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情感暴力”:忍着不哭比大吼大叫,更让人心疼

作者 | 娇云

孩子忍住不哭的样子,

有多让人心疼?

网上一个视频里,

一位三、四岁的孩子两眼噙满泪水,

嘴角不住地打撇,

想哭却又不敢哭的样子,太可怜了。

就在刚刚,他被爸爸训了。

原来,孩子想坐电动小汽车,

却遭到了爸爸的拒绝,

于是一路哭闹着上了车。

见劝说无效,

爸爸拉下脸威胁道:

“再这样就马上回家,哪都不去玩了!”

听到不能继续外出玩耍,

孩子很快停止了哭闹,

只留下不争气的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

孩子的哭闹让父母感到麻烦,

于是下意识抛出威胁加以阻止,

这倒也很管用。

然而,孩子却强压着情绪,满心恐惧。

时间一长,难保孩子不憋出问题。

被威胁大的孩子,或更没出息?

综艺《老师请回答》里,

10岁的柴思而当众控诉妈妈。

柴思而每天除了要写学校的作业,

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经常写到深夜12点甚至更晚。

有时作业量实在太大,

柴思而熬不住就提前睡了。

妈妈下班后见孩子作业没完成,

就会火冒三丈,甚至好几次,

手拿菜刀跪在孩子面前,威胁道:

“你再这样,就拿刀杀了我得了……。”

面对妈妈的行为,

孩子感到很害怕,

又不知该怎样办,

只好乖乖起来补作业。

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

一旦没有达到要求,

就以如此过激的方式威胁,

孩子虽然照要求完成了作业,

但心灵却蒙上了一层阴影

孩子内心只有恐惧、不被理解的委屈、以及被强迫的痛苦。

一位老师,

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放学很久了,

班上的一个孩子还孤零零地在教室里写作业。

问他为啥不回家,

孩子满脸委屈地说:

“妈妈说,下次考差了,就别回家……”

说着眼泪就啪嗒啪嗒掉了下来。

老师联系上了孩子妈妈,

但妈妈并没感觉不妥,

表示不过想吓唬他,督促他用功学习。

她不知道的是,

孩子早把这话当了真。

当孩子看到试卷上的成绩,

他第一反应不是“我都错哪了”,

而是“我完了,回不了家了”,

于是,忍着委屈,硬着头皮一直坐在教室里。

所幸孩子选择呆在学校,

如果到外游荡,难保不遇危险。

孩子最怕被遗弃,

而父母却抓住这个弱点,

偏以不准回家威胁他,

孩子哪来消除恐惧的能力,

而整天都会过得战战兢兢。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M·斯科特·派克说,

父母的威胁会让孩子非常恐惧,

而它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他们认为世界很不安全,

所以会透支未来的满足和快乐,

不愿意推迟满足,先苦后甜,

因此变得目光短浅。

威胁让孩子感到不安,

促使他整天想的都是如何保护自己,

没有余力发展内在潜力。

而因为太需要安全感,

孩子就会害怕面对挑战,

尝试新事物,失去探索未来的勇气和能力,

最终,故步自封,难得有所出息。

威胁一点点磨灭孩子生命的活力,

而它往往来自父母的掌控。

想掌控,所以威胁

“不好好上课,

就给我滚出去,找你爸去!”

妈妈一句威胁,

10岁男孩穿着睡衣就出了门,

独自来到南京车站买票,欲往温州找爸爸。

而妈妈如此待孩子已不是头一次。

孩子在家上网课,

妈妈见他上课不认真,

对游戏倒是很上心,多次责备,

甚至打骂都没见改正,

于是冲他吼:“你这样的孩子谁敢要,给我滚……”。

好几次,

孩子被赶出家门在小区里晃荡,

又被保安送了回来。

而这次,妈妈竟要胁让他上外地找爸爸。

妈妈以“不要他”来胁迫孩子放弃玩游戏,

专心学习,

一次又一次,

孩子的行为却不见改变,

妈妈没想过转换教育方式,

反而变本加厉,

这又何尝不是失去对孩子掌控的恼怒。

《超级育儿师》里,

李卓卿从小在妈妈的威胁中长大。

妈妈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

如果写作业不认真,或者成绩退步,

妈妈就会以哭、跳楼,

甚至跟爸爸离婚来威胁她。

刚开始,孩子还会感到害怕,

慢慢却发现妈妈只说不做,

对她的行为也越来越厌倦,

甚至跟妈妈对打。

想让孩子不留余力地学习,

妈妈竟以引发孩子内疚、担心的方式来胁迫。

表面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实际是强迫孩子听从自己。

这不但让父母失去了该有的威信,

也让孩子倍受折磨。

心理学医师苏珊·福沃德说,

威胁者要求的是一边倒的关系,

“不听话就给我滚”是他们的座右铭。

威胁是父母宣示自己的主权,

是要求对方改变行为来满足自己,

这本质上是一种掌控,

最终导致孩子心理上的虚弱、畏缩。

而一个内心强大,生命力旺盛的孩子,

是在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中成长起来的。

理解和尊重,才能让孩子向好成长

理解和尊重,

是给予孩子心理成长的空间,

它能帮孩子阻挡影响心灵成长的阴霾,

让生命向阳明亮。

首先,以尊重代替掌控。

尊重,是父母放下权威,

不强求孩子服从自己,

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相处。

如何做到让孩子与自己平等?

就是父母能做的事、

可以有的情绪感受,

也要给孩子权利去做。

比如,

父母小时候也有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

也要想到给孩子选择兴趣的权利。

父母对食物和穿着有自己的偏好,

孩子也可以选择吃或不吃、穿或不穿。

父母能生气,伤心,流泪,

孩子同样也能有生气、发脾气、哭泣的权利。

避免把已所欲或己所不欲的强加给孩子,

尊重孩子的意愿,

以他的感受为主,

逐步放手让孩子做选择,

并让他承担其自然后果,

而父母要做的,只是引导他做正确的选择。

如此,父母才能学会放下权威,

给孩子尊重而非掌控。

其次,学习“非暴力沟通”。

如果说威胁是强迫对方认同,

而非暴力沟通则是达成双赢。

它能满足双方的感受和意愿,

促进更融洽的亲子关系。

非暴力沟通遵循四步:

描述事实,感受情绪、

表达需求和请求、

同时聆听对方的需求,

最后达成共识。

这一点,刘璇的老公,演奏家王弢可谓榜样。

王弢和儿子雄赳赳在餐厅待餐,

不远的餐桌旁,

两个女生正吃着东西,

雄纠纠突然恶狠狠地朝她们尖声咆哮,

女生一时被惊到,循声望了过来。

王弢察觉到儿子行为的不妥,

赶紧朝两个女生摆手致歉。

等他回过头来,也并没有训斥儿子,

而是低声询问:“你干什么呀?”

接着把儿子抱在腿上,

看着他的眼睛,

又把刚刚的事情陈述了一次:

“我问你,你刚刚为什么对别人尖叫呀?”

赳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

见孩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王弢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这样会吓到别人,别人就不会欢迎你了,知道吗?”

赳赳点点头,

意识到自己错误说:

“知道了……爸爸,对不起!”

面对孩子错误的行为,

王弢先是平静地陈述事实,

然后询问这样做的原因,

等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后,

王弢接着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事情的对与错就在平和的沟通中清晰起来,

孩子很快就接受了爸爸的指正。

非暴力沟通是专注事实,

让双方都有表达需求和感受的机会,

从而各取所需,并达成一致,

最终顺利解决问题。

最后,照顾好内心,才能平和对待孩子。

威胁让孩子感到恐惧,

这往往是父母内心恐惧的投射。

因此,先照顾内心,

消除内在的不安和恐惧,

才能对孩子平和以待。

朋友在她的育儿笔记中,

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全职在家带孩子多年,

有段时间却莫名地焦虑,

她害怕付出多年的辛苦,

而孩子却没考上理想的大学。

她开始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

但这密不透风的督促,

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抵触和顶嘴,她十分窝火。

生气之下,

她口不择言地恐吓、威胁孩子,

甚至丈夫也成了她的出气筒,

家庭气氛也变得很紧张。

后来,她跟丈夫谈了一次,

而丈夫的一句话: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你有自己的人生”,

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于是,她试着信任孩子,

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自己身上,

她跑步健身、养花草、冥想、做喜欢做的事。

慢慢地,

她内心变得踏实,

有安全感,

对孩子的态度也更平和。

而没了威胁和强迫,孩子反而更愿意接受意见。

父母内心富足,

就不会以掌控孩子来获得安全感,

也才有给予爱和尊重的能力。

心理情感专家方聆说:

“在童年时为孩子的内心输入正能量,

在以后的人生中他才能随时提取以应对人生复杂的局面。

如果父母为他的内心输入的是负能量,

他也只有负能量可以输出。”

父母给予孩子爱与尊重,

他生命就能生长出更多的正能量。

而一贯的爱和尊重,

让孩子弱小的心灵充满安定,

并在内心筑起属于自己的安全岛,

让他在遇到挫折时,有路可退,并能很快振作。

养孩子莫过于此,

培养强大的内心,胜过表面的好行为;

给予内在的正能量,强过让孩子听话。

如此,孩子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

走向成熟和强大。

——End——

作者:娇云,以文字疗己悦人。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