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敬文斋 || 肥城市王庄镇文史资料汇总之一——杏头村文史资料
编者按:
自昨日(2020年11月4日)起,《王庄镇志》新编初稿编写进入冲刺阶段。为加快编修进度、提高编修质量,现将本人自镇志编修启动以来搜集整理的《王庄镇志》编写素材,以文史资料的方式刊登如下。本人拙作仅为抛砖引玉,欢迎王庄镇各级领导、广大文史爱好者继续提供镇志编写详实资料,为《王庄镇志》编修献计献策。
孔庆珍
2020年11月5日
肥城市王庄镇文史资料汇总之一
——杏头村文史资料
(2020年9月5日)
搜集整理/孔庆珍
一、辉煌显赫的明朝董氏家族
据史料记载,黄帝后裔董父因训龙有功,被舜帝赐予董姓。自此,董氏家庭在九洲大地上繁衍生息,成为全国第二十九大姓,英贤辈出,宗辉祖彩,功垂史册。
明洪武开基(1368年初)时,我始祖捨因明朝战乱由山东青州迁至山东肥城杏头村,至今已达641年的历史。捨祖持家创业,积善行德,重教育人,精武仗义的传统影响了二十多世近万后人。后辈铭记祖训,崇祖报德,奋发有为,谱写了我董氏家族的辉煌篇章。
一、从族谱首卷和我族世系辈份看我族生息发展的辉煌历程。
在64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首为康熙二十五(1683)年四世祖明宗,字耀龙刻碑记载。我四世祖耀宗,字国光,大明天顺庚辰(1460年3月)考取进士并任陕西省巡抚,吾族之繁衍昌盛,人文蔚起而家声大振,更称明朝豪门望族。我族《八缸金子,八缸银子》的故事至今流传。后续三个祖茔拥有大小近百座石碑、石人、石马、三处家庙、两棵500余年的老槐树和庞大的柏树林等名胜,充分证明了我祖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但因各种原因,这些宗族标志已损坏殆尽,实为可惜。从前七世祖起名不难看出始祖气贯河山的英雄气概和贵族身份。始祖名为捨,现简字为舍。《辞海》释舍人,官名,始见《周礼、地官》。《汉书》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唐宋元明清历代沿置,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掌传宣召令,宋元以来称贵显子弟为舍人,犹称公子。谱中记载始祖因明际之乱,朱元璋在南京宣布建都开基之时来杏头定居。按惯例如是一般平民,应越是慌乱越向家跑,而我祖则不如此。朱元璋建都后第二年就发布了开荒种地惠及三农的安民政策,宽大到只要没死罪者,只要能愿意开荒就可赦免。由此足以证明了始祖的英明卓见。从迁居的时机来分析,始祖在改朝换代前应早有计划,先期考察,有备而来。从而也证明舍祖不是一般人也。从对二世祖、三世祖的起名来看,舍祖也不是一般人。二世祖兄弟三个的名分别是广、宏、杰。广即为广大、广阔、宽广。宏即为宏伟、宏大、广大。杰即为才能出众,英雄豪杰。三世祖兄弟二人的名分别为英、顺。英祖字冠杰,即为英明、英雄。顺祖字承天即治理、通顺理顺。(三世祖二人都是庠生)。
经查族谱资料,四世祖兄弟六人,耀宗祖为进士。五、六世祖文武庠生等官员达7人。仅七世祖夫登一派就出现文庠生、武庠生、登仕郎、乡饮大宾、乡饮耆宾、增寿官、太学生等11人,如按七世祖26人计算,七世祖以下至民国初期有记载的名人志士300余人。民国初期1926年杏头村还有两位文武二庠生(学诗爷爷为文庠生、学绅爷爷为武庠生)。从前四世祖的起名来看,舍祖不是逃荒种田的难民,应是见过大世面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才人;从把三世祖都培养成庠生来看,舍祖不是一般平民,而是资金比较充足的贵人;从把上世耀宗祖培养成进士并任陕西省巡抚,仲良祖贡生来看,舍祖不是一般常人,而应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宏观战略的组织才能,是兴家创业的有志之士。
二、从地貌特征和人文习惯看我族明朝的创业辉煌历程
从始祖至七世祖(约1368—1644年)近300年的创业史来看,经历了一个初期创业、治理开发、中期兴旺、逐步繁荣和兴旺发达昌盛繁荣三个阶段。
1、开山筑坝,挖河治水,治理龙河灌粮田,为第一阶段。初期阶段以治理九顶山西面的龙河排水和留存水为中心,此阶段大约用了近百年的时间(1368—1440年),为保护良田修建了近百米的大条石响水大坝,开挖了小新河。为抗旱取水,又挖了东河、团团河和南河,形成来水之时看三花(龙潭看墨花、大坝看白花、团团河看元宝花)。在九顶山西麓围圈了牧马场,修建了牧马路,我们自己所称的趟子路(百匹马的故事至今耳闻)。自造火药建立了采石场。为了把原始河道改造的像条龙,又在老林南面和龙潭东南开挖了两条小河似龙腿,形成了五爪为龙的格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因龙河承接着大山至九顶山西麓广阔之水,龙河又是九顶山西部平原最低洼之处,所以形成了自古以来的泉水不断。
这些都能证明我们的始祖是考察后有备以来。通过综合治理,使杏头村形成了大水来时不怕淹,干旱之时能浇灌,农业生产骡马化,有粮屯集不怕难的局面。这个阶段,前三世祖有可能住在龙河以东或村西仙人桥一带(有待将来考察)。
2、修庙宇建庄园,屯集粮草把武练,为逐步兴旺发展的中期阶段(约1440—1560年)。伴随着家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守业已成了一大关键,我三、四、五世祖已把原修成的龙河看成一个天然的外围屏障。开始了定居以来的历史搬迁,即在现村西部修建了带有了望哨的楼房,修建了南庙(实为粮仓)、石钟、仙人桥等。为看家护院精兵练武大发神威创造了条件。镗镰功夫、盗驴之徒舍去性命大至在这一时期(原楼房后没人住,有时落乌鸦,一叫有不好兆头,清晚期拆掉)。此后,又通过近百年的努力,我族家业势力具备了较大规模,1460年3月耀宗祖考取了进士并任陕西省巡抚,仲良祖也为岁贡生,家庭成员之高贵,财产之丰富,闻名百里,令人羡慕。
3、统一布置,整体规划,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为最辉煌的第三阶段。此成就为五、六、七世祖(约1560—1644年)所创。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人才的聚集,物资的极端丰富,当时的现实情况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我族多位秀才、贡生、进士的指点下,族长们对所辖龙河圈里的地域进行了总体规划,沿龙河自北至西南依次修建了上东北林的漫水桥、直通九顶山的东桥、趟子路上的小桥和大条石南桥;修建了即能存粮办公又能烧香的皋(西庙)。皋上有旗座,形成了皋东九泉鹤声传,皋上一览田无边,大山九顶两山连,固留大坝一线牵的格局。皋东墙中间路北纪念石碑(是否紫气东来之意待考),这里修有直通九顶山的干道,现村后街两旁修筑了水坝,安放了多块行人休息的巨石。村东干道两旁有我族最为集中的三处祖茔和石人、石马,老林中有石棺墓。为防村基被淹先祖们又进行了挖水塘,垫村基的工程,皋周围和村内10多个水塘的进水口都修有石坝,原村内的排水系统比较规范。工程之宏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当时简单的生产工具来看,几次如此庞大的工程,按100个民工计算,也得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这些工程只有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才能做到,我们现在村落的优美环境和优越条件都是前七世祖打下的基础。
4、从我村近百年的人文生活、生产习惯看先祖的光辉业绩。我们董氏家族,很早以前就织鱼网,造火药、制鞭炮,赶滴滴金,造蜡烛;种烟、种白菜都很内行,族人们小商品观念比较强,这都是上祖文明的传承。他们之所以学会造火药是与当时开山取石、繁荣后放花、放炮庆祝节日分不开的,这些都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综上所述可知:始祖是一位伟人,他创业持家的精神,重教育人的传统,积善行德的风格至今影响着我们。从对所辖地貌的改造来看,我们各世祖都是创家立业的能人。我们董氏家族的晚辈应高举旗帜,继承优良传统,为当今社会的进步,为我族的昌盛发展,为光宗耀祖做出贡献。我们要以这次“祭祖续谱大典”为契机,协调一致,与时俱进,共同努力,再创董氏家族的辉煌,为我董氏家族谱写新篇章。
以上是我查看了我族家谱,结合部分传说进行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推断,也算抛砖引玉。由于学识有限,我族640年的历史难以用几页纸反映出来,敬请各位长辈或我族史熟悉者提出宝贵意见,等族谱续成颁发后,我们再在《舍祖论坛》上讨论,以便形成董氏家族更为精彩的龙人传记。
十九世宗民敬叙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一日
杏头村文化风俗
整理/孔庆珍
一、火药、花药。董氏明朝初期为军户,火药主要完成州县下达的任务和自己用于开山取石;花药用于过年过节制作鞭炮、滴滴金等,此技艺于二十世纪末期失传。
二、喜植草烟、白菜、山药、土豆。
三、杏头盛景:
1、龙河三泉:上游龙头泉、中游龙腰泉、下游龙尾泉(董氏老林南面)。
2龙河三花:漫水桥(黑龙潭)看青龙花、大坝上看白浪花、团团河看元宝花。
四、下葬歌诀:“头枕大山,脚蹬河川。世世做官,代代平安。”
五、谱碑歌:“远看白茫茫,近看念文章。头戴千斤帽,脚踩万金刚。”
六、历史传说:
①、董氏家族“八缸金子、八缸银子”的故事。
②、“养马坑百匹马”的故事。
③、武庠生董学绅东平大洋擂台“倒挂金钓”和“行侠仗义”的故事。
④、行侠仗义的武秀才
⑤、金锅扣喷泉的传说。
金锅扣喷泉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杏头村龙河的上游有个很大的喷泉。泉水日夜喷涌,给中下游带来水患。治水大王柳展雄在天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消除水患,一日,他托梦肥城县令,授其治水秘诀。这位县太爷第二天便召集了县府幕僚人员商议治理龙河水患问题。商议之后,便差人去京城做了十口大金锅,串在一起。然后选了精壮劳力,将金锅扣于龙河上游的大泉眼之上,从而排除了水患。
没过几年,天气连年大旱,龙河上游水源枯竭,龙河三泉水势大减。此刻,住在龙河黑龙潭里的成精水兽金龟子欲用吐水法引发上游泉眼喷水,经过一翻努力,始终不见龙河上游泉眼喷水。金龟子见大势已去,掉头朝西南方向吐出最后一口水,顺水游往东平湖一带。
金龟子从黑龙潭移居后,很是思念杏头村的百姓,它经常变化成人,坐于东平城外大河的桥头之上,专与去东平城赶集卖烟的杏头人拉呱,保佑他们生意发财,路途平安.因此,上述故事至今流传。
(以上选自《王庄文化通览》116——119页,本书出版于2012年编者孔庆珍)
附录:
董有田先生提供的相关资料
昨天下午在清、顾炎武之《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备录上泉河史夫役志论》中查到,明朝时期,肥城沿运河地域有漕粮“水次仓”,储存漕粮,以备往北京运送。其是大运河运道途中的十个“水次仓”之一。这说明肥城在明朝时期是漕粮的主要产地之一 ,这也解释了肥城守御千户所何以有如此多的军屯,民屯和牧马草场的原因
水次仓是靠近运河以接运漕粮的粮仓。水次,即交兑漕粮的沿河码头。《魏书·食货志》中有北魏神龟 (518-519) 正光 (520-524) 之际,府藏盈溢,有司又请于水运之次,随便置仓,乃于小平、右门、白马津、潼涯、墨水、济州、陈郡、大梁等8处设仓的记载。明永乐 (1403-1424)时,会通河修成,开始在淮安、徐州、德州、临清及天津等5处设仓,称为"五大水次仓",储粮可达300万石,由官军支运至京仓、通州仓。
清代仍之,直隶设置7个水次仓,德州、临清、淮安、徐州和江宁各1所,凤阳设2所,作为发给运军月粮并驻防,过往军粮饷之用。相对京仓称水次仓为"外仓"。
肥城水次仓,是运河沿途十四个水次仓之一。
二、关于认定肥城王庄镇杏头村在明初为百户所、牧马草场的证据资料
太原 董有田
《杏头董氏族谱》记载,先祖董进乃元胶州知州,与其子均为汉军将领。杏头董氏传说始祖为明初“舍人”。而《万历野获编》卷21之《禁卫之舍人校尉》和于志嘉先生《卫所.军户与军役》记载:“舍人为明军将校子孙”、“其秩8品”。依元、明军制规定,可认定杏头董氏先祖董进、始祖舍公家族及其后裔应当是元、明之“世袭军[官]户”。二、明之官马饲养始于洪武7年。《明书.典牧志》而“军卫孽牧,始于洪武23年”。《大明会典.营卫放牧》记载:“洪武23年,令五军都督府、锦衣、旗手、虎贲左、右、鹰扬、金吾前、后、羽林左、右、龙骧、豹韬、天策、神策、府君前、后、左、右等卫各置草场于江北汤泉、滁州等处牧放马匹。”;“25年,罢民间岁纳马草,凡军官马令自养,军士马,令管马官择水草丰茂之所,屯营放牧”。“均统于兵部”《明书.典牧志总论》万历《莱州府志.马政考》载:“国初,养马以济(南)、兖(州)、东(昌)三府近畿辅,土肥草茂,故令孽养马匹”。《明太祖实录》卷252、《大明一统志》卷22、《明史.兵制》及《续山东考古录》卷7记载:“洪武30年4月置肥城守御千户所和东平守御千户所”。当时,肥城地广人稀,仅有民23里。(明制:110户为1里。)《明书.地理志》而杏头村地势低洼,紧靠汶河,泉眼众多,地域宽阔,符合军卫孽牧的条件,且杏头董氏有“99匹马”、“天降大马槽”的传说,杏头村还有牧马场、趟子路、饮马坑、大马槽和“董氏城堡”、“金城汤池”的遗迹。(应为屯田百户所遗迹)。三、史书记载:山东民户养马“始于宣德4年。”当时,民间养马有三种形式,种马、表马、寄养马。“种马者,以马为种”,“表马者,以种马骡驹表良者起解,以备用也”。“寄养马者,以解表者,发寄民间牧养,以备用者也。”“济南、兖州、东昌三府……,民户计丁养马,每三丁领养儿马一匹。五丁领养骒马一匹”。要求:“种马应孽息,表马必良,寄养马必能用”。凡騍马一匹,每二年要向太仆寺缴纳马驹一匹。“种马死亡,或不能如数孽生马驹,或马驹验收不合格,均由养马户承担损失。《皇朝马政记》卷一”并规定由御史、少卿、兵道、州县,“每年照查12次”。《明书.典牧志》以致“民困于马,日益穷,莫知所逃”。(明)张弼《养马行》:“领马易,养马难,妻子冻馁俱尪孱。若有刍豆且自飱,安能养马望息藩?平原草尽风色寒,羸马散放声嘶酸,忽然倒地全家哭,便拟赔偿卖茅屋。茅屋无多赔不足,更牵儿女街头鬻。邻翁走慰不足悲,吾家已鬻二三儿”的诗句,即是对养马户悲惨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太仆寺少卿武金,于隆庆2年[1568]上奏说:“种马有编审之害,有点视之害,有交兑之害,有轮养之害,有倍偿之害,重之以官吏之需索”。而官马饲养也出现了“生驹则为求倒死,无驹则欣以相庆”,“种马尽废,孽牧群空,即有寄养存,而官民皆无马”的状况。《明穆宗实录》卷20可见,受财力、物力、人力所限,普通民户家族即使按照太仆寺、行太仆寺、苑马寺或都司的规定:“上户领养,中户量贴”《明书.典牧志》,同外姓家族联合互助“轮养”,“同群共治理,死则均赔”来饲养官马,也绝对达不到“99匹”的饲养规模。《大明会典.民间孽牧》记载:洪武中,济南府原额种马有13340匹,至嘉靖34年,济南府二十九州县共有原额草场地4顷48亩1分6厘5毫1丝2渺,官马仅有2668匹。这条史料也可间接佐证杏头董氏“99匹”马的饲养规模,当为朝廷马场、卫所军营[屯田百户所]的饲养行为。四、明廷曾于“洪武十六年诏天下都司卫所筑城”[有田注:此条史料见(日)《德县案内》,似有误。其与《明史.兵制二》之“卫所班军”之:“16年,诏都司上卫所城池水陆地理图”的记载及《明太祖实录》卷155:“秋,7月,丁未,诏天下都司,凡所属卫所城池及境内道里,远近山川,险隘、关津……皆绘图以献”的记载和《明太祖实录》卷164:“17年,7月癸亥,兴化卫请修理城垣,上曰:〃方秋成,未可兴工,俟农隙修之”的记载相悖。]肥城守御千户所于洪武三十年置,理当遵诏筑城。根据《杏头董氏族谱》的描述,笔者认为,杏头村“二层楼高,上有旗杆石”的“皋门”、“有三间前厦”、“八十多米”的“观岳台”,于清末拆除的“鼓楼”,极似城门、点将台,演武厅设施。其前、后空地极似校军场。“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的“进士第”、“大殿、配房”遗址,疑为守御百户所緳舍及屯兵、仓储之地。[《明史.食货志》:“明初,百户所有“预备仓”“储粮300石”,“以备赈济”,并“皆有库”,以贮马草、兵仗、金银、钱钞、丝帛、赃罚诸物”]五、杏头村民多姓氏,有卫所军营特点。“近500年家家练武功”、“董氏大刀”、“侯氏镗镰”、“刀、剑、棍、镗功夫镇四方”,这当是军户尚武精神的传承。董氏会“造火药、制烟火爆竹”,而“造火药”的技术,在明代是由“神机营”、“军器局”、“卫所杂造局”军士们掌握的“神技”。六、史载,“东平州及肥城二千户所,以民编甲屯守,复发山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杖罪囚人补之”。《明太祖实录》卷252这说明,肥城守御千户所最初的屯守士卒,均来自当地“被籍为军”的民户及山东本土“以罪谪戍”的罪囚。杏头董氏“前四世祖,头枕大山,脚踏东平湖”的特殊葬俗,及“人死是回云南嘎嘎村老家”的传说,可与永乐年间“南卫北调”及乌撒卫、交趾都司卫所军户调防内陆的史料互证。且杏头村附近有疑似编审、督养、提调、点视、交兑、比较官马饲养、验马、烙印、解马上京的所在----演马庄[验马庄]。[《大明会典》卷151《马政二.营卫放牧》]七、《新乡县志》卷3《秩官.上》记载:“洪、永两朝以征战有功之人,授各屯世袭职衔,屯田操习,以候调遣。其千、百户有世勋,谙武事,管屯官不离屯所,将士以时练习武艺,骑卒必着骑射,步卒必能弓弩枪刀。舍人承袭必赴五军都督府试验,必年至二十岁以上方许比试,不中者降罚有差。有正派相传,有弟、侄承袭,传世亦复久、暂不一”。洪武20年令:“屯卒率五丁选一,编成队伍,以时屯种,税粮与民田等杂徭复之,冬月则练习武艺”。《明太祖实录》卷185洪武31年3月,明廷规定:“凡故武官袭职子弟当优给者,令其读书,俟15岁方许承袭。若在外卫所来者,10岁以上即令袭职,还原卫所,仍俾读书及习娴弓马,以俟比试”。《明太祖实录》卷256杏头董氏始祖的“舍人”军职,及杏头村“近500年家家练武功”、“刀、剑、棍、镗功夫镇四方”的说法,可与上述史料互证。八、地名是文化的载体,凝固的历史记忆。“杏头村”当从“行头村”演变而来。在古汉语里,“行[xlng]与“行[hang]为两读字,且行、杏同声、同音。””“行[hang]头”一词见《国语.吴语》“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之“陈王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hang头皆官师”。其意思是说,排好战阵,100名士兵排成一行,每行的排头都是士级官员。行[xlng],还有巡视、巡察之意。《管子.八观》曰:“行其田野,视其耕耘”。就是在说当官的视察种地的情况。“明代卫所军的特色,在屯军与守军分置,其只要有余地,即分军立屯”。[日.清水泰次《明代土地史研究》]“每年各卫的管印官、管屯官等人,要亲自去各处勘踏农田,清杖地亩,调查荒熟程度,组织人们佃种官田。”《明代辽东档案汇编》杏头村周边有疑似军屯、民屯、牧马草场的十七个村庄,[《明史.兵制》:“官牧之地曰草场。”]及桑杭渡口[杭,古通航。渡口、渡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明初,山东民屯和军屯一样,是由卫所用军法来监督强制屯种的。屯民还兼有卫所后备军的作用。《明太祖实录》卷54杏头董氏始祖舍公的上辈是卫所4品武官,其又是8品军职,作为管屯官,对屯田、操习、班军、养马事物当有管理职责,其所居之村被取名“行头”,因音近,年深日久,被演变为杏头,此说可信度甚高。此其一。其二,明初兵制规定:“军户不允许从事商业、手工业”。《明朝军户制度》但其卫所均编制有数量不等的火药匠军人。杏头董氏会造火药、烟火爆竹,其或有先祖是卫所制造火药烟火爆竹的“行hang头”。其三,明初,军卫可以“自设场分,收贮柴薪”,对驻地集市贸易进行管理,收税,名曰:“抽分”。《明史.食货志五》海子村东有佛教寺院固留寺,周边可能有集市、庙会,行头百户所,在此当有管理市场,为卫所“抽分”职责,故其村名被取为行hang头,恨heng头,后音转为行头、杏头符合情理。第四、行hang,道路的意思,《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头,事物的发端,开始。明初的杏头村可能为通往别处大路的开端所在,譬如:通往东平演马庄等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杏头村名,是明显带有军营痕迹的地名,明初之杏头村,当为肥城守御千户所的一处屯田守御百户所的所在,抑或是太仆寺、行太仆寺、苑马寺及山东都司的一处牧马草场,是“恩军”、“队军”的营地。
三、一战期间出国华工照片及信件
(资料提供人:肥城工商银行原工会主席董宗民)
两张单坐像为董学道。肥城市王庄镇杏头村人,生于1890年。华工号为:100051。
两张四人合影为同一组人员:
前排坐像为徐子琪,肥城市王庄镇演北村人,生于1916年,原籍东平县夏谢村。
后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师传新,东平县大羊镇南杨庄人,生于1900年。乔玉英,肥城市石横镇旅店村人,生于1903年。董学道,肥城市王庄镇杏头村人,生于1890年。
2020年2月11日
孔老师上午好!
我把了解的我爷爷的情况介绍如下:
董学道生于1890年,肥城市王庄镇杏头村人。1917年底响应当时政府号召,经演马庄基督教青年会介绍,通过大英国招工局体检,召募为一战华工。编号为100051。
一战期间在法国前线他与华工们一起挖地洞、战壕等掩体工事。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胜利后又继续为法国恢复建设做出了贡献。1919年底和工友们一起回国。
单坐像为董学道。
4人片中有肥城市王庄镇杏头村董学道、石横镇旅店村乔、东平县大羊镇杨庄村师
2020年2月2日
四、杏头村侯氏清朝贡元匾(本匾发现与拍照者孔庆珍)
注:本匾为孔庆珍2012年于杏头村文史采访时发现。
五、杏头董氏家族文化资料
山东肥城杏头董氏族谱目录
第一卷
肥城杏头董氏族谱第五次续修概况
山东肥城杏头董氏第五次续修族谱前言(代序)【十九世宗民】
山东肥城杏头董氏家族历次修谱序言
故胶州知州董公神道之碑【元.许时献】
青州大十亩田董氏五修族谱序
肥城杏头村董氏溯源寻根情况【十八世继明】
青州第三、四、五次寻根回访记【十九世宗民】
对部分宗亲追踪回访的记述【十九世宗国】
舍祖后裔以董姓命名的村庄【十九世宗国】
第二卷
杏头村舍祖后裔的社会文化
我们祖先有习武的传统【二十世有胜】
东北祖茔的故事【十九世宗国】
'震武老爷’碑与杏花村【杏头村.侯庆申】
菜园里的白菜祸根【杏头村.李传银】
发了杨大脚、败了董八缸【十九世宗有】
大羊擂台“倒挂金钩”美名远扬【十九世宗有】
集贸仗义显身手,赖皮伏地求饶命【十九世宗有】
杏头村的地形地貌与“翻坑捕鱼”(十九世宗民)
第三卷
家族传说
1、挖河筑坝为漕运【二十世有田】
2、仙人桥与黑龙潭的故事【十九世宗国】
3、“优先皐”与黑龙潭的故事【二十世有富】
4、龙河上的三泉、三花【二十世有富】
5、黑龙潭的泉眼、河床与老盖子地【二十世有富】
6、“金龟子”之说(一、二)【二十世有富】
7、饮马坑100匹马的传说【二十世有富】
8、“趟子路”【二十世有富】
9、杏头村现存水塘、街道(东西向称街,南北向称胡同)(十九世宗民)
10、西皐与周边水塘及河沟(十九世宗民)
11、东河、小新河、团团河(沙河故道)(十九世宗民)
第四卷
族史考证【二十世有田】
1、元“宣授”万户府汉军万户、军户及舍祖移居原因考
2、对杏头村董氏族人持“人辞世是回'云南嘎嘎村老家’”之说原因初探
3、山东肥城杏头董氏先祖进公考略
4、肥城杏头董氏先祖董进“家无谱牒可考”原因初探
5、“董氏之先曰盖(ge)公”之说辨正
6、关于认定杏头村在明初为百户所、牧马草场的证据资料【二十世有田】
7、孝忠致有田、世海等宗亲关于涞阳董氏家谱的补充资
8、此董进非彼董进
9、对《故胶州知州董公神道之碑》所涉人物、事件的研究考证
10、先祖进公、始祖舍公生前所处时代背景【录自《益都县志》】
11、“元统时期”镇守真定之"花马营"归属辨疑【与董孝忠老先生商榷及其回复】
12、关于对《涞阳董氏家谱》所载“统花马营镇守真定”和“花马营兵变"发生年代及其原因的探讨【与董孝忠老先生商榷】
六、杏头董氏明朝军户卫所(后称“藳”)
七、原肥城市工工商银行工会主席董宗民提供的其他文史资料
1、宋丶金丶元期青洲大十亩田(大董家庄)董进、董坚、董汝瀚、董可威:历史百度有名录和画像
2、杏头董氏捨祖自洪武开基1368年春来杏头,其后人迁移外出人员万余人。号称董庄的就好几个。肥城老城大、小董庄,安站大董,及东平、东阿、平阴、清期前就53个村庄。
3、人文历史近千载。
4、杏头村曾是三教圣地。
5、东观西庙南粮仓,石钟楼子院中央。十多水塘围村转,黑龙潭里仙气扬。仙人桥上不能坐,董氏火药响四方。
八、原肥城市工工商银行工会主席董宗民风采照
九、2002年董主席(王庄镇杏头村)迎接中央金融工委领导视察肥城工商银行纪念照
九、董主席北京部队战友纪念照
十、杏头村修志照片
杏头村修志照片
作者简介
孔庆珍,孔子七十三代孙,中共党员,本科文凭,山东省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退休。
1972年应征入伍,三等功臣。1978年加入教育行业。曾任中小学校长等职务。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多种奖励,报告文学集《烛光颂》曾予专题报道,事迹载入《21世纪人才库》。
2010年后加入肥城作家协会、泰安作家协会、肥城市诗词学会。
2012年出版《金线河流韵》《王庄镇文化通览》;2014年出任《藏书圣地陶南别墅》副主编;创办“泰西俱乐部”和“泰西传统文化学会”。此后,被聘为“肥城市左丘明文化暨历史文化研究员”“肥城市范蠡研究会研究员”“济南市平阴县杏坛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顾问”,家庭被评为“山东省书香家庭”。
2016年出版《趣味习字歌》;11篇民间故事选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一、二辑)。
2018年5月被推选为“泰西孔子后裔文化联谊会”会长,2019年被评为“肥城市老有作为模范”“肥城市十大文化学者。同年加入肥城市收藏家协会,出任副会长。在市级以上书刊发表作品8篇。曾任《王庄镇志》前期(2005年5月至2020年11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