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城史提前800年?这位教授颠覆了我的认知
1月10日,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0自然通识课第十课在武汉规划展示馆开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系教授、首席传播专家李长安作为主讲人,带领45万网友刷新了对武汉的认识。
在大家的认知里,武汉最早的城址是距今3500年的盘龙城遗址,但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在盘龙城之前,武汉还有一座城,它没有盘龙城出名,但这座城是我们真正的城市源点。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武汉就有原始先民再此劳作,繁衍生息了。张西湾城址就是武汉地区最早的城,也是江汉平原最东面的城,更是新石器时代最后的城址。从器物和地层堆积特征上分析,该古城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多年。
▎ 盘龙城遗址模型
张西湾在岗地筑城,而盘龙城建在府河北岸岗地的边缘区域,这两个城址的发现,说明武汉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岗地阶段、岗地前缘阶段。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小的耕种范围和河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了,于是人们从岗地前缘向平原移进,开始了依山发展阶段:武汉历史上著名的”双城对峙“时期。
明朝成化初年,由于汉江流域洪水暴涨,迫使汉水的多条河流裁弯取直,汉口龟山北面的支流成为主流汇入汉江,形成汉江河口。这就使得汉江船运可以直达汉口,航运贸易规模增大,从而汉口镇横空出世,一跃而起。
汉口出现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当时人们在长江边依山建立了两座城,但这两座城的空间范围还不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人们为了找到更广阔的区域,于是从高山走向了平原内部区域。
▎ 李教授讲解汉口开始沿堤发展
离开山之后,人们又把目光瞄准了河流两侧的堤坝,这是仅次于山体的高地。于是,围绕堤坝进行的大规模城镇建设开始了。对于汉口来说,两堤一堡(袁公堤、张公堤和汉口堡)的修建,是它崛起成为大都市的关键工程。
▎袁公堤和汉口堡地形示意图
1635年,明崇祯八年,汉阳通判袁焻主持修筑了汉口的第一道堤防,后来人们叫它“袁公堤”。这条长堤的修建成功,保得汉口一方平安,水患大减,居民激增,汉口的发展一下子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速度。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为解决汉口的水患问题,修建了后人称之为'张公堤'的堤坝。张之洞对张公堤的规划是十分超前的,它西起舵落口,东至堤角,全长23公里,使汉口市区面积一下由5.3平方公里扩大到116.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扩大了22倍。
▎ 沿堤发展
同时张公堤还切断了市区内外水系的联系,低洼之地逐渐变成陆地良田,城市陆地面积得以大规模扩张。
至此,汉口的发展真正从沿河发展走向堤内,为大汉口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空间,三镇鼎立局面也初步形成。
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第二大金融中心和工商业都会。从此,“东方芝加哥”名扬四海。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成立中华民国。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外交、财政、交通、司法4部开始行使职权,将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合组为京兆区,定名“武汉”,成为“国民政府”首都。武汉三镇开始走向一体化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满足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武汉开始以开发平原区和围湖发展为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修建东西湖大堤、府河大堤等,形成一个个巨大的城市“围院”,将湖泊围起来进行陆地改造,这就是“围湖发展”的典型案例。
x
45分钟的直播,在李长安教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才发现原来大武汉经历数次环境演化而来。在长江日报APP、武汉广播电视台见微、斗鱼、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共吸引45万网友在线围观,重新了认识武汉。
武汉4000多年建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相处史。
直播末尾,李长安教授总结,武汉市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早期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人们只能顺应自然、选择自然环境生活,例如岗地、依山阶段;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例如修建两堤、汉口开埠......从小河走向中河、大江大河,人们对自然进行了越来越大规模的改造。
从人地关系的相处来看,过去,我们将水视为资源利用,作为交通、经济发展的载体;未来,我们应该让水发挥它本身的环境效应,而不仅仅作为资源使用。保护我们的湖泊,加强湖泊的自然状态,让湖泊之间重新联通......建设美丽武汉、生态武汉,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