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美与人才开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即人类与自然应该建立天人合一的关系。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蕴含了人类与自然最理想的互动关系,也体现了最高的自然和谐美。从人才美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美有利于促进人才开发。

1

1

1

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史证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体现了既和谐又矛盾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方面,自然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的存在;另一方面,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类自身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使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人类与自然之间既和谐又矛盾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不仅要求人类应该自觉地认识和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而且还应该促进人类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美作为自然界的审美显现,一方面体现了自然界内部的和谐,而且还蕴含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因为自然美作为人化的自然,它本身就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共生共荣,凸显了人类与自然的积极互动关系。人才开发与审美实践表明: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不但为人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审美对象,而且客观上还成为促进人才开发的重要因素。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思想精华,成为建构和谐社会重要的治国理念和发展理念。所谓和谐,主要是指特定的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的匀称和恰当。用于自然界,和谐就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特性。自然的和谐美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对象,而且还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客观源泉,有利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思维,促进人才的开发。

1

2

1

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天人合一体现了最高的自然和谐美,也是中国古代宇宙观和人生观有机统一的重要体现。古代最初讲天人合一,在理论渊源上主要肇始于《易传》,最初的含义主要表示人们对天地宇宙自然的敬畏和顺。后来,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人类由顺从天的意志,进而把天与人相和合,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天人合一的思想,并逐渐体现出人类较大程度的自由和自觉,逐渐张扬了人类的主体精神。
《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中所说的“大人”是指圣人或君子,他们能够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和谐统一,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宇宙天地自然的运动中呈现出的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和谐的宇宙图式,是在天地相交、万物相通而化兴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依赖于天地相交、万物相通而化兴的和谐运动,即《彖传·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志同也”;反之,就是《彖传·否》所说的“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万物不通”,就是《彖传·归妹》所言的“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对于天地感而化育万物,《彖传·咸》认为:“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可见,天人合一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直接肇始于《易传》对《周易》的阐释。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深刻的内容,包含着多重意蕴。从天人合一的一般意义或者表层意义上来看,天人合一通常是指天与人相合、天与地相合、地与人相合、天地与人相合。但从天人合一的深层意蕴上来看,就不能拘泥于上述理解,而是应该从天人合一的真正内涵和价值维度予以阐释。《系辞》非常明确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就是说,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学习,既要尊重大自然,又要对大自然触类旁通,使人类与自然界相通相融。但古代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天人合一主要还是合于天,归于天,而不是合于人,归于人,因为古代人类的主体性还不够突出,还没有达到认识自然和支配自然的境界。
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在《乐记》中也得到了彰显。《乐记》所强调的乐为“天地之和”,这是一种至高、至大、至广的富有极大包蕴性的大乐观,体现了宇宙自然万物运动的和谐,也是一种超越具体感性事物的大和合观,与《礼记》所言“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 可谓不谋而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东方民族的和谐观。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中,在阐释印度自然环境对印度的影响时,还高度赞扬了印度古代先哲对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之间的这种伟大和谐的亲证。可见,追求和谐“是东方各民族共同的传统精神” ,而且由于和谐蕴涵着美,所以,怀特海指出:“美的完善被规定为就是和谐的完善,” 应该说,即使把《乐记》所说的“天地之和”纳入东方古代和谐观的历时性视域来看,《乐记》通过对和合精神的赞美,旨在肯定乐的和合之美,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音乐美学乃至生活美学和生态美学,也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1

3

1

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在当代建构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必须确立和谐的大自然观。和谐的大自然观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互动关系,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自然发展变化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其次,和谐的大自然观要求克服“人类中心”的思维遮蔽性,把人类自身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要求人类与大自然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再次,和谐的大自然观充分肯定自然的价值。我们一方面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确定自然对人类的重大价值,确定自然对于人类生命活动的本源性;一方面更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看到了许多居民乱砍乱伐、破坏生态平衡所引起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同时批判了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认为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强调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要认识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性。

1

4

1

对于自然的价值,我们既要从普遍性来考虑,又要从永恒性的角度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对于我们探索人才美学,对于促进人才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既然肯定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当然也就肯定了两个层面的和谐:一是人才与自然界的和谐。既然人类与自然应该建立和谐关系,那么,作为人类中的优秀的人才部分,理所当然更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尊重自然,在对自然因势利导的基础上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此一来,人才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提高干事创业的效率,体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二是从人类自身内部的和谐出发,肯定人才美的和谐。很显然,既然人类生命内部应该保持和谐,那么,作为人才开发而言,任何人才的发展既离不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离不开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也离不开个人肉体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其中,个人生命作为肉体生命,自身也需要生命内部诸要素的和谐统一,人的五脏六腑,人的四肢比例与动作等,都应该达到和谐。
简言之,人才美离不开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离不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个人生命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任何立志成才者,只有建立以上两个方面的和谐关系,才能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更好地促进人才开发。
(0)

相关推荐

  • 《易经》基础概念及六十四卦详解(五)

    <易经>的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经>强调三才之道:天.地.人.天有天道,天道就是万物之始,孕育万事万物:地有 ...

  • 道家伦理大智慧:人将自己同自然对立开来,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

    我国传统文化意义的道家是指中国在先秦"百家争鸣"中涌现出来的一个以道为世界本原.以自然无为为万物的根本法则,以柔弱不争为道的表现形式的学术派别. 先秦时期的道家既与儒墨对立,又与法 ...

  • 天道 万物和谐!!!

    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天道(大自然规律),不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吗?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58)

    原著连载(58)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哲学世界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的.这里选择天人合一.矛盾分析.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知行统一.实事 ...

  • 薛永武:开发“山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开发的重要战略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在各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但究竟怎么样才称得上是复合型人才呢?本人认为,可以建立一种全新的山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 ...

  • 薛永武:从塔型结构看人才开发的层次性

    人类从总体上来看,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既具有类的生物共同性,又具有社会存在的社会属性.但由于个体先天和后天的诸多差异,必然决定着个体在拥有共性的同时,还具有许多鲜明的差异性.即使从人才开发的视域来看,人 ...

  • 薛永武:从思维的系统性看人才开发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思维方式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所采取的样式,也是思维活动诸要素的组合和作用的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通常影响甚至决定该个体的思维取向.思维内容和思维结论 ...

  • 薛永武:从思维的开放性看人才开发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思维的开放性体现了人才开发的开放性,它要求思维主体以思维对象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展开联想.想象和理性思考,如同辐射思维或者发散思维,打开思维的&qu ...

  • 薛永武:提高审美境界有利于升华人才开发的情感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薛说人才 主体情感的性质是高尚还是卑下,不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影响人际关系的建构,而且也将直接影响人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审美愉悦能够促进人才 ...

  • 薛永武:增强审美愉悦有利于拓展人才开发的想象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薛说人才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审美愉悦的程度高低,能够直接影响着主体想象的拓展程度.一般来说,审美愉悦的程度愈高,愈有利于激发主体的想象:审美愉悦的 ...

  • 薛永武:美育理论为审美与人才开发提供了启迪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美育学是介于美学与教育学之间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人才美学则是人才学与美学交叉渗透融合的产物,既受到人才学的影响,也要受到美学的影响.从人才美学的形成与发展走向来看,人才美学还直接 ...

  • 薛永武:人才美学研究审美与人才开发的关系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既要吸收人才学的基本原理,又要运用美学的原理对人才进行审美的烛照和探幽,包含着丰富的人才学和美学的内容,注重对审美与人才开发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 人才美 ...

  • 薛永武:人生理想的现实性与人才开发

    我们充分肯定理想的主体性,肯定理想是人对动物性的超越,这种对理想的定位客观上有利于我们认识理想的价值,把握理想在现实人生中的科学定位,促进人才的发展. 一.理想要从现实出发 理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