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必须为孩子们“结伴同学”创造条件
育邻梦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群体,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实现全球跨地域、跨种族进行劳动分工协作的群体。所以,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找寻到与自己情投意合的陪伴,这些陪伴可能是同学、亲人和亲朋。但是,生活中绝对没有谁能够承受住长时间的孤独。
教育的本质工作应该是辅助每个人从出生之时的“小我”向人类群体性“我们”中的一员过度,简单的讲就是教育应该辅助人们融入更大的人类群体生活。然而,事事争先、样样争优、学习争第一......现代学校和家庭教育在赋予每个孩子最强智慧能力居功至伟同时也让越来越多人在学习成才路上变成“孤家寡人”,人类教育工作发展至今也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教育越发达地区的人均孤独感或者精神疾病率越高。那么,作为辅助孩子们学习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教育工作应该向何方向革新以摆脱孩子们的成长孤独难题呢?
成长进步就是相互点赞
创造更多、更好的群体性学习成长环境
社会文明进步、城镇化、优生优育、教育成本增加等诸多因素让单个家庭养育孩子的数量持续减少【民政部近期公布2019年人口出生率已降至10.48‰】,越来越多孩子的童年只能在家长陪伴下学习成长,那些被称为“青梅竹马”或“两小无猜”的童年小伙伴儿与孩子们渐行渐远。当前,孩子除了在学校有同学为伴,走出学校之后孤单的童年背影越来越普遍。
课堂被要求独自好好学习,课后同样被要求继续个人好好学习,如今的童年越发成为“孤单”的代名词,公园里、马路边再难见到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但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却并不来自玩具之类无生命气息的物质,孩子们的快乐同样来自被陪伴,只要有同伴儿即使没有任何玩具、仅仅是追逐也能差生无穷尽的快乐。
分工协作是人类社会最进化发展旅程中最基本的动力源泉,因此人类社会之中才有了农业、渔业、工业和教育。教育工作本质上就是为给每个孩子营造更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习成长有专业的学习场所、有专职的教辅老师、有随时可一较成长高下的同龄小伙伴儿。但是,目前教育工作进化尚需继续完善,比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假期空挡,很多孩子走出校园之后就会顿感无助。因为,走出校园学习成长就没了伴儿、就失去了引导。所以,教育工作亟需亟需进化,亟需创造更多、更好的课后群体性学习成长环境,以真正解决家庭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综合“后顾之忧”。
展示自我是学习成长最快捷的途径
提供更多互助、展示机会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类是聚居、群体性高等级智慧型动物,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模仿、借鉴同伴成熟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很多社会生活经验都来自无意间的模仿,比如孩子所讲“母语”源自父母不厌其烦的在幼儿身边“唠叨”【孩子的口音时常随家长,比如口吃、声调】、孩子的饮食习惯就是家庭日常生活习惯、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多承袭父母......所以,有人说人类遗传分两部分:其一,是塑造身形的自然生理基因遗传;其二,便是家庭习俗与社会人文遗传。
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获得来自他人的帮助才能存活,比如没有人在幼年时期需要获得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中年需要获得工作领导的提携、身居高位之后需要同时帮衬......相对应,任何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并不由其自身决定,决定一个人社会价值高低的关键在于他能够帮助多少人、能够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所以,任何一个人都有助人为乐之善心,孩子都知道要尽自己所能照顾弟弟或者妹妹。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会少去很多乐趣。人只有融入群体才会产生喜、怒、哀、乐等综合情感,也只有融入群体才能体会到幸福生活的乐趣。当然,每个的成长进步也必离不开与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与在同伴交往中展示自己,现成熟的互助与展示体系就是学校教育,比如节日文艺汇演、各种学习成长比赛等等。
相互比拼是学习成长的必需品
人类结伴才能行稳致远
人是群居性生命体,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得到来自同伴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尽力用自身能力去帮助同伴。很久以前,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弱小的动物绝对不能单独存活。就人类身体而言,不具备单独生活的强大能力,人类的躯体相对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人类只能对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无力的反抗。因此,人们需要做出各种努力,寻求各方帮助,才得以获得在地球上的存活优势。想象一下,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没有任何工具。那么,你面临的危险处境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艰难。
人类学习成长是一场没有统一起点、目标点和终点的接力马拉松,每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就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学习成长的起点,之后在父母的辅助、伴跑下继续前行......学习成长最重要的时刻就是在适宜的时机加入某个新的社会圈层、找寻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伴侣或者是挚友】。个人学习成长最大的动力就是从生命伊始的小我融入到人类社会之中成为我们,也就是通过后天模仿借鉴某个圈层并最终成为这个圈层中的一员。
成长快乐源自有同伴作陪
接受被帮助是人类生命茁壮成长的源泉,个体生命只有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快速长大成年,每个人成年之后也必须在同伴的协作下才能实现茁壮成长。然而,每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任何技能都不会“从天而降”,社会交往技能也只有从童年阶段就开始融入群体才能练到“炉火纯青”。所以,社会必须为孩子们“结伴同学”创造条件。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