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遗风与宣城隐士文化探析(二)

魏晋遗风

与宣城隐士文化探析

兰  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58期

3
山门文化的精髓是一种隐士文化

魏晋山林隐士文化的形成并非偶然,与地理环境亦有着密切联系。山门洞及至文脊山,地处皖南山区,这里雨量充沛、山水相间、物产丰富,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便于就地取食,以山养生。同时,这里又不及东面的天目山、南面的黄山、北面的敬亭山名气之大,故便于隐逸山间、遁迹江湖。山门洞又是丘陵地进入山地的一道门槛,故交通便利、可进可退。正是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隐逸文化滋生的温床摇篮。山门洞一门独开,向西为文脊山所阻,其封闭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历代远近隐士归隐的理想去处,也成为文人仕宦们“身隐而心不隐”或“心隐而身不隐”的心灵圣地。

宋代姚辟,字子张,江苏金坛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通判通州。访沈括时留题《望文脊怀瞿硎先生》:“文脊山中姓已逃,江城争羡少微高。应知司马求窥鼎,便学秦人去中桃。海上音书断鸿雁,洞中吟啸伴猿猱。鹿裘谁识先生志,却把虚词依伏滔。”表达了对身披鹿裘孤坐古室的幽人的怀念之情。

宋代嘉定状元吴潜有《满江红》词:“遍历了,岳与牧。享过了,官与禄。算平生万事,尽无不足。争奈乞身犹未可,只缘欠种清闲福。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隩。”把官员们归隐的心理和山门洞隐士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科学家沈括在《游山门诗序》中,慨叹“宁国士大夫乃未有一人尝至其下者,至其闾巷、市井、田野之人,亦不能以一日游焉。……今之人必至于乖谬龃龉、材智不合于时,去无田畴、山林、百工之事以归其身,而后威迟偃蹇,肆傲于山林水石之间。悠然遐观、思古人而终身焉。然于进退之决,予未能如彼其果也。”表达了对古人归隐的钦羡。

南宋隐士吴晦之常留连此间山川洞穴,并写有《灵岩石门》诗:“何年凿破混沌穴,路入朝阳小洞天。花片不随流水去,那知深处有人烟。”

明代著名理学家罗汝芳虽然仕途一度闻达于诸侯,但其归隐乡野、大办讲会的意识一直十分强烈,其出仕之前竟隐居十年读书的举动令世人和后人十分不解。他在山门洞留下的两处石刻位置不显,寓意深刻,正体现了“大隐隐于市”的高深境界。

而略晚于罗汝芳的乡人屠羲英,却在仕途正兴时忽以病致仕归里,构学精舍于山门洞,居洞读书。都把这里作为归隐读书的理想去处。

山门洞隐士文化对尘世和后世影响深远。宋虞俦(宁国人,隆兴元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尊白堂集》)有诗《和陈倅游石门吊瞿硎先生》,云:“桓温汝何为,乃欲效三顾。奸心妄窥鼎,未见神合沮。”虽然桓温欲仿效刘备三顾茅庐,但隐士瞿硎显然未像诸葛孔明那样出山相助,甚至默不开口,这使桓温大跌眼镜,不过桓温也可能从这里受到某些触动或启发。总之,桓温从山门洞回到京城后最终还是放弃了篡夺君位的企图,其后并令厚葬瞿硎于紫云洞。

在山门洞众多石刻中,值得一提的是朝阳洞石壁上的“凤鸣”二字,落款为“郡守罗汝芳”;以及山门洞北石壁上的“云光”二字,落款为“近溪题”。常到山门洞狮子岩讲学的明代著名理学家,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罗汝芳,其以出世之境界谋入世之事业的处世哲学,对近世儒学也颇有影响,著作有《近溪子集》。罗汝芳所作“凤鸣”、“云光”二处石刻,有着深刻含义。据一位云游僧人说,“凤鸣”二字刻在朝阳洞临崖的一处仰壁上,位于半山腰的两洞相交处,这里常有山风呼啸而过,经多次回旋,立于此处聆听,犹如凤之长鸣。而“云光”字处,可向西遥望文脊山落日余辉,云蒸霞蔚,便可见“云光”了。此二处石刻,一处靠听觉来闻,一处靠视觉来看,但决非一般耳聪目明的人都能听到那悦声看到那奇观,能够从呼啸山风中听见“凤鸣”之声,从落日余辉中看出“云光”之美,这与隐者追求的意境可谓契合,这大概与罗近溪的“心学”不无关联。

近现代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早年一心向佛,后来正是读了罗近溪等明儒的著作,对佛学的出世说产生疑虑,并毅然放弃出家之念,完成由佛转儒的思想转变;而且其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也是受了罗汝芳大办讲会的直接影响。1949年6月,梁漱溟历时9年完成其代表著作《中国文化要义》,将隐士列为中国文化的第14个特征,加以文化学的研究,并指出隐士的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在政治上,便是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虽再三礼请亦不出来。”“第二在经济上,便是淡泊自甘,不务财利,恰为宗教禁欲生活与近代西洋人欲望本位之一中间型。”“第三在生活态度上,便是爱好自然而亲近自然。”可见梁漱溟不但有着强烈的归隐意识,且对隐士文化有着深入浅出的见解。

4
历代文人墨客对瞿硎先生思想遗风的颂思

隐士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地方的信史都是从记录隐士开始的,山门洞也不例外。

现存最早咏赞山门的诗文是唐代诗人罗隐(833-910),其《题山门》诗曰:“灵岩一窍何年凿,混沌初开有此门。采药仙人何处去,山中不改旧乾坤。”这里的“采药仙人”即指东晋隐士瞿硎。罗隐,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因举进士十年不第,遂改名隐,并归隐池州。也算是一位隐士。之后,宋、元、明、清历代咏山门洞或文脊山的诗文,多以怀念瞿硎入题,抒发诗人崇敬隐士、向往独处、追求清雅生活的心理。

已知描写瞿硎及文脊山山门的诗人中,韦应物是较早的一位。此后历代名人雅士流传下来凭吊、怀念,赞颂山门,罗隐、司空图、沈括、梅尧臣、徐云涛、王安石、沈括、章夏、杨万里、吴潜、汪泽民、范镐、施闰章、周贇、梅清、梅文鼎等各朝代50余位文人歌颂瞿硎和文脊山及山门洞,留传下来的诗词文赋达200余首(篇)。法国籍作家高行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为北京知识青年下放宁国港口中学,他游遍了山门洞、文脊山、通灵峰 …… 他正是对山门人物风情的深悟,后来创作出小说《灵山》及《一个人的圣经》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梅清绘《瞿硎石室图》

对瞿硎先生的颂思,寄予了众多文人墨客对隐士乃至隐士人格的赞誉,对士人人生理想追求的反思,鲜明的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际遇。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亦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但六朝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中国隐士文化是颇为发达的,是与当时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魏晋文人,其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既和当时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现实政治有关。魏晋至南北朝,因卷入这种政治风波,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名士就有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陆机、陆云、郭璞、谢灵运、鲍照等。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就是其表现。这种情况不但赋予魏晋文化以特有的色彩,而且给整个六朝的精神生活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对后世文学和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隐士文化为后世宣城诗文化乃至诸多文化方面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因。在宣城的众多诗文中可以考察出大量隐逸诗文的内涵意蕴,宣城隐士文化与隐逸诗文的文脉承袭,对后代士人的文化人格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隐士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偏于江南一隅的宣城山门洞隐士文化,是中国隐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有晋以来汉政权衰微南渡的历史屈辱,汇聚了无数仁人志士寄情山水、韬光养晦的心理归宿。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作为一种山林隐士文化,它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发掘整理历史文化,不仅在为宣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元素,使其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还在于启发引导人们从喧闹中回归自然,从奢华中回归纯朴,从浮躁中回归淡定,从物欲横流、拜金享乐的轻薄时风中解脱出来,于寄情山水间培育一种淡泊名利、和谐友善的清雅品质。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极具神秘感和吸引力。1990年代初,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出版《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的书,立即在欧美各国引起很大反响,并掀起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2006年该著译成中文出版,同样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比尔·波特以一个企图撩开隐士文化神秘面纱的翼翼举动,就迅即触动了世人那根“好奇”的神经末梢,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中国茶文化博物馆”(福建漳浦县,2005年建成)、“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黑龙江尚志市,2007年建成)、“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江西新建县,2004年授牌)、“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河南郑州,2011年6月建成)、“中国徽文化博物馆”(安徽黄山,正在筹建)等等,而恰恰没有“中国隐士文化博物馆”或“江南隐士文化博物馆”。这是一个重大的文化缺失,也蕴含着一个巨大的文化商机。

5
结语

宣城历代隐士众多,多不为世人所知。宣城文献《移元征君书》中皮日休释道:“征君足下,行奇操峻,舍明天子贤宰相,退隐于陵阳。……苟或退者,是时弊不可正,主惛不可晓,进则祸,退则安,斯或隐矣。有是者,世不可知其名,俗不能得其教,尚惧来世圣人责乎无意于民故也。此谓之道隐。其次者,行不端于己,名不闻于人。欲乎仕则惧祸,欲乎退则思进,必为怪行以动俗,诙言以矫物。上则邀天子再三之命,下则取诸侯殷勤之礼。甚有百世之风,次有当时之誉。此之谓名隐。其次者,行有过僻,志有深傲。饰身不由乎礼乐,行已不在乎是非。入其室者惟清风,升其牖者惟明月。木石然,麋鹿然。期夫道家之用,以全彼生。此之谓性隐。……”该文从“道隐”“性隐”“名隐”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让我们可以领会到中国古代隐士所追求的人生价值。研究中国像瞿硎先生的隐士,每一个对于现实的政治社会,都有绝对的关系。

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这种对自由的探求、困境是一直存在的,当然它也会一直存在下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自我反思,怎样在追寻自由和获得自由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社会做出作为一个社会性人对社会的贡献,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在现代社会,作为知识分子更应该坚守自我独立人格和自我审美关照,这不仅关系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也关系到当今处在转型中中国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子是中国最优秀思想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作为当今知识分子要坚持自主独立人格,在自我审美关照下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科技文化素养,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同时努力为中国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史研究生)

(0)

相关推荐

  • 安徽宣城人 瞿山

    安徽宣城人 瞿山

  • 【觅画记】梅清:画松为天下第一(上)

    梅清是清初著名画家,后世多将其归入黄山画派."黄山画派"是出现较晚的一个名词,由黄宾虹等总结前人绘画而提出,主要指清初一批以黄山为题材的山水画家,其中代表画家有渐江.梅清.石涛等, ...

  • 娑罗树下元代佛殿宋代遗风——大明寺

    元代特点,宋代遗风中佛殿 中佛殿(大雄宝殿)前的千年娑罗树 后佛殿斗拱梁架上的特殊做法和梁架彩画 [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 娑罗树下元代佛殿宋代遗风 --大明寺 河南济源市西軹镇大明寺配殿 时 ...

  • 魏晋遗风与宣城隐士文化探析(一)

    魏晋遗风 与宣城隐士文化探析 兰  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57期  1  前言    在谈到中国古代文化时,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现当代,以及以后的知识分子,在尊崇学术道德的时候,永 ...

  • 广东高州市村居地名文化探析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唐代涿州三县乡村考 [摘要]通过对广东高州市451个行政村地名的穷尽性研究,发现这些地名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高州市村居地名以双音节词为主:以偏正式地名最为常见:其通名具有不同于其他 ...

  • 庆阳窑洞民居文化探析

    ​一. 追根朔源 (一)窑洞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1.窑洞的产生与农耕文化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甘肃省东部,历史悠久,气候温和,这里古称北豳,习称陇东,这里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道之兴自此始 ...

  • 陕北窑洞民居文化探析

    ​进入陕北,放眼远望,山峁沟壑间的绿树丛中,隐显着一排排窑洞,这就是陕北人世代居住的家.窑洞,古老而朴实的民居建筑,最真实.最完整地保留了人类建筑文化渊源的本真.陕北人从远古走到了现在,还走不出窑洞这 ...

  • 淮北地名文化探析

    [摘要]地名是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淮北地名记录和承载着淮北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生活和风情民俗.通过对淮北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淮北地名中蕴藏的文 ...

  • 社交媒体中的积极老龄化探析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难题, 世界卫生 组 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于2002 年提出了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概念,基本原 ...

  • 一文全析: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执行口径

    草木财税 2021-06-05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通知>(财税[2018]33号)文件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 ...

  • 当代唯一超过古人的书法家,其字有魏晋遗风,是真正的书坛泰斗!

    当代有一位"刘姓"书法家,曾经在一次访谈当中说过"当代书法已经全面超越了古人",此言一出,引发了书坛的热议. 那么当代书法真的超越了古人了么? 客观来讲,书法当 ...

  • 彩陶器上的“卍”字文释析

    图1 卍字陶璧 李正山,是一位资深的新石器时期陶石文鉴赏研究者.在其清平斋里,笔者见到了一块刻有"卍"字纹饰的陶璧(图1),圆形,中间有一个小圆孔,由两个"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