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菌群:促进食管发育,预防食管过敏
我们的整个消化道都被细菌覆盖,食管也不例外。
那食管菌群长什么样?
这一问题并不好回答,毕竟从食管中取样,并不像粪菌那样方便。
不过,在小鼠上的机制性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大致了解到食管菌群来源和组成,以及它的重要作用。
1.食管菌群从哪里来?
我们知道,对于顺产的婴儿来说,第一批定植的肠道菌来自于妈妈的肠道。
换言之,每一个顺产出生的孩子,在生命之初都进行过一次“粪菌移植”。
类似的,我们可以猜测,最初的食管菌群,大概率也来自于“粪菌”。
这种猜想得到了小鼠试验的验证。
无菌小鼠的食管原本是无菌的,但如果对这些小鼠进行粪菌移植,它们的食管菌群,最终会趋向于普通的小鼠。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虽然粪菌似乎离肠菌更近,但它并非与上消化道的菌群毫无关系。
2.食管菌群长什么样子?
食管的表面是独特的,那是一层耐摩擦、耐损伤的复层鳞状上皮。
食管的上方连接着口咽,常会接触到空气,下方又连接着胃部,又可能碰到一些胃酸。
这意味着,食管的环境,从上到下氧气是梯度递减的,而酸性又是梯度递增的。
这种特殊的环境,塑造了食管的特殊菌群。
研究发现,食管菌群和口腔、皮肤以及肠道的菌群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从总体上来看,食管菌群以厚壁菌门的细菌为主,大约占食管菌群总量的70%。
其次是拟杆菌门(20%)、放线菌门(4%)、变形菌门(2%)和梭杆菌门(2%)。
在厚壁菌门的细菌中,乳酸杆菌目的细菌又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它们是食管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食管的上下两端的菌群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靠近口腔的近端,双歧杆菌目的细菌较为丰富,而乳酸杆菌目相对较少。
但在靠近胃部的远端,情况恰恰相反——乳酸杆菌目丰富,但双歧杆菌较少。
了解了食管菌群长啥样,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食管菌群有什么用?
3.食管菌群有什么用?
从幼年到成年,食管壁是需要发育的,而食管屏障的发育离不开食管菌群的调节。
在食管菌群的作用下,食管的上皮组织能够进行分化——逐渐从单薄的双层结构转变为复杂的复层鳞状上皮。
如果观察无菌小鼠的食管,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食管屏障就是发育不完全的,这就使得它们的食管更容易受到外物的侵袭。
除了促进食管的发育,健康的食管菌群还维持着食管的稳态,进而预防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在健康人的食管中,均存在较多的乳酸杆菌目的细菌。
但在嗜酸性食管炎的患者中,这些乳酸杆菌出现了严重的丢失。
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许多炎症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其中就包括嗜酸性食管炎。
研究发现,对幼鼠使用抗生素,会剧烈地改变小鼠的食管菌群——其中的乳酸杆菌会大幅下降,而放线菌(Actinobacteria)和柔膜细菌(Mollicutes)会增加。这后面两类菌,都是可能引起食管发炎的炎症菌。
与此同时,抗生素的使用恰恰会增加食管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并且诱导过敏相关的IgE和Th2反应。
相反的,在嗜酸性食管炎的小鼠模型中发现,补充乳酸杆菌能够缓解炎症,并减少食管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从这些证据中,我们可以推测,这些食管上的乳酸杆菌,对于预防过敏、抵抗炎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管菌群的重要作用,让一些现象得到了解释。
为什么抗生素治疗后,有些病人会出现烧心反流的症状?
食管菌群遭到了破坏,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木森说
由于取样的困难,在过去,食管菌群常常是被忽略的。
但新的机制性的研究让我们看到,在食管光滑壁面上存在有丰富的菌,并且这些菌也并不仅仅是“在那里”而已。
食管菌群的定植,能促进食管屏障发育成熟。
更为重要的是,健康的食管菌群,特别是上面的乳酸杆菌,维持着食管的稳态,进而能保护食管免受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的侵袭。
而抗生素的使用却可能会破坏食管菌群的平衡,进而造成食管的问题。
因此,提及平衡菌群的时候,我们应当认识到,需要平衡的除了肠道菌群,还应包括食管菌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