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红墙:被慈禧太后抛弃的权力象征
紫禁城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一片皇家气派。而这份气派从来是深埋于高墙内的,这个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宫殿群,几乎终日紧闭宫门。自从明朝以来,这个统治着世界上最广袤的领土和最众多的人口的帝国管理者与他的臣民们被厚重的围墙隔开,即使是协助皇帝统治的官吏们也只能达到皇宫内宫的宫门外,皇帝及其后宫一直孤独而神秘地生活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然而在进入20世纪后,清王朝不可避免的卷入了世界的洪流中。就在20世纪的开端,封建王朝的见证者迎来一场浩劫。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11个列强国家宣战。回应她的是两万多联军士兵的进攻。用了不到两个月,联军士兵从天津一路打到北京,8月14日凌晨,联军英、美、法、俄、日五国来到北京城外,发起总攻。
次日即15日早晨,清军——可能是董福祥的甘肃回军——仍然占据内城的部分城墙和紫禁城,偶有向外国军队的射击。此后,联军逐步攻占北京各城门,与清军在城内展开巷战。至当晚,联军已基本占领全城。
这些奋战至最后一刻的军人并不知道,在联军包围京城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装扮成普通百姓逃出城,将首都让给侵略者,奔走两千多里来到了西安。
失去主人的紫禁城只有时称瑜妃、瑨妃的两名妃子负责看守,自然是无法抵御军队的入侵。
大规模增兵的德、意、奥匈和法联军行进穿越紫禁城,象征性地展示他们完全占领北京。虽然留守的朝臣对此抗议,因为这违反了外国人与多数中国人不能进入紫禁城的规矩,但在不允许他们穿越的话就会摧毁紫禁城的威胁下,清廷屈服。
在穿越紫禁城之前,为了满足八国联军官兵对紫禁城的好奇心,联军总部决定在皇宫阅兵。
8月28日清晨7时30分,各国部队汇集在大清门内。按事先的协议,军队由800名俄军作为领队,其后的队伍由日军、英军、美军、法军、德军、意大利军、奥军组成。各国公使和司令官以及军事记者、使馆职员、侍卫队等都参加了阅兵式。俄国利涅维奇中将因军衔最高,代表各国司令官检阅了部队。8点,阅兵完毕,英军施放礼炮宣告游行开始,各国军列队顺序进入紫禁城,依次由大清门进入,经过内左门,出神武门,一路鼓乐齐鸣。
阅兵之后就是参观。各国军官重新回到皇宫,深入外人从不曾进入的地方。美国传教士赫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如此描绘他所看到的场景,“慈禧居所之美绝不是语言所能形容的。只有看到墙上的中国500年前绘画大师的杰作,看到康熙、乾隆时代巧夺天工的宫廷瓷器,看到这些专门为皇室烧制的瓷器精心摆在精雕细琢的中式桌子上、托盘上,看到华丽的丝质绣花门帷,看到那些专为皇上、太后们织成的精美绝伦的挂毯,我们才可能体会到慈禧私室的富丽堂皇和优雅尊贵,才能体会到它的美。”
然而这种美并没有保存下来。一个英国士兵事后回忆说:“一大群联军军官见到这些东西伸手就拿,把他们想要的东西装入口袋”。
清朝的玉玺被日本士兵抢走,太庙中的玉册族谱被英军抢走,俄军阿列克塞耶夫将军(Yevgeni Ivanovich Alekseyev)把慈禧寝宫用黄金和宝石精制的数十件珍宝洗劫一空。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三千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几乎全部散失,其它经史子集等珍本图书,一共损失4.6万多册。经过这次洗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不用说珍奇异宝,就连宫殿内用来防火的鎏金吉祥缸都被刮掉鎏金,斑驳不已。
联军统帅瓦德西(Alfred von Waldersee)当年10月22日向德国政府所提报告,对各国军队抢劫情形说得非常详尽,他称“现在各国互以抢劫之事相推诿,但当时各国无不曾经彻底共同抢劫之事实始终存在。”此外关于清宫及颐和园的被劫亦有叙及。
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发出了强烈的抗议,不过他们很快发现,入侵的军队只对白银有兴趣,并无意长期占据京城。在向天下公布《罪己诏》以及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约定赔偿9.8亿两白银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回到了紫禁城内,继续以往那奢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