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社会价值观对人才开发的影响
生日快乐,我的国
社会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体现了该社会的价值取向,能够对社会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人才开发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学而优则仕”对人才开发的影响
自从孔子倡导“学而优则仕”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一直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客观地说,这一观点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影响深远,自然有其内在的道理。我们可以设想,不让那些品学兼优的人去从政,难道要让那些缺德少才的人去从政吗?显然,这个命题并不偏颇。问题在于,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优秀人才都去从政,而是除了一部分优秀的人才去从政以外,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去当科学家,当专家学者,搞经济建设,等等。但是,实际上,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从政似乎意味着有权力有地位,似乎可以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还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办点事,以显示自己的价值,一方面也可以从行政权力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也似乎更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基于这种价值取向,多少年来,我们的干部体制改革一直是步履维艰,甚至出现精简三五人,增加七八人的混乱现象。
受“学而优则仕”价值观的影响,必然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二,用人单位为了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对一些不适合做行政工作的专业人员“封官许愿”。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逐渐形成了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价值取向,客观上确实提高了各种人才的社会地位,但是,也有不少单位没有真正理解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本质内涵,对人才不是适才适所,量才录用,而是把官职看得非常重,有时甚至不考虑这个专业技术人才是否适合从政或者兼任行政职务,就贸然予以安排。结果,有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仍然心系专业,行政职务如同虚设;有的人虽然疲于奔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只好望洋兴叹,既荒废了业务,也没有履行好行政职务的职责。
二、金钱意识对人才开发的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金钱是特定社会物质财富的载体或者象征,它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重要的;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我们要建构和谐社会需要金钱,一个企业发展需要资本的积累,我们的教育发展需要资金投入,我们每个家庭和个人也都需要生存和发展,这都离不开金钱。但是,金钱固然重要,它也不应该成为社会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孔子早就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恰恰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上陷入了两个误区:
第一,有不少人把金钱看得过重,把人生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追求金钱财富上。在我们看来,君子和一切人一样,也需要吃喝住穿,也都需要财的支撑,但君子爱财本身也应该有所节制,不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追求金钱,更不能金钱至上,一切都钻进钱袋里,而是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开拓事业上,适当兼顾物质利益的欲求,争取物质利益与事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换言之,君子应该把“爱财”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不能过于膨胀个人的物欲。在这方面,比如说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但不支持和鼓励员工参加必要的培训,而且还常常让员工加班加点,追求经济利润,这在客观上必然要影响到员工的人才开发。在一些家庭也存在着类似情况,一旦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的时候,家长一看考学无望,就早早让孩子辍学务农或者外出打工,客观上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第二,有些人不但爱财,而且还取之无道。在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一些腐败分子不但受贿,而且还索贿,简直就是“钱无止境”,“钱途光明”,除了钱还是钱,甚至已经到了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怕上绞刑架的程度。某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在被查处以后,经调查发现,该县所有的局级干部都曾经向他行过贿;还有些握有实权的干部直接卖官,见利忘义,见利忘则。中国古代有个非常感人的历史故事,叫做“子罕辞玉”。有人向大臣子罕献玉,子罕以不贪为宝,婉言谢绝了别人向他献的宝玉。可以说,子罕能够以道制欲,彰显人格之美,才能够传为历史佳话,也对那些“钱无止境”、“钱途光明”者树立了一面可以反思自我的镜子。
客观地说,金钱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时候,金钱可以成为我们追求成功的一种重要的前进动力;当我们陷入金钱至上、取之无道的时候,对金钱的欲望则往往控制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成了金钱的奴隶,陷入了异化还麻木不仁、乐此不疲,以至于到最后也许才能够如梦初醒,但往往为时已晚,悔之晚矣!
三、“读书无用论”对人才开发的负面影响
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有些博士、硕士甚至也难以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工作,有的大学生甚至再“回炉”去读中专,还有的大学生还没有就业,就已经开始进入失业的行列,并且进行了失业登记。在这些现状的困扰下,有不少人逐渐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和批判。由于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乃至硕士和博士,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因此,客观上也确实培养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各类学生,培养了一些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因此,很多学生或者家长面对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干脆就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就必然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
但是,我们也不能对此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就业不理想,就不再读书了。这里的关键是要认识博览群书的重要性,但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要把书读活,要把读书与人生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事实上,近年来,全国有不少家庭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再加上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已经导致许多适龄儿童辍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才开发。有一段广为流传的对话,路人问在山坡上放羊的娃娃:“放羊干什么?”答:“卖钱。”再问:“卖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老子一辈子放羊,儿子孙子也跟着放羊。这不但是农村的悲哀,也是农村教育的悲哀,更是人才开发的悲哀。
王充《论衡·效力》:“故夫垦草殖谷,农夫之力也;勇猛攻战,士卒之力也;构架斫削,工匠之力也;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论道议政,贤儒之力也。人生莫不有力,所以为力者,或尊或卑。孔子能举北门之关,不以力自章,知夫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荣也。”可见,在王充看来,一个人读书有学问,要远远胜过那些以力见长者。实际上,不是读书无用,而是在于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如果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成了书呆子,那么这样的读书当然是无用了。
责任编辑:张涛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