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她有美且永远美丽的姿态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伊阿宋与美狄亚》

在古希腊人眼中,诸神和英雄们聪明而勇敢,却并非道德的楷模。从他们身上往往看到的,不是崇高的神性,而是复杂的人性。剧作家们塑造起戏剧人物时也是毫不手软,将人的命运与自我的彰示挥洒自如。

一段关系中,美丽的开始,不一定有美丽的结局。美狄亚和伊阿宋的这场爱情故事最终就是以悲剧收尾。欧里庇得斯用深刻而又痛苦的悲剧来凝视人生,充斥着对人类关系的思考。

从未平衡的天平

美狄亚生于科尔喀斯,有着“暴戾的脾气”、“压抑不住的灵魂”、“凶猛傲慢且仇恨的性情”,这种与生俱来天的秉性,注定她对待感情会有不一般的执着与极端。她美艳、高傲和不计后果,她用权力、兄弟与祖国换来了一个异乡人——伊阿宋。
他们相识的伊始,源于金羊毛,前者对后者一见钟情,后者更把前者当成需求品。意味着,这段爱情从一开始双方的关注视角就不同,但美狄亚逃避并忽视了他们之间的问题,被爱驱使着,成为誓言的附庸品。
她从逃离故土的时刻,就把伊阿宋视为自己对未来终极的期待与幻想。但对方并不完全用以同等的眼光凝视她,伊阿宋从始至终相较她而言都更为克制,爱情更像是既得利益满足后的附赠品。

乔瓦尼·巴蒂斯塔·克罗萨托《伊阿宋和美狄亚》

她不顾一切,把自己对于爱和美好的想象都投射和寄托在伊阿宋身上,所以显得单纯,也更容易受伤害。
究其根本,这段关系的开始,两人就处于不对等的位置。美狄亚沉浸在为心上人不顾一切时,没有考虑过对方是否能够交付同样的疯狂和冲动。
美狄亚的认知并非个例,也正因人们往往忽视了情感里双方的交付程度,才没有觉察到爱的本质就是不对等。实际上,在亲密关系建立之初,那一座关于爱的天平就早已倾斜了。
美狄亚不可避免地走入了未知且不可回头的未来,为以后的悲剧埋下注脚。

爱与恨的互文

在科任托斯的前十年,美狄亚与伊阿宋度过了一段美好且幸福的时光。在此期间,还孕育了两个儿子。
伊阿宋对克瑞翁女儿的移情别恋,如同在她日渐趋于平稳的生活掷入大石,她的恨意从疯狂的爱意和自我怀疑里滋生出来
爱的维系不仅需要眼里常有对方,还需要真诚、勇气和信赖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使其长足发展。相反的是,二人缺乏沟通、理解,只一味按照主观臆想进行单方面观点输出,不免会成为一场灾祸。美狄亚与伊阿宋的悲剧正是这样不恰当相处模式的后果。
美狄亚毫无畏惧地迎上去,她以一种甜美的声音祈求神祗中最有神奇威力的睡神斯拉芙,为她呼唤恶龙入睡。同时,又请求伟大的地狱女神,赐福给她,帮助她实现自己的计划。

因此,当伊阿宋的目光已经偏离原本的爱情和婚姻时,他们原本的裂隙愈加撕扯,美狄亚的嫉妒就是必然的,悲剧也是必然的。

当她营造出来的爱情幻想,被轻易打碎时,伊阿宋对待婚姻关系的态度也彻底浮出水面:“你得到了爱,是爱促使你做出这一切的,不是我的错,所以我没有罪,愿人类有旁的方法生育,那么,女人就可以不存在,没了爱,男人也就不至于受到痛苦。”

美狄亚和伊阿宋的本性都没有改变,前者始终将爱情至上,后者则是更注重把握眼前利益,可是他们在面对生活的重大变故时依然各自为营,不关注对方所思所想。这导致不平等的爱外在是枯萎,内里是相互不理解。失衡的亲密关系,会先让不愿妥协让步的那方受创。

他另结新欢,是“为了孩子的地位和将来,用孩子来说服一个母亲。”此番对美狄亚灌输的婚恋观念,使她对为爱生育的自己滋生出厌弃感,成为杀子埋下伏笔

美狄亚以疯狂的爱,衍生出疯狂的恨。这种强烈的情感与爱欲的交织,使其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爆发中疯狂。

要么爱,要么死

为了捍卫女儿的婚姻,国王克瑞翁下令将美狄亚及其孩子驱逐出境,此时面临被抛弃命运的美狄亚已经没有其他能够支撑的东西,她悲叹道:“我没有母亲、弟兄、亲戚,不能逃出这灾难,到别处去停泊。”

她不妥协伊阿宋的说辞,在自己的生活备受摧残后。先是设计毒死了伊阿宋的新娘公主格劳克,以及科任托斯国王克瑞翁,最后还亲手杀死了自己亲生的两个未成年儿子。

她徘徊过、挣扎过,内心充满着矛盾冲突。

“唉!唉!我的孩子,你们为什么拿这样的眼睛望着我——看见他们这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软了,我得把我的孩儿带出去”;“我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我想饶了我的仇人,反招受他们的嘲笑吗?”;“我的心啊,快坚强起来!为什么还要迟疑,不去做这可怕的、必须做的坏事!”

这些时刻里她充满了母性、人性和理性的矛盾。

范·鲁厄《伊阿宋和美狄亚》,1759,描绘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之妻美狄亚因丈夫的背叛而怒火中烧。

最终她经历痛苦与挣扎,还是把自己生下养大的儿子杀死。她情绪崩溃的驱动力在于终于觉察到此前的自己沉浸于爱情里浑然忘我,而自己引以为傲的付出却只是对方眼里女性生育的使命。

杀子不单是爱情幻灭时极端疯狂的体现,也是自毁式的拯救。一方面展现了她自身对生命的理解和极度渴望的姿态,另一方面她通过对作为生育工具自己的扼杀,仿佛又重新回到那个全新且包含尊严的生命个体。

雅思贝尔斯曾言:“希腊悲剧是人类为认识神祗,寻求生存意义和正义性质而进行的半仪式化的绝望的奋斗行为”。美狄亚在长期的混沌不自知状态下通过前后数次的杀戮更加接近本真的生命个体,杀子是献祭环节不可缺少的流程。她惩罚了伊阿宋,使自我的形象得以重建和丰盈。

她的美在于不设防线

故事的结尾,美狄亚驾着龙车离开了她用尽一切手段复仇的土地,拖着已然虚无的身体和空虚的“自我”再次踏往异乡。

如果命运是个巨大的车轮,所有事物都在被辗平的路上等待,那她所做的就是:先毁灭这一切,然后“恢复”平静,仅留下车辙。

美狄亚以哀伤的神情凝视着自己的孩子,内心充满着矛盾和痛苦。

美狄亚的故事也是我们已知范围内,文学史上比较集中、浓烈且强有力表现情感与自我的冲突和对决的“先锋”之作,具有开创意义。

对于美狄亚而言,上天给予她过人的聪慧和勇气,也给了她不幸的命运。她的聪慧勇敢让她惩罚了背叛者,使她成为了杀子惩夫的强者。在人们心中,受痛苦的往往是弱者,也导致一个看似有力量的人所受的痛苦更不被人所理解。事情发生时,有控诉和指责,却没有理解和考量。

她不仅要承受背叛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痛苦。在内里自我的连续撕扯下,外界的声音越响亮,反抗的姿态也就更坚决

诚然,在传统道德层面,她弑兄杀子,心狠手辣,是个十足的恶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却比任何人都要真诚和不设防。她个性鲜明、聪明且极富叛逆精神,敢于表达自我,作为悲剧主体始终呈现出爱恨的真实生存姿态,不正是自我生命的诠释和体现吗?

如今,我们重温《美狄亚》也是为了与自己对话,从中生命力量的彰显中回顾人类最普遍的情感悲剧。关于爱恨与自我的话题,欧里庇得斯已经回答完毕,他以戏剧的眼光注入对人性的理解,将善恶两性,生存与命运,赠予与剥夺,奉献与自毁相贯通。而悲剧的冲突和激荡永不过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