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作家》王政:陈忠实先生那张脸

  陈忠实先生永远的走了,除了留下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为代表的煌煌数百万字精神遗产,再就是人们无限的悲伤和遗憾。对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而言,留下的除了读得不多的先生的作品,还有他那张写满沧桑的脸庞刻印在我心里。

第一次看到先生的脸大约就是《白鹿原》问世的时候。之前也听说过先生的大名,在《延河》杂志上看过先生的小说,但对先生的尊容没有印象。《白鹿原》问世后,和贾平凹的《废都》、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等五部长篇小说,在文坛上被誉为“陕军东征”,各种宣传除了作品的封面和评论文章,新闻报道里也多了作家的照片,我才较多的见到先生的图片形象。

记得第一次看到先生形象的时候,就被那张布满沧桑的脸震撼了。这哪里是一张作家的脸,分明是一位农民的脸。此后,每次在报刊杂志上看到先生的照片,我都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我觉得我不是在看先生那张脸,我是在读先生的脸。先生的作品我读得不多,除了《白鹿原》,读到的大都是散落在报纸上的短文。《白鹿原》也仅仅是风靡的时候读过一遍,单凭自己的浅薄是难以读出这部鸿篇巨制之深层含义的。读报刊上先生的短文,也是囫囵吞枣,粗粗看过,但读先生的脸我觉得越读越有味道。包括先生在内,陕西的著名作家我都无缘面见过,报刊上作家们的照片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字:“土”。这其中,先生布满皱纹且有些瘦削的脸最具代表性。记得在《八里情仇》上见到作者京夫的照片,臃肿的棉袄,也是一脸沧桑。其他几位作家当时的照片记不清了,或者就没有照片,但是之后见过他们的照片,有的也像先生和京夫一样充满乡土味,有的像路遥一样衣着朴素,不修边幅。总的印象就像陕西文学多反映农村生活一样,作家的形象也大多给人老土的感觉。尤其是见到南方作家张贤亮身材修颀,头发光亮,衬衫领带的照片形象后,更觉得陕西作家“土得掉渣”。但是这些“土”作家写出的作品却一点也不“土”,不但受到本土读者热爱,更得到全国乃至国外读者认可。他们就像村子里那些土里土气的父老乡亲一样,很土,但也很亲切,父老乡亲的“土”让我有亲近感,归属感,以先生为代表的作家们的“土”,让我有亲切感,读他们的文字让我心灵得到慰藉,感到安妥。

先生的脸是一块饱经风霜的黄土地。每次端详先生照片中的那张脸,我就在想,那一道道深深浅浅、弯弯曲曲的皱纹里,包含了多少人生沧桑,蕴藏了多少乡村故事、家国情怀?那一道道皱纹让我想起乡村土地上,耕作时翻开的一条条犁沟,想起田野里纵横交错的沟壑和坎梁,它们是播种希望的沃土,是孕育庄稼的温床。而先生布满皱纹的脸也像播种希望的土地一样,孕育的是文学的参天大树,是滋养人类心灵的精神食粮,盛开的是史诗般的美丽画卷。第一次看到先生的脸时,我就感慨先生的脸像沧桑的黄土地,但一直没有写下来。这一次刚刚写出来,就在微信里看到,同样是陕西作家的红柯先生惊闻先生逝世时,也说了先生那张脸就是黄土地一类的话,不仅为我与大作家的感受相同、甚至心有戚戚而感慨,更为先生在岁月沧桑中磨砺出这样一张脸而敬畏、感动。

先生迄今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等30余种作品集。我觉得,这些是先生笔耕不辍给世人留下的有字书。而先生的脸则是一部蕴含深意的无字书。我一度曾为无缘见到现实生活中的先生,不能面对面去深读先生那张富有内涵的脸而遗憾。但是又想,只有面对图片中的先生,我才有机会一遍遍地端详先生的容颜,努力地读懂先生满脸的皱纹里饱含的沧桑和厚重。只有读一读先生脸上这本无字书,再读一读先生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才有可能真正读懂先生的心灵。

  如今,先生永远的去了,先生的书在书橱里、在书桌上,而先生那张熟悉而富有内涵的脸庞,始终留在了我的心里,值得我永远去阅读。

  作者简介:王政,陕西华县人,渭南市作协会员。现在澄城县县委办公室任职。工作之余写作散文、随笔、杂论等,用文字表达人生感悟,抒写生活体味,享受文字带来的心灵愉悦。文章散见于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渭南日报》等省内外报刊。2013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万字个人散文集《浅流漫迹》。

《西北作家》往期链接

张军峰:白鹿原上的麦子黄了

霍忠义:厚道的陈忠实

张    鹰:永远的怀念

王亚凤:休养生息,只待百年——纪念陈忠实先生

王小勃:《白鹿原》曾是老师禁止我们涉猎的“黄书”

王小侠:披露陈忠实过七十岁生日时的难忘情景

投稿须知

稿投:1175314756@qq.com(小说、散文,2000字内);xbzjsg@163.com(诗歌,15-50行内新诗,不刊古体、近体诗和词曲)。要求原创且未在其它微信平台发表过!签约作家注明签约号,将优先审稿和结算。投稿请注明体裁,务必加主编微信(wyku001),方便结算稿酬。投稿后无需催问,10日内未见回复,即可另处!

稿酬:48小时后结算,非签约作家稿酬为打赏额的60%,低于10元不予发放。签约作家优酬发放。

声明:作者自负文责。本刊对稿件可能会做修改后发表,不同意修改请注明!

转载:转载本刊内容,须注明来源于《西北作家》,否则,本刊会依法维权!

(图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

  • 何红雨 | 杜鹃惊啼泣陈公——写在陈忠实先生去世之后

    一半忧伤  一半幸福 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 ...

  • 写在陈忠实逝世5周年之际

    昨天,我看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首都图书馆.中广联阅读委员会和京津冀电台频率联合搞的怀念陈忠实逝世5周年的活动直播,不由的使我想起了五年前我写的一篇悼念陈忠实的文章,今天发表于此. 五年前的早晨7:40左 ...

  • 【阅读悦读·散文】段遥亭《白鹿原上白鹿魂 ——悼念陈忠实先生》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 新疆,乌鲁木齐.2016年4月29日,早晨9:08分. 和往日一样,照例做好早餐以后,我正坐在窗前翻阅书报时,收到西安一位亲友发来的微信:"今 ...

  • 西北作家 || 王铁梅:皋 兰 山 情 怀

    皋 兰 山 情 怀 王铁梅 第一次来兰州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无意中推开窗夜望皋兰山,竟把山上的灯光当作了星光.远远望去,就那么十几颗"星星",在山腰,在山顶,闪闪烁烁,让人浮想联翩: ...

  • 西北作家 || 王皓月:无 言

    无      言 王皓月 我从小就是一个话多的人.咿呀学语时,我妈发现我的舌根线比一般的孩子要长,牢牢地牵住了舌头,让它不能自如地伸展在唇外.所以,我的发音是典型的"大舌头".为这 ...

  • 西北作家 || 王小勃:分离(小说)

    分离 文/王小勃 分离是痛苦的,是揪心的,因为承载了太多的不舍和担忧.可是,我却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一次不同凡响的分离. 我以前在殡仪馆做过理容师,说简单点就是给逝者化妆,让他们体面地离开人世.说实话,刚 ...

  • 西北作家 || 王科:初见(组诗)

    初见(组诗) 文图/王科 初见 那个阳光正好的中午 书摊凌乱在人来人往的边上 一朵花藏在上衣口袋 还想着要撞见什么样子 清冷的墙角 阳光还在一步之外 轻起的风盘旋过来 两个跌撞一起的影子 南辕北辙只是 ...

  • 西北作家 || 王 炜:鹦鹉洲上无“玉人”

    原刊<西安日报>(2018年8月30日) 鹦鹉洲上无"玉人" 王炜 张说是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鹦鹉洲上无"玉人",这是张说在定昆池鹦鹉洲的& ...

  • 西北作家 || 王利群:读 海

    读     海 文/王利群 今夏转道北海,就住在银滩,距海边不过200多米. 这次没有急着去看海.因前几年随团到过大连.秦皇岛.北戴河.青岛.海南岛,觉得哪儿的海也许都面孔相似.所以先去老街与侨港风情 ...

  • 西北作家 || 王金杰:菩提(外二首)

    诗三首 王金杰 菩 提 一具人像 一株菩提 烦恼从脚下滋生 遮天蔽日 体内空空如也 果实飘坠流蜜 菩提树撑起一片天 恒河经久不息地吟诵 玄奘吃尽苦头尝到甜头 大雁塔飞翔着醒悟的大雁 时光蛛网锈蚀了钟声 ...

  • 西北作家 || 王军乐:两个故乡

    两个故乡 文/王军乐 那天去战友家赴约,坐定而茶未端起.战友儿子的儿子跑到战友儿子前,"爸爸,窟.窖.穴各是什么呀?"问得极有童话味道.孩子好学事大呀,爸爸极速地从沙发上拿起了手机 ...

  • 西北作家 || 王铁梅:桃花情结

    桃  花  情  结 王铁梅 喜欢桃花是从年少时开始的.那时候,去过的景区见过的花景甚少,所以,第一次在故乡--红古川见到成片的桃花景象时,便被那粉色的花海所吸引. 离乡这些年,每每遇到与桃花有关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