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虽在夏朝统治期间,我国尚未进入到封建社会发展阶段内,但不可否认,夏朝的诞生已然成为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变革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纵观世界可知,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人类之瑰宝文化,我国历史研究事业得以受到全球瞩目。在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想必大家都会认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虽在夏朝统治期间,我国尚未进入到封建社会发展阶段内,但不可否认,夏朝的诞生已然成为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变革。
大图模式可在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研究事业后便会发现,许多国外的历史专家均不愿承认中国夏朝的存在。相比其他朝代,夏朝并无确切的出土史料,若将夏朝看作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显然有失妥当。然而,当一份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后,一个关于甲骨文的百年谜团被成功解开,这位专家则表示,当其真正破译这段时期的甲骨文后,方才得知为何夏朝从未出现于史料中。这一战国竹简究竟是何来历?在这份竹简中,又有着哪些关于夏朝的内容呢?
大图模式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几千年前的社会中,受思想水平的限制,我国并未形成完整的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关于那段时期的历史资料记载,自然有所欠缺。在我国相关历史资料中曾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王朝,可在其他国家历史学家对我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却认为,夏朝的存在并非确切事实,毕竟此前考古事业发展进程中,我国从未出土过有关夏朝的文字史料。
大图模式相关史料中曾表示,夏朝以图腾作为国号,在夏朝统治期间,我国社会内有着十余个不同的部落,每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中,皆有着“夏”字作为标志。可在相关历史学家对后世的史料记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却发现,“夏”这个国号,并未确切地存在于出土资料当中。尽管如此,我国专家仍坚称夏朝存在具有真实性,而在一位清华教授对战国竹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方才破一百年甲骨文谜团,并成功找到有关夏朝的痕迹。
大图模式这位清华大学的教授名为李学勤,在其日常研究的过程中,始终专注于战国时期的甲骨文竹简,作为我国历史学界内的权威性人物,李学勤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许多人的肯定。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下,李学勤教授拿到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文物,在这批竹简中,有着《尹诰》、《尹至》两篇文章。对这两篇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李学勤教授发现,文章内曾反复出现“西邑”这两个字。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分析便可发现,夏朝时期的国家都曾被称为西邑夏,基于这一原因,李学勤教授则推断“西邑”所指的便是历史上的夏朝。
大图模式之所以李学勤教授会做出这种论断,与我国古代社会的史料记载习惯有着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古代社会中的历史资料便可发现,当一个王朝覆灭后,新出现的王朝便会对此前的王朝进行记录。记录前朝的过程中,新任统治者均会有着一定的避讳,毕竟古代社会的统治者对权力极为看重,凡是与前朝有关之时,皆会小心谨慎的记载,避免对现有统治造成威胁。
大图模式基于这一原因,李学勤教授便判定,在商朝统治者对夏朝历史进行记录过程中,出于避讳的需要,并未将夏朝的国号完全记录于史书中,这也使得后世在对商朝历史资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未能找到有关夏朝确切存在的痕迹。其实,在我国考古事业发展进程中,二里头遗址的出现,已然向世人证明夏朝极有可能存在,可受商朝史实资料的影响,我国专家并不能够将二里头遗址,直接判定为夏朝文化的代表。
大图模式此外,在对甲骨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李学勤教授表示,商朝时期历史记录的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祭祀及战争上,有关前朝的记录自然不会太多。由于甲骨文资料的出土数量较少,出现缺失也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基于这一原因,李学勤教授成功解开有关甲骨文中未能记载夏朝的百年谜团,而后感叹,难怪夏朝找不到。
大图模式结语从相关专家关于这两份竹简的研究当中能感受到,虽在此前历史研究的进程当中,部分朝代的史实资料未能得到确定,但随着有关专家的不断努力,现如今,我国考古事业得以持续发展,许多此前存在的历史研究空白,均得以有效填补。相信在未来考古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基于专家们的不断努力,考古研究中的诸多空白终将得以成功填补,而我国历史必将瞩目世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参考资料:《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南宋《六书故》:夏,舞也,象舞者手容,足容;夏字的金文,像一个手足俱全的人,与像一个四肢大张的人形的“大”字构意是相同的,所以“夏”有“大”的意思。古代中国人自称民族为“夏”,取的就是“大”义;在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夏声,古代中国地区的民间音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此之谓夏声” 附注:“与诸夏同风”等等。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只有禹治水的事迹,而没有出现过“大禹治水”的原文原词,近现代甚至把“大禹治水”归类于中国的上古神话传说故事。全国各地充斥着附会的、脱离实际的、超出远古生产力水平的大禹治水遗迹,也使得大禹治水这一促使夏王朝建立、夏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史实,变得不可思议,充满神话色彩。那么今天“大禹治水”故事广为流传,而史料典籍却并不见“大禹治水”词语的出现,具体原委究竟是什么呢?这与历史认知的“夏,大也”有必然关系吗?“夏,大也”所包含的对中华远古历史、文化、民俗认知,透露的历史渊源,与中华文明发源地的中华文化历史信息有哪些吻合点,为我们破解中华文化渊源提供帮助?在笔者对夏王朝、夏文化的研究中,遍寻文献典籍也没有发现“大禹治水”的古典文献记载,但“大禹治水”的故事却广为流传,是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共同认知。当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在文献典籍与现实中寻找不到清晰的踪迹时,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辩学派由此创立了中华上古历史的累层叠加学术,质疑中华上古历史的真实性与原始传承性。虽然在古典文献中没有“大禹治水”的原始记载,但笔者却在一个地方志中寻找到了“大禹治水”故事的原始来源——夏禹治水,为我们破解“大禹治水”的实际发生地、夏王朝的诞生地、夏文化的形成地,提供了有力文献证据与具体地理位置。淮河涂山旧志云“古为涂山氏国,夏禹治水娶涂山氏”“图经云:平阿山东有荆涂二山,相为一脉,而水绕荆山之右,禹凿为二以通之,今两崖之间凿痕犹存”。如果我们结果古代夏文化研究成果“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在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古代中国人自称民族为夏,取的就是“大”义”等等,我们就会明白“大禹治水”正是来自于淮河涂山地方志中记载的“夏禹治水”,“夏禹治水”正是不见古代典籍记载的“大禹治水”词语的来源。夏=大=大义=崇高,大禹治水的奉献精神就此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夏王朝与夏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也许有人对“大禹治水”来源于“夏禹治水”的地方志记载,持怀疑态度,所谓孤证不立。那么,古代的其他夏文化研究成果,从另一角度同样可以证实淮河涂山与“夏禹治水”的真实性、可靠性。在淮河涂山地区流传数千年的淮河民间歌舞——花鼓灯歌舞,其舞蹈动作正是古文“夏”的形象刻画,这在笔者的前期文章中已有过详细论证。“夏,舞也,象舞者手容,足容”“夏声,古代中国地区的民间音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此之谓夏声” 附注:“与诸夏同风””等古代研究成果,同样与淮河花鼓灯所包含的舞蹈、歌舞、音乐等文化特征完全吻合,是夏王朝、夏文化产生于淮河涂山地区的真实而具体证据。如果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证实夏王朝、夏文化来源于淮河涂山地区,大与夏同义,那么古代关于“大”字的另一研究成果:“夏字的金文,像一个手足俱全的人,与像一个四肢大张的人形的“大”字构意是相同的,所以“夏”有“大”的意思”,同样指向于淮河涂山与淮河花鼓灯舞蹈。在笔者关于古代中华文字、诗词歌赋产生于淮河涂山地区的历史结论中,淮河涂山地区的地理地貌、山川河流、花鼓灯舞蹈动作是中国最初文字产生的源泉。而“大”字产生的来源与“夏”字的产生来源,同样来自于淮河花鼓灯舞蹈动作,是淮河花鼓灯舞蹈的标志动作。经过笔者对淮河花鼓灯舞蹈的深入研究,“大”字的产生正是对下图花鼓灯舞蹈动作的原始象形刻画:通常我们把“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理解为“夏,大国也”,夏国是一个大国。实际上“夏,大也”的真实含义为“崇高”“崇敬”“隆重”“尊敬”的意思,是万国诸侯对夏禹建立的夏王朝的尊崇,也是万国诸侯对夏氏族民众以欢快热烈的花鼓灯舞蹈歌舞隆重招待万国诸侯的赞美与欣赏。以此为基础形成建立的夏王朝、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向往与追忆,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多角度、多视角、多重证据证明,夏王朝诞生之地、夏文化产生之地、大禹治水之地,皆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流域中游涂山地区,以禹会村考古遗址为中心的淮河上下游区域;夏王朝、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花鼓灯舞蹈歌舞,是夏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不断的具体载体,是华夏文化产生的活化石。(作者: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