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刮痧联合下肢踩跷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头面部刮痧联合下肢踩跷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指无明确疾病诊断、休息后不能缓解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且持续6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候群。刮痧及踩跷疗法均是中医特色疗法,无针刺之痛,无服药之苦,易被患者接受。笔者采用头面部刮痧联合下肢踩跷治疗CFS,现报告如下。
①持续6个月及以上反复出现的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且无明确产生原因。
②出现下列症状的4项及4项以上:
a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
b 咽痛
c 颈部或(和)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d 全身肌肉酸痛
e 多关节疼痛
f 头痛
g 睡眠不能解除疲劳症状
h 难以恢复的运动后疲劳,持续超过24h
③排除导致当前疲劳状态的其他病症。
①符合上述CFS诊断标准
②年龄18~45岁
③病程3年以下,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评分3~12分
④无明显皮肤破损及传染性皮肤病
⑤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及中止标准可见原文
对照组
口服谷维素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剂,每次每药均为2片,每日3次,共服用30d。治疗期间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平衡心态。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面部刮痧联合下肢踩跷治疗。治疗皆由熟练掌握踩跷法及常规推拿法的人员统一按标准操作完成。
(1)头面部刮痧:
①点揉法:用刮痧板的边尖在体表施以垂直压力并摆动按揉,从睛明穴开始,依次点按至上眼眶,重点点揉睛明、四白、太阳、印堂、鱼腰、攒竹、丝竹空穴,每穴约30s。
②刮法:用刮痧板侧棱轻刮眉棱骨3~4遍。
③用刮痧板点刮两侧额部的皮肤。
④用手握住刮痧板,配合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将刮痧板的尖端作用于督脉、膀胱经、胆经在头部的循行路线,以患者感到局部明显的酸胀痛为度,上下来回往返操作3~5遍,重点弹拨百会、四神聪、率谷、风池、头维。操作过程中,不以皮肤出现痧气为目的,力度由轻到重、均匀,节律平和,以患者感觉酸胀痛,且能耐受为佳。每次操作时间约25min,每3天1次,共治疗10次。
(2)下肢踩跷:
患者侧卧位,在下一侧下肢伸直,在上一侧下肢屈髋、屈膝均呈90°。医者站立于按摩床上,手扶踩跷杆,用双脚或单脚轻柔地踩压。
①双脚或单脚踩压在下一侧大腿内侧的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从上到下连续踩压5~6遍,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到有酸胀感为度。
②单脚踩压小腿内侧,往返5~6遍。
③单足拇趾尖点按小腿内侧的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及足部的然谷穴。
④医者运用足弓、足掌踩压患者的足弓、足掌,以患者脚底透热为宜。然后嘱患者变换体位,用同样的方法踩压另一侧下肢的足三阴经。治疗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是否耐受,根据患者体质、病情以及耐受情况调节踩压力度,以患者感觉双下肢酸胀、温热为佳。每次治疗约25min,每3天1次,共治疗10次。
包括14个条目,其中前8项反映躯体疲劳情况,后6项反映精神疲劳情况
用于评价患者潜在的躯体及心理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疗法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经络循行处的血液微循环。既往研究发现,刮痧能提高慢性疲劳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刺激头部腧穴能调节CFS模型大鼠相应额顶叶大脑功能,改善模型大鼠的中枢性疲劳状态。本研究采用点按、点揉、刮压等类似推拿的手法刺激头部经穴,较常规徒手操作刺激更强,但较常规刮痧手法又不会出现皮下瘀斑,既能产生较强刺激以满足治疗的需要,又不会影响面部美观。印堂、百会等穴位为督脉要穴;率谷、风池均为胆经穴位,为改善脑部循环特效穴位;膀胱经入络脑。因此选取以上穴位、经脉能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脑疲劳。经过头部刮痧后,患者刮痧局部酸胀、疼痛明显,但紧张的精神状态明显放松,头皮微微发热,这与刮痧后头部经络气血畅通有关。
《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可见,CFS 与肝脾肾关系亦甚为密切。肝为罢极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肝主疏泄,思虑过度或者肝气郁结,致肝木横克脾土,再加之思虑过度,暗耗气血,耗伤心神,心神失养,则出现胸闷、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多梦等症状。踩跷法与其他按摩手法相比,作用力大、接触面广、受力均匀、渗透性强,文献报道它较常规推拿手法能更好地通经络、行气血,对CFS疗效明显。因此本研究采用下肢足三阴经踩跷法以疏肝解郁、健脾生血、补肾填精。
来源:雷龙鸣,吴琼远,何育风.头面部刮痧联合下肢踩跷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20,40(10):1057-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