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点君周末问答又来啦,这次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下:抱歉!年龄跨度太大,若非做过调查的专家,恐怕都得泛泛而谈。而且“牛X”、“装X”一直都是简单粗暴、剥离人情的无味词汇,它们并不能够概括一件事的具体“参数”、“实际情况”,更多的是表达评价者的一种情绪。也就是说,你愿意用这种词儿去描述一件事儿,只是在变相的贴标签、表三观,俗称“发泄”。可在生活消费这些小事儿上,大家三观未必随时一致,存异容易,求同太难。不可强求。心态很重要。更何况,黑胶重回大众视野,多半是商家操刀热推的结果。懂行、有品的人,可能早就高价购入一台老式藏品,钻进小圈子分享黑胶唱片的细腻久远了,哪轮得到新入行的商家蛊惑。而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普通人,很可能只是因为需要一种“感觉”,或者给家里多个“有味道的装饰品”,听信了商家的忽悠。身边就有年轻的朋友听信商家忽悠,购入了不够正宗的“黑科技”黑胶智能唱片机,唱片也照听不误,放在新装修的家里也是一道风景,用他的话说是“很有科技感”,你还能求人家退掉吗?enjoy it pls。商家希望你这样想:即使放着吃灰,黑胶唱片也有一种潜在的价值;而你,可能真的就是这么想的。消费者心甘情愿上套这种情况,则类似国人过洋节的心态——有钱才能霍霍,越有钱越爱霍霍,钱少就理智的霍霍。618、双十一清空购物车、助猫狗平台打榜N个亿的网友都有钱吗?都败家吗?非也。物质富足就想给精神找个别样寄托,钱少也需要满足感,于是在广告怂恿下,产生了实际上不太刚需的消费。另一方面,你明知道自己做了一件蠢事,潜意识里也会希望它“至少不是那么错误”。而且有些零碎的消费并不起眼;对一般消费者来说,花的钱不是太亏也不想太较真。这大概就是非理性消费中的“存在即合理”。有些事情要么专业的想,要么别想太多,不然生活会更累。别管黑胶唱片还是“朴素的帝王餐”,你有花钱欲望,商家也想给你的消费的理由,两个群体一拍即合,“怀旧追忆复古风”or“融古通今的黑科技”火热上线,数码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厂家、电商平台、物流企业、消费者都很开心。不过,自从家里多了一台不那么对味儿、但又不能小看的“黑胶唱片机”之外,你可能陆陆续续又败了更多看着很牛,但实际很容易吃灰的东西。这些惯性,大部分经济独立的人都无法完全戒除。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买了就吃灰?没闲钱,这10类数码产品最好别玩!》,文中提到了数个“买来就吃灰”的数码电子3C类产品。评论区有不少网友提出异议,说某某产品自己就在用,而且用得挺好的,并没吃灰,其实他们就是刚需得到满足的小众群体。剩下一部分人,很可能是为了“不浪费”,强迫自己适应了一个新工具、新玩意儿,理智的还借此做出了一些精力投资,创造出一些人生价值。我就不行了,吃灰就是“白买”,比如“自动炒饭机”,为了跟家人说这玩意不是那么没用,我吃了一周的机器人厨艺,然后乖乖儿缴械回归人食,发誓下次再也不尝试这种反人类的产品。理论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所以许多人选择了“跟着感觉走”。回到买黑胶唱片“牛X”or“装X”这个主题,我认为“钱袋子决定心态”才是正解。如果你预算充足,又想尝鲜,你买它卖,顺理成章;如果你的理智告诉你这是一波低智商车,讽刺买的人“装逼”保持心理平衡,也算人之常情。到底是人家花得起那个钱,还是“愿意给智商上税”,都是自己人生状态和消费观的暗暗投射,顺其自然好了,对吗?我是笔点酷玩,玩玩数码产品,偶尔论论歪理儿,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