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三议本科教学
前两次妄议本科教学以吐槽为主,大大小小的领导虽然不会以妄议治罪,毕竟看了以后可能会不舒服,今天想提点儿建设性意见,虽然这些建议基本上不会有人当真,只是作为老教师有意借陈部长讲话的东风顺势呼吁一下,就算是一吐为快吧。
第一,政府层面——勿以科研排序。要想让高校领导和普通教师都重视本科教学,就要改变上级主管部门按照科研水平排座次和拨经费的做法,同时改变教师以科研业绩为主要指标评职称的做法,否则永远是科研第一,教学只要不出事就可忽略不计。
第二,社会层面——重塑师道尊严。教师没有尊严等同于斯文扫地,做教师若无底气,做学生则有匪气,岂会有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想一想高校连教工餐厅都被取消,教师被迫和学生挤在一起排队打饭的场景,当教师管教学生的时候,难免会有人心中腹诽:你算老几啊?
第三,学校层面——育人还是挣钱。如果用精英教育时期的考试难度来考今天的学生,不及格率可能会高的吓人,说不定有半数学生因无法拿到毕业证迟早要退学,因为每减少一个学生学校就会损失一笔学费收入,所以学校不敢真的从严治校。一方面校内的学生可能大量退学,另一方面校外的学生或许不敢报考,学校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敢不敢硬气几年彻底扭转学风校风?不敢!于是老师变成了陪太子读书的人,太子不争气但却让老师挨罚。
第四,教师层面——师德重于师能。现在的学校过于强调师能,说白了就是科研至上,即便品德方面一塌糊涂惹出官司,也能被其它单位争抢并重用,其实这就是黑猫白猫理论的延伸,这种理论可谓对教育二字的亵渎。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人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科研并非不重要,但是搞科研总给人一种经营自留地的错觉。对于师德有瑕疵或者对教学不热心的人,应该毫不犹豫将其淘汰出教师队伍。
第五,学生层面——交学费买知识。不要听什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等口号,就像“顾客就是上帝”一样都是广告语,谁信谁幼稚。上大学说白了就是花钱买知识长见识,既然花了钱,就该如饥似渴的把你遇到的每一位老师的知识储备都给掏出来装自己脑子里,旷课和课堂睡觉玩手机就像只刷卡不提货一样,属于典型的间歇性白痴症状,年轻人若每天都过着轻松舒适的日子表明自己正在堕落。
第六,管理层面——创新勿违初心。管理人员或许永远也达不到教育家的境界,但至少应该有心向教育家学习,尝试着从教育家的角度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而不能随心所欲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比如任何改革措施都应是为服务对象师生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自己管理规范和便捷。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师生是学校的主人,管理人员是仆人,如果把师生当做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就错位了。
第七,教学模式——呼唤精英教育。我们已经号称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教育经费仍然居于世界末流实在使人惭愧,如果有足够的教育投入,谁在主张大班教学好那就是坏了良心,至少这个人更像是黑心企业家而不是教育家。每一位教师心里都清楚,小班教学是精英教育的典型特征,如果能够恢复小班教学模式,现在大教室里发生的很多不愉快现象都可以大幅减少,人才培养质量会大幅提高,当然,这需要扩大一倍的教室数量,并且增加一倍的专任教师才有可能。
第八,以本为本——反思办学定位。陈部长讲得再好,也怕有些高校不落实,因为从内心深处认可本科教学特别重要的领导并不多,他们偶尔过问一下教学工作就认为自己非常重视了,所以并不觉得有啥要改善的。学科排名、科研奖励、专项评审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等都很重要,即便把一位普通教师提拔到校长位置,也会把工作重点放到教学以外的其它方面,短期看无从下手,只能希望高校主政者尽可能重视教学吧。
第九,良师难觅——育人还是毁人。其实无论宏观政策如何引导,是否重视本科教学、是育人还是毁人,都在任课教师的掌握中。目前教师队伍的主体是扩招以后参加工作的,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严格的助课过程和传帮带,虽然很多人自我摸索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但是很多做法也只是自认为合理的做法,并不规范,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细节上表现粗糙,如果再遇到自己读本科时就很散漫的教师,其对学生的管理引导就可想而知了。这个题目太大,展开了可以说好几天。
第十,正本溯源——职称岂是礼物。不要小看职称对教师乃至全社会的引导作用,职称混乱教学工作就不可能健康有序。个人认为,只有以教学工作为主的人才能评教授,以科研为主的应该评研究员、以技术为主的应该评高级工程师,至于各类管理干部和服务人员更不能评教授了。每个系列都可以有最高级职称,但是教授讲师等只属于教师,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实际情况是:很乱。
要说的话似乎很多,但是说轻了没人听,说重了不爱听。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还是改不了这毛病。就说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