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白覆轮
“白覆轮”这个词来源于日本。对于没听说过这个瓷器品种的朋友,看见它的名称可能一头雾水。日本人对于茶道用具有着近乎偏执的讲究。他们给茶碗起了无数种名称,其中一种就是“白覆轮天目”。
“天目”笼统地讲是指深颜色的茶盏,包括黑色、棕色、酱色等等。“白覆轮”是指白色口沿。所以这类“白覆轮天目”专指口沿是白色的黑釉茶盏。
中国人曾经也对茶具有着近乎偏执的讲究。不过被蒙古人的铁骑踩踏了一遍之后,之前繁缛、精致的饮茶方式,不再被我们接受。茶具于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后话。
在宋代那个喝茶近乎仪式化的时代,北方的磁州窑系创造了这种白色口沿的新产品。这种新产品,是根据当时的流行趋势制作的。唐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特别喜爱给瓷器加些装饰。比如镶个金口、银口,描个金,甚至在瓷器上髹漆等等。我们现在看宋瓷,大多是典雅的匀净一色,但当时有些使用了超出我们想象的俗气装饰。尤其是镶金属口这事儿,绝对是宋人最喜欢的。
现在看到的定窑、湖田窑、建窑的一些茶器、酒器,都明显有镶口的痕迹。其中又以镶银口为多。有不少学者认为,当初发明覆烧,制作涩口的瓷器,就是为了方便镶制金属口。这个说法颇有道理。
镶银口工艺复杂,成本很高。为了降低成本迎合流行趋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小窑口,创烧了这种口沿白色的茶盏,模仿包银口的高档茶具。
绕了一大圈,相信它的前因后果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这圈白口一般有一厘米左右宽,和当时包的银口宽度类似。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大致是先上满一层黑釉,然后把口沿一圈的黑釉刮掉,涂上白色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外面罩一层透明釉。用手摸的话,大多可以明显感觉到黑白两者之间的界限。
由于透明釉和白色化妆土之间的结合,不如黑釉和胎的结合那么紧密,所以白口经常能看到局部有小开片。制作精细的产品,黑白之间刚好亲密接触。大多数产品则黑白之间有露胎现象。
另外,黑釉部分不一定是单色釉,也有油滴、铁锈斑等等诸多品种。甚至当阳峪窑的绞胎,也做这种白口,原因都是相同的。
白覆轮的整体感觉都很接近,看多了也许会觉得千篇一律。有理由相信,这种盏在当时档次一定不如包银口的器物。但从今人的角度看,到底是包一圈粗粗的银片子好看,还是浑然一体的白釉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