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走月亮》教学反思
最近读了好多有关《走月亮》的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但才疏学浅的我依旧不太会教。《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旨在让学生通过想画面的行为,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但是如何获取更丰富的想象体验,是难点。
在第一课时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第四自然段。
教学片段:
师: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在学生自主品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流着……香味”“流着月光”“哟”“可爱”“抱”等词语,尤其是“流”与“抱”,细细品味,体会景之美以及作者对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的喜爱。学生经过自主读文、圈画后,找出了许多词语,但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哪个词语很特别,写得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说不出具体的感受。
举例:“流着”
(“细细的溪水”,将画面中的溪流形象化。“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这是通感的应用,将嗅觉的内容隐喻为视觉效果。)
师:你看文章中却用“流”,老师觉得这个词用错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应该是闻着的,月光应该是笼罩在溪水上的,怎么会“流着”这样的香味呢?你能不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到答案呢?
板书:读文字
举例:“抱着”
师: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很关键,换一换味道就不一样了,来,我们试着换一换——(PPT出示)
生:捧、举、拿、托……
在作业本中有一道题目:从“抱着”一词感受到?很多学生填写了“温暖”“柔和”“小水塘可爱”。
举例: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师:有没有同学从这句话中读出画面?
无人应答。。。
不足:
1.学习状态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谈的很少,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是默默听讲,默默记笔记,不善于表达。而且我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也只是讲了“流着”“抱着”两个关键词。在课堂上,本该是学生对文本畅所欲言,但是大部分学生默不作声,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一般。
2.语段解读
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走月亮》中的景,都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寄情之景,每一处景物中,都有幸福的味道——那是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月亮”时见到的、回忆起的景。“边读边想象画面”,一定是读者代入了情境中的想象,而非单纯地想象文字所能呈现的客观画面。
在第四自然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去看看”的内容,都是前面所领悟的内容:
3.对文章情感的体悟
《走月亮》是学生课堂阅读的第一篇正式意义上的抒情散文。本文无论是语言、意象,还是情感,都富有诗意,并且文中描写的景,抒发的情,都是学生熟悉的,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可触。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它是一根情感线,既层层深入地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和幸福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课文正是以这句话为线索,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把读者一步步带入美好的画意诗情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没有过的讲解,但我相信学生通过朗读能体悟。
《作业本》批改中的惊喜:
“为什么流星是白的?也许从太空到地球太久了,忘了自己的颜色吧。”——李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