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爱你没“熵”量
恩典,爱你没“熵”量
——共读《少有人走的路》P235-P253
文 | 徐燕
一看“恩典”这个词,我们很容易跟“上帝的宠儿”、“幸运女神”等联系在一起。的确,恩典会给人一种庄严又喜悦的感觉。然而,当我读完本章,才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亲近恩典、得到恩典的惠顾,否则怎么会有“接纳恩典”的说法呢?
在作者看来,恩典是一种力量,它们的根源位于意识和主观意识之外,比如梦境、同步原理和奇迹般的好运,因此也容易被现代人界定为“伪科学”,但是有时候恩典毫无征兆地突然降临了,你却无法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它。
它的神秘,让很多人从理念层面就拒绝承认恩典的存在,因此“接纳恩典”就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彻底弄清楚恩典何去何从,我决定从了解“熵”入手,这于我而言又是一个新的概念,可是与恩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熵”实际上是一个热力学概念。A.Einstein曾把熵理论在科学中的地位概述为“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查尔斯.珀西.斯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这样说:“一位对热力学一无所知的人文学者和一位对莎士比亚一无所知的科学家同样糟糕。”
“熵”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过程。以我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熵是一种衡量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单位,是混乱的另一种说法,有“熵增”也有“熵减”说法。
按照这一法则,照此长期发展下去,宇宙的秩序必然处于持续不断的崩解之中。然而,生物进化的过程,从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到鱼类、鸟类再到人类,进化的力量与熵的力量完全相反——这不得不令人哑然,为什么会这样?
这一现象激起了我强大的好奇心。
于是我对“熵”刨根究底,想要弄明白它到底存在哪些成分,最终让我挖到了隐藏得极深的一个元素——懒惰。懒惰兴风作浪,熵的力量有增无减。懒惰,是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的障碍,是人生中最可怕的消极力量,是爱的对立面,是“佛系”、“躺平”等网络热词的内核,是推动“熵”发展的最大主力。说白了,只要克服了懒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只要克服了懒惰,“熵”的力量就大大减少;只要克服了懒惰,就能得到恩典的惠顾。
撬动懒惰,就能撬动整个人生。
作者不止一次地强调:“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但遗憾的是,我们却习惯于保持原状,热衷于使用陈旧的地图与陈旧的方法;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遍布。”
懒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懒惰在诸如“躺平”“佛系”等包装下变得合情合理,以至于我们被迷惑得七晕八素的。我曾经有段时间非常抵触评先评优,因为准备材料是一个相当艰苦、磨炼意志的过程。为了逃避痛苦,我选择放弃评选,还美其名曰“淡泊名利”,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懒惰的体现。有时候我们聚在一起谈谈对某人的看法,如果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佛系”,千万不要自鸣得意,所有人心知肚明所指的真实意思,只是换了一个你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而已。
抵制新事物,是懒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当“学习共同体”最初被引入学校的时候,很多老师采用的是观望态度,包括我。传统的课堂模式被彻底颠覆,赖以生存的技能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我变得不知所措。强大的惯性发挥作用,迟迟没有在课堂上落实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内心经受莫名的恐惧,而恐惧的实质正是懒惰。
“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能觉察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作者如是告诫我们。在追求心智成熟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和善于伪装的各路懒惰大神过招,见招拆招,方能拥抱恩典。
战胜懒惰,克服懒惰,让人生充满意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