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都市圈!‖ 孟祥远:新时代下,南京都市圈的使命与机遇
编者按:
区域新变局,价值新高地。
目前,都市圈不仅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最重要视角和窗口之一,还是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最重要的空间和平台依托。
12月10日,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和方塘智库联合发起主办的“你好,都市圈!”云沙龙第五期,邀请了“孟祥远、付晓东、袁牧和叶一剑”四位嘉宾,就“创新南京,跨界绽放”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从南京都市圈的时代价值、战略定位、政策框架、理论研究、地方实践、企业参与等层面展开交流,对南京都市圈进行国家战略化、生活方式化、社会变革化的公共传播。
云沙龙已在腾讯网直播,接下来我们将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本期推出的是南京大学MBA 导师、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副会长、南京市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孟祥远的主要观点。
文丨孟祥远(南京大学MBA 导师)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020年全球疫情来势汹汹,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但现在中国克服了疫情的困难,经济各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一个发展,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实现一定的弯道超车,一些城市和城市群也有更好的表现,实际上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更要去关注一些机会和机遇所在的地方。
1
新时代南京与南京都市圈面临的使命和机遇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城市对外的依赖会有所降低,更加强调城市的基本面或者城市群的基本面,所以我们认为接下来会出现一个城市或城市群的分化,一些消费具备潜力,并在交通和创新方面更具有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会有更好的发展,比如,以南京、杭州、合肥、西安、长沙、武汉等这些城市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或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
南京都市圈既处于长三角的地理中心,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门户枢纽,在最发达的长三角下游地区,南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这也是国家对南京提出的使命和要求,就是在接下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提升省会城市的功能,并且发挥中心城市的首位度。所以,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下一步要加强省会城市功能,辐射苏中、苏北和苏南地区,同时要提高作为东部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对于长江中游地区,包括安徽等地还要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功能,在国家双重战略的加持下,南京和南京都市圈是很明显的受益者。
中国有19个城市群,但发展层次和质量较高,且功能较为完整的城市群主要有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群有六个,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目前唯一晋级世界级的城市群,国家也要求长三角地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成为畅通国内国外双循环的主动脉,因为中国大概接近40%的经济都位于长江经济带,所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定位也赋予了南京都市圈更多的外部机遇。
今年第一季度,南京GDP增长1.6%,是江苏省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城市,也是全国GDP十强和GDP万亿级别城市中唯一正增长的城市。从前三季度各省区市的GDP及增速的情况来看,江苏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主要地区增长最快,而今年南京前三季度GDP增幅3.3%,在全国20强城市中排名第九,其实这个数据并不是单次的跃升,而是过去十年的积累。这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南京经济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进一步拉近了和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之间的距离,如果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速度,大概5年左右的时间,南京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会追上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省的省会城市。
南京的轨道交通刚刚被深圳超过,但过去这些年,作为一个非一线城市,南京的轨道交通在全国一直排名第四,并且现在南京所有的区县已经全部开通地铁,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支撑了南京都市圈的交通框架和脉络。
南京有将近2600年的建城史,近500年的建都史,国家对于南京的定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部重要的交通和科教中心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特大型城市之一。南京还是中国的科教第三城,目前在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南京在全国的排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应该说在一流的高校和应用学科的建设当中以及未来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上,南京非常有优势,江苏省本来就是中国的教育大省,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所以具备更多的资源和软实力。
今年,南京经济增长比较快,其中两个产业的贡献非常大,一个是信息产业,另外一个是生物医药产业,南京的经济增长可以赶超北方其他城市的原因就是南京这些年一直持续的在做产业的转型升级。比如,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产业等等,包括新材料、新金融、新能源汽车以及区块链和集成电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投入,表现也非常强。
现在大家对南京有一个看法,认为在下一步城市发展当中,南京有可能会进入到一线城市的行列,无论是从世界城市名册的排名上,还是从最新的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排行上,我们都看到南京的排名非常靠前,当然长三角城市整体的表现也比较优秀,所以南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一线城市或者成为更重要的大城市。
面向“十四五”,在过去两年和未来的几年内,南京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要立足于全球视野,加快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建设,依托人才和科技的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大力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深耕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打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板块支撑。
2
南京与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南京都市圈横跨两省两流域,以南京为中心,包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宣城八市,及常州溧阳市、常州金坛区,另外蚌埠也正在申请加入南京都市圈,这是目前南京都市圈的城市构成。
2019年南京都市圈整个区域的GDP总量约4万亿,以占全国0.7%的土地面积、2.5%的常住人口,创造占全国4%经济总量,“一小时”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未来会形成一个更加宜居的南京都市的生活圈。
起初南京的建成区面积非常小,现在也在不断向外扩容,最早以新街口为核心,不断向河西和江北地区发展壮大,到2035年空间规划上已经形成“一主、一新、三副城、九新城”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区是“一主一新”,即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同时建设“三个副城、九个新城”,即六合副城、溧水副城、高淳副城和桥林、滨江、板桥、禄口、柘塘、淳化、汤山、龙潭、龙袍9个新城,这是南京城市发展的整体架构。
南京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是江南向南发展,江北向北发展,东面向紫东地区发展。紫东地区总面积758平方公里,核心区22平方公里,是支撑南京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增长极,距离镇江和扬州非常近,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导区,也是宁镇杨同城化发展的核心区。
南京向北发展是江北新区,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核心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是全国第13个,也是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目前江北新区正在加速构建以“基因之城”、“芯片之城”与“新金融中心”为代表的“两城一中心”现代产业体系。
南京向南发展主要开拓溧水新城。长三角的核心是沪宁杭三角,南京溧水区就位于长三角核心圈的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在这条线上提出的,所以整个宁杭生态经济带能成为下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重点。
溧水新城是南京三大副城之一,也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的源头所在地,南京的南大门和先行示范区,在三大副城中,溧水新城到南京城区的距离最近,整体要打造成为南京产业的样板间,延续主城高端产业的版图,所以未来这个地方的产业、生态、宜居等方面都具备很好的优势。另外,溧水新城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非常近,所以临空产业和会展产业也做的非常好,交通也非常方便,现在已经成为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地。
这是目前南京都市圈的几个发展方向以及南京近郊这些区域的一个发展情况。总之,我认为南京都市圈未来更多的指向是一个发展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更具未来的命运共同体!南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和周边城市一起努力进步,实现未来都市圈更好的发展道路,也作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一个重要的亮点和标杆。
3
新区新城与都市圈的发展关系
在都市圈的发展阶段中,中心城市周边新区新城的发展是未来都市圈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这些新区新城。
第一,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使命和特色,新区新城在发展中要有非常清晰的定位。比如,国家级新区在某个城市或某个省的设立都有其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溧水的定位就是作为南京的南大门,打造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二,一个区域能不能发展好,主要看它本身所处的地理区位。虽然现在有些新区新城的规划非常好,但其实这个区域的空间发展问题比较难以克服,包括它位置的设置、交通的可达性以及和周边地区的一些关联度等等。比如,溧水新城因为临近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所以临空产业以及会展产业的发展非常好,交通也非常方便。
第三,交通设施的配套也是支撑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住在一个城市的新区里,当然也希望在出门的时候可以拥有直达市区或周边的地铁或公交,这些交通设施的配套,也是这个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第四,自身产业的特色也是一个地区面向未来发展的核心所在。其实,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不能只仅仅局限于现在的风光,更多的是要看它能不能在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后依然能够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为这个地区所带来的人才、资源和资本的集聚,我认为才是这个区域未来发展的核心。
第五,大环境是一个新区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我认为中国最优秀的城市和城市群,不仅是过去二十年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可能在未来的十年,我们看到大省会时代,看到优秀的城市群,依然还会大放异彩,然后更多的新区新城会脱颖而出,我想这种趋势应该非常明显,也是未来都市圈发展的一个方向所在。
编审:徐威威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