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古罗马哲学之二:卢克莱修1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约公元前99- 前55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知他出生于罗马共和国的末年,是凯撒的同代人,历史上未留下任何其他可信的记载。据传卢克莱修患有间隔发作的精神病,最后因病服毒自杀。

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物性论》哲学诗篇6 卷。卢克莱修留给后世的这部唯一著作是在死后发表的,原稿不复存在,抄稿屡经改动,在古代和中世纪漫长的时间里受到蒙昧主义的长期压制,湮没千余年,直至1473年才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发掘出来。《物性论》是一部溶哲学、科学与诗歌为一体的杰作,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盛赞卢克莱修是" 真正罗马的史诗诗人" 是" 朝气蓬勃,叱咤世界的大胆诗人"。在书中,卢克莱修以科学的态度和形象化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社会以及人类灵魂的本性和规律。另外,由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人著作的失传,《物性论》也成了研究这个学派的珍贵文献,它被认为是填补两人著作失传后造成的知识空隙的一部力作。

卢克莱修时代的罗马共和国是这样的。经过200多年的侵略扩张,罗马已从台伯河上的小城邦一跃而为横跨欧亚非的地中海霸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深刻变化。它幅员广大,但并不是统一的国家,对罗马以外的被征服民族,压榨十分残酷。公元前71年,斯巴达领导的奴隶战争,震撼了整个罗马世界,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层出不迭的战争,从前三头同盟到凯撒独裁,都是争夺政权的归属问题。总之,社会动荡不安,风气奢靡是共和国末年的特点。

此外,在罗马国内宗教也大行其道。罗马的宗教与希腊不同,它是罗马专制统治的掩护物。罗马本是多神教国家,在它征服各民族之后,又吸收了各民族的各种功能的神以及各种带巫术性质的迷信形式。罗马的贵族政体,从开始就利用宗教使政权变得神圣。他们把它做为束缚人民的工具,表达自己的目的和压迫一般平民。

在这样一个迷信充斥、精神颓废的社会里,罗马的哲学也和罗马宗教一样,以极粗俗的形式传播着。希腊化时代的斯多亚主义、怀疑论流行于罗马。

罗马的斯多亚派宣扬天体神圣,天体可以控制地上人类的命运、人必须服从绝对力量的宿命论。罗马时代的新怀疑论者比他们的祖师走得更远,在反对独断主义的借口下,他们怀疑一切知识的真实可信,对社会政治疏远冷漠。显然,这种思潮是十分适合罗马社会的。

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卢克莱修为驱散罗马土地上的宗教迷雾,为反对怀疑论者对理性力量、对社会生活丧失信心,他将中断200 多年、影响日渐减小的伊壁鸠鲁哲学介绍到罗马,振作罗马的民族精神,使它继续发挥战斗无神论的伟大作用。运用原子论的锐利武器,卢克莱修向宗教、唯心论哲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

1.对原子论的继承和发展——原子论的完成者

原子论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它确立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希腊化时代的伊壁鸠鲁对它作了重要补充和发展。伊壁鸠鲁之后,古罗马的卢克莱修也是一个能真正领略德谟克利特学说精髓的人。他对原子论哲学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和说明,成为原子论的完成者。

首先,卢克莱修继承了古希腊唯物论先驱的基本观点,认为" 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变无"。这个古代世界的物质不灭理论,已为近代科学所证实,迄今仍然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以大量的经验事实和逻辑上的类比推理,详细阐明了这一规律。

卢克莱修认为,自然界没有什么东西能从无中产生,每种东西总有自己的质料,自己原初物体所寄托的东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万物各如其类,各有各的秘密力量不可变更。春天洒满玫瑰,夏天布满谷穗,秋天果实累累,都是由于他们有一定的种子,并经过一定的季节、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营养;而如果一切可以从无中来,那么,任何东西就可以产生任何东西,人可以从大海生出,鱼可以从陆地长出,禽鸟会突然自天而降,果子可以长在任何一棵树上,牛羊牲畜及一切猛兽,都会充斥满地。果真如此,整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变幻无常,忽生忽灭,没有任何法则和规律的偶然的堆积。我们将无法断定春天一定有玫瑰,夏天一定有谷穗,秋天一定有葡萄了而这是不可能的。

基于同样道理,一切既已产生的东西,也不会归于无。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带着同样的不朽的种子存在。

自然用它们来创造一切,

用它们来繁殖和养育一切,

而当一件东西终于被颠覆的时候,

她又分解为这些始基。

万物有生灭变化,但作为万物始基的物质则是永恒的。自然总是以一物来建造他物,只是此消彼长而非绝对毁灭。

众多的事物共有着原始物体,

有如那单个字母拚成了无数单词,

这说法我看完全能够成立

不象说无中生有那样荒唐无稽。

这个" 原始物体" 组成了众多物质,它是自然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之所以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成因。在卢克莱修的学说里,它是构成事物的较小的物质单元,他称它为" 原始物体" 、" 始基" 、" 原始胚种" 、" 种子" 、" 元素" 等等,实际上就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所说的" 原子"。原子的特性是永恒的、不可分的,原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每种形状的原子数目是无限的。它们象字母构成单词一样,构成了不同的事物。这些看法基本承袭了伊壁鸠鲁的观点。但卢克莱修以大量的取自日常生活的例子,旁征博引,证明了原子的存在,也反驳了有些人以原子的不可见进而否定其存在的说法。

他指出:风虽不可见,但却能鞭打我们的面孔和身体,翻沉船只,拔出大树;湿气的微粒虽然人们看不到,但一件衣服在海滩边打湿了,可以在太阳下晾干;手指上的戒指日久可以磨薄,铺路石可以磨穿。这些例子说明,构成万物的原始物体(原子)虽然不能为感官觉察,但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原子以外,卢克莱修认为,万物的另一个本原就是虚空。所谓虚空,就是" 一种空无一物而且不可触的空间。" 卢克莱修认为,虚空和原子一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是自然界统一的和不变的始基。原子与虚空,两者具有同等的实在性,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和虚空之外别无他物存在。" 独立存在的全部自然,是由于两种东西所构成:由物体和虚空。而物体是在虚空里面,在其中运动往来。" 卢克莱修强调说:

世界上的东西并不是上下四周

都被物体挤满堵住:

它们里面有一种虚空——

认识了这一点,对你帮忙会不少,

它会使你免于日久疑惑不止,

永远究问一切而对我所说的失去信心。

虚空之所以是客观存在的,是因为它是原子运动的条件和场所,没有虚空就没有运动。从德谟克利特以来,原子论便十分强调虚空的客观实在性,原因也在于此。德谟克利特以原子与虚空具体化了赫拉克利特的存在与非存在的概念,重新恢复了被爱利亚派所否定的运动理论。卢克莱修则高举德谟克利特的大旗,批评了赫拉克利特与阿那克萨哥拉等前辈的共同缺点:

而且,既然是伟大的人

他们的失败也就更沉重更厉害:——

首先因为既然从事物中驱逐了虚空,

他们却又赋予它们以运动,

而且让柔软和组织松懈的东西存在,

…………

可是又没有虚空混杂在它们的躯体中。

卢克莱修举了大量的例子,如石洞里总有水滴渗出,养料灌注树干、树枝,声音穿透墙壁而回荡,如果不是虚空的存在,那么这一切情形都不会发生,就无法说明坚实物体的可透性,也无法说明同等体积的东西,重量却可以不同。

第三,卢克莱修对原子运动,特别是原子偏离学说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他指出:

所有物的原初胚种必定是

或者由于它们自己的重量,

或者由于外面另外一个胚种的撞击而运动。

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就像太阳的光线斜穿过屋内的黑暗厅堂,许许多多的微粒在所照亮的空间里,不停地互相撞击、角斗,没有休止;原子的运动又是肉眼难见的,因此表面上看来整个事物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原子却永远处于运动之中。好比山坡上的一群绵羊,远看似乎不动,实际上却在移动跳跃着,缓缓地前进;又好比站在远处高山上观看平原上的一场战争演习,看起来不过是一些停在平原上的静止不动的闪光,但实际上那里却刀光剑影缭乱四射。

卢克莱修毫不怀疑运动是自然、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从经验事实看是静止的,但始基却永远在运动,一切与岁月偕逝;在社会领域内,一些民族强大,而另一些却衰落下去。那么,运动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在原子论的发展史上,伊壁鸠鲁曾经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提出由于原子本身有重量,因而造成了原子的运动。而原子由于内在的原因产生偏斜,正是这种偏斜引起了原子的互相碰撞而造成始基的不同形式的结合,形成无数的宇宙。在这里,原子的偏斜成为事情的关键。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卢克莱修在理论上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伊壁鸠鲁虽然提出原子由于内在原因自动产生偏斜,但这也只是在不否认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运动的必然情况下,承认原子作自动偏离运动的偶然性。而卢克莱修已经看出如果只有原子的垂直下落运动,原子是不会结合的。造成原子结合的真正原因,不是原子的重量," 任何重量就本身而言都不能够有倾斜的运动" ,而是原子本身具有脱离轨道的倾向。不是原子的撞击产生了原子的偏斜,而是原子的偏斜产生了撞击,才有原子的结合。卢克莱修深深懂得承认原子的偏斜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他指出如果没有原子的偏斜,原子之间就不会有撞击,而" 自然就永远不会把什么东西创造出来"。如果不承认某种运动的新的开端:

……那么大地上的生物

将从何处得到自由的意志,

如何能从命运手中把它夺取过来,——

我们正是借着这个自由意志,

而向欲望所招引的地方迈进。

卢克莱修断言,这种原子偏斜运动,是发端于心灵的意志。" 有时确实是由于意志的裁决,全部物质就被迫改变它的路线。" 卢克莱修的原子偏斜说,不仅从理论上保卫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的真髓,而且在实践上亦为反对斯多亚主义、坚信人类理性力量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四,卢克莱修阐述了宇宙的无限性和有无限多世界的思想。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这是古代自然哲学争论已久的问题。卢克莱修的唯物主义思想并不与常识相违,他认为,我们居住的世界是有限的,因为凡在时间中诞生的,也必然在时间中死去,一切无非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所以,他认为我们居住的世界不是永恒的,是要毁灭的。但宇宙就其整体来说则是永恒的和无限的。所以如此,从空间上说,它可以无限伸延而没有极限;从时间上说,它与物质存在密不可分,而物质的本原数目是无限多的。

这样,卢克莱修将物质、运动、时空联成一体,构成了宇宙无限性的观念。依据同样的道理,他大胆推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并不是神为我们创造的唯一世界,世界是有无数多的。既然山间逡巡的野兽、沉默有鳞的鱼类、各式各样的飞鸟以及人类子孙后代都只是某一种种类中的一员,为什么不可以设想大地、太阳、月亮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类中的一员呢!

基于宇宙无限和有无数世界的思想,卢克莱修坚决反对神创世界说,认为神总在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所以自然是自己工作着,不受神灵控制的,要设想有某种力量(神)来统治无边无际的无限多的宇宙是不可能的。这样,卢克莱修便将神灵从自然中驱逐了出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