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三点工作法”顽疾需痛下猛药
时下,一种所谓“三点工作法”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正在萌生,即“挖空心思找亮点、左支右吾藏弱点、人浮于事拼绩点”。
“虚”字当头、“空”字挂帅,是基层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三点工作法”的形式主义,捞政绩、混荣誉、图名利,不仅给基层“添堵”,更污染了奋斗精神,带偏了实干节奏,其危害不容小觑。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决遏制形式主义,取得阶段性效果。一些地方以评价考核压实干部责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过,一种所谓“三点工作法”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正在萌生,成为应付考核,“以空对空”的新形式。
所谓的“三点工作法”,不仅能在各类检查考核中蒙混过关,更能在领导面前制造一种改革创新、亮点突出,业绩出色的假象,妄图在领导心中留下“好印象”,增加“印象分”。然而,再精致的形式主义也不过是“伪实干”“虚政绩”,实乃谄媚,是典型的作风病“现形记”。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纵观“三点工作法”的“假把式”背后,是考核检查重形式、轻实质的形式主义埋下的根。个别检查考核满足于查资料、听汇报、看现场等考核检查“三步曲”,习惯于听经验交流、亮点特色汇报等“表面功夫”,不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不接触群众了解实际,让“移花接木”的“经验秀”“偷梁换柱”的“亮点秀”等形式主义“粉墨登场”,成为了新一轮形式主义“变种”。
“治顽疾还需下猛药”,根治“三点工作法”,重在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要务实高效、以身作则,不“作秀”,不做“看秀人”,落实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调研不打招呼,考核不走过场,监督不搞形式。同时,要深入基层知实情,深入群众办实事,深入调研出实招,深入推进求实效。更要重用实干者,高剑弄虚作假者,让形式主义“戏精”没有舞台,更没有市场。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三点工作法”等形式主义“变种”,值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引以为戒。根除“三点工作法”的歪风,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体制、动态跟踪的管理机制、阳光透明的监督机制,将工作进度、举措、成效进行公开晾晒,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揭开“面纱”,挤出“水分”。唯此,才能倒逼干部摒弃“官念”,抛却“杂念”,俯下身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让群众真正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