队伍的高效率,建立的前提理论是“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百姓而是乱臣”。这跟李斯代表的“法治”派约束目标以老百姓为主,有着较大差别。
韩非子的主张则是“法治”和“术治”结合,认为“……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君主如果不用术治,就会受到大臣的蒙蔽,如果没有法治,臣子就会作乱。
秦王政非常满意韩非子的“法治”和“术治”结合,曾对其高赞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可能也正是秦王政对韩非子的喜爱惹恼了李斯,让李斯感觉到自己的地位不保,他要反击。
《韩非子·存韩第二》中的:非之来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韩也,为重于韩也。辩说属辞,饰非诈谋,以钓利于秦,而以韩利窥陛下。
李斯在秦王政喜欢韩非子的关头,点出韩非子最大的弱点——他是韩臣,他出使的目的是不要让秦国灭韩。这话一说非常高明,纵使此后韩非子说得再好,都会被预判成别有用心。也正是因为李斯的这些话,直接促使秦王把韩非子给关监狱。
而韩非子进监狱后,李斯开始了他的“追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後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李斯叫人给韩非子送了杯毒酒,逼迫其喝下。但是韩非子并没有在《大秦赋》中那么洒脱,他是极力向监管要求见秦王政,试图说服秦王政不要杀自己。可惜他喊破嗓子,秦王政在他在世的时候也没能见他。直到韩非子已经死了,秦王政这才想通,要留下韩非子,可惜一切都晚了。韩非子已经命归上天!
李斯虽有才,但是心胸狭隘,他装不下一个韩非子,也就难怪最后要跟太监赵高为了争权夺利“狗咬狗”,落个腰斩下场。
原文链接:https://www.yuanzaiyu.com/chinese-history/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