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真正“得道”?像婴儿那样就可以了
《三字经》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人都会背诵。但人性到底是善是恶,大家也是争论不休。
亚圣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性本善;人性的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于是《孟子·告子上》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是向善的,就看怎么正确引导,所以他把“仁义礼智”作为道德规范。
但是,另外一位圣贤荀子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荀子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顺从人性的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人是要被教育,被道德和法律约束的。
人性是善是恶,往往都是取决于我们的直观感受:当我们接受了他人帮助,内心感觉温暖,我们便觉得人性本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许许多多卑鄙无耻、忘恩负义的小人,我们就会觉得人性本恶。
可见,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正如与孟子同时期的人物告子所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
其实,我更加认可人性非善非恶的说法:人性就好比是一根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人性就像是白丝布一样,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
每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天真无邪,无所谓世俗的“善与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正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拿人性“七宗罪”来分析婴儿,也会发现人性是非善非恶的!
“七宗罪”由重到轻依次为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和淫欲。
先说傲慢:人因为有才能,有恃无恐,才会骄傲、傲慢,婴儿无知无欲,自然是没有傲慢。人之所以存在傲慢与偏见,也是后天积累和培养起来的。
再看嫉妒:婴儿吃了喝、喝了睡,很容易满足,总是一脸笑容,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他还有嫉妒谁呢?
再看愤怒:婴儿容易哭,是因为肚子饿了,或者身体不舒服,他与其他人没有产生矛盾,谈不上愤怒和仇恨。
再看懒惰:婴儿每天需要大量时间睡眠,不是因为爱睡懒觉,而是身体发育的本能需要。
最后再来看成年人世界最常见“贪婪、暴食、淫欲”等欲望:婴儿还未涉及世俗,发育未成熟,更是无欲无求,哪里会有这些人性的恶呢?
可见,刚出生的婴儿,天真无邪,纯真自然,是没有俗世所谓的人性善恶的,他们一会哭,一会笑,都是流露出的真性情。
就如国学大师南怀瑾在“人性的基本问题”中所说:人类原始的本性——质——是比较直爽的,我们看一个小孩子所表露的动作,纵然打破了东西,做错了事,他那个样子都蛮可爱的,因为他没有加上后天的颜色,还是人性的本质。
老子在《道德经》经常用婴儿来形容“大道”,因为婴儿像道一样纯真、自然。
第十章,他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二十章,他又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八章,他又说: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人之初,既不是孟子所说的“性本善”,也不是荀子所说“性本恶”。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一个接近于“大道”的婴儿,而是要从人生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人性的发展。
人之初,每个人都像一张白纸,不善也不恶,充满了无限可能,只是随之时间的积累,周围环境的影响,慢慢感染上了人性的善或恶,内心也生出了善与恶。
如老子第二章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善与恶,都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人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被社会大染缸染色,不忘初心,便可方得始终。于是,我们也经常把这种人称作为“得道之人”。
所以说,我们如何得道?像婴儿那样就可以了。朋友们,您觉得呢?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