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太重感情,往往会精神内耗,活得很痛苦
每次听张国荣的情歌,我都能感觉到一股深情与浓意,比如说他的《当年情》这首歌:
忆往昔 几分心情暗低吟
当年情 在风中追忆已无影
拥着你 一切仿佛在梦中
重相逢 不堪往事竟已无语
猛回首 几回浮尘我独饮
当年情 化作泪眼烟云
感动之余,我又替他感觉惋惜:
为什么这么优秀、如此重感情的一个人,不能好好善待自己?
其实,一个人太重感情,往往就会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让自己活得很痛苦。
别人看得开,他看不开;别人放得下,他放不下;别人忘记了,他忘不掉。
一个人,之所以烦恼,往往是因为太重感情、记性太好,记性太好就会有很多人和事忘不掉。
就如鲁迅先生在《导师》这篇文章中所说:
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如果按照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一个人太重感情,也是大有弊病,不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
拿韩信举例,他的个人能力完全无可挑剔,他一辈子能战善战,而且刘邦的大半个江山都是他帮助打下来的。
但是韩信身上也有个致命的毛病:太重感情。
而且关键时刻他显得过于仁慈,光这一条,就是违法了兵家大忌:慈不掌兵。
当谋士在和韩信分析时局,权衡利弊的时候,韩信依旧不忘刘邦的“推衣解食”之恩,说道: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刘邦重用我。刘邦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
韩信如此重情重义,但是刘邦半点情义不讲:韩信刚刚打败了项羽,刘邦就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韩信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
后来,韩信被诛灭三族,临终前才大彻大悟,并记起了谋士的一句话,唱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可惜,他因为太重感情,觉悟得太晚了,最终落得个功高被杀的结局。
当初落魄的时候,有个老妇人送给韩信一碗饭吃,韩信发誓以后重重报答这位老妇人。说到做到,韩信在功成名就后主动找见这位老妇人,赏赐给她千金。
这便是成语“一饭千金”的出处,也可以看出韩信非常重情重义。
但就是如此重情重义的韩信,在残酷的历史长河中败下阵来,甚至是被诛灭三族,可悲可叹啊!
司马迁《史记》记载:伯夷、叔齐是商朝的贵族,他们都很反对周武王发动战争。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对商朝忠贞不二,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最后都饿死了。
后来,连孔子都称赞伯夷、叔齐的贤德,他们的名声因此也愈加显赫。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可见,一个正人君子,因为太重感情,偏向于道义来做人做事,最后往往就会舍生取义,牺牲了自己。
重感情的人,精神上严重内耗,做人做事束缚也多,最后往往活得非常痛苦、纠结。
就如纳兰性德诗句中所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值得一提是纳兰性德本人,因为对意中人求而不得,得了相思病,后又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年仅30岁,他就因病去世了,真是令人惋惜。
重感情的人,往往容易陷入情网而无法自拔,最后因情伤害身心,产生严重精神上内耗,让自己活得很纠结、很痛苦。
今日话题:
你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吗?
如果您喜欢琢磨君的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