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预测06 | 阅卷老师怒斥!总有人把跨文化传播答成国际传播…这是两个知识点!

考点预测01|县级融媒体,听说这个考点今年不考了?
考点预测02|火爆全网的元宇宙,到底是个啥?(还有元传播、元媒介)
考点预测03|具身传播,今年最大隐藏考点!
考点预测04|每年必考的 “ 四力/四全 ”考点,答题套路全在这里!
考点预测05|“非虚构写作”成出题重灾区,450套真题出现32次!

又来到了我们新一期「考点预测」的栏目!!

这期推出的又是一个近几年十分热门的考点,那就是——文化传播国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漫长的考察范围中,有很多相关的考察点,从名词解释到简答再到论述,都有其身影。今天我们就来整合一下,看看重要考点和复习方向吧!

一、真题一览
近三年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真题:
1.论述题:“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现状、问题、趋势(2019上海外国语大学)
2.论述题: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如何进行国际传播(2019吉林大学)
3.简答题:在政治传播学的范畴下简述跨文化传播(2019上海交通大学)
4.论述题:根据D&G的背景材料,论述跨文化传播(2019华中师范大学)
5.名词解释:跨文化传播(2020年东华大学)
6.简答题:简述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的特征(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
7.论述题:全球新闻业的发展和实践能否、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2020年浙江大学)
8.论述题:文化中心主义在跨文化中的传播(2020年云南大学)
9.论述题:当前存在逆全球化潮流,凸显文明冲突,新闻业希冀新闻业的发展和实践能够弥合跨文化鸿沟,促进跨文化交流。全球新闻业的发展和实践能否、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请谈谈您的认识和观察。(2020年浙江大学)
10.简答题:新媒体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影响(2020年武汉大学)
11.简答题:文化中心主义在跨文化中的传播(2020年云南大学)
12.实务题:“娱乐科普中国故事”为主题,针对海外社交媒体用户,策划一个短视频栏目。用“一页纸方案”形式写策划方案(2021年暨南大学)
二、出题方向解析

1.考察题型。根据对前几年真题的回顾分析,题目普遍为简答或者论述,不排除对实务策划题型的考察,可以说题型考查涉及到方方面面。

2. 考察角度。新媒体时代,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的对外传播问题成为新的热门课题,该部分向来是真题考察的重点,且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占分很高。

同学们需要结合全球传播的知识,并注意真题中对热点名词的考察,如文化折扣、文化休克等,以防出现名词解释的考题。

三、考点预测

先来了解一下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的区别,跨文化传播更针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而国际传播更多侧重于各个国家意识形态、政治等方面的不同,下面分别看一下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

【理论分析】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

跨文化传播,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答题班语料)

其三个因素是:认知要素、言语语言与非言语语言,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又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重要技能,也是各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而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构建需要传播者的专业能力、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媒介的有效性共同参与,良性的跨文化传播有利于在尊重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共同体,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融合。(答题班语料)

二、跨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

(一)对异质文化的抗拒和排斥

在跨文化传播中,当人们面对这些文化的差异性,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思维上或者理性上,有些信息的受众可能会表现出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倾向于尊重他人文化的主体性,试图理解他人的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特性”“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等。但实际上,心理上或行为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会表现出对异质文化的犹豫、徘徊,从而可能导致文化间的误解和扭曲。

(二)个体文化归属感的缺失

在跨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并存、互动和交融的条件下,个体都面临着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难、文化属性的界限模糊、文化意义符号系统混乱的困局。文化冲突让他们的文化身份陷入迷茫。人们表面上拥有最基本的不受侵犯的选择权,可以自主地拓展文化视野、自主地选择文化属性,但在实际的跨文化实践中往往表现出相互冷漠、相互歧视的态度。这种态度进一步加剧文化冲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让个体很难找到文化归属感。

(三)信息传播的失衡

传播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系统性”,也就是说传播活动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背景或系统中,传播的方式、内容以及信息所包含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环境的影响。跨文化传播就更是如此。跨文化传播必然深深带上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印记。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跨文化传播中的伦理缺失体现在信息传播失衡所带来的文化霸权。(答题班语料)

三、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对策

(一)传播媒介要始终遵循跨文化传递原则

文化传播与军事、政治、经济渲染力的刚性开展有所差异,它属于一种柔软、秩序性的传递流程,注重耳濡目染、娓娓道来以及在稳定中求发展,杜绝急于求成和强硬灌输。所以,文化传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传播媒介要始终遵循跨文化传递原则,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的传递形式或忽视传递成效的行为必然不能取得良好的传递效果。

(二)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

发掘文化中蕴含的内在意义和智慧,提升民族文化的品牌价值。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新时代的愿景适逢其会,这是中国为解决世界的全球化问题提供的智慧,这一方案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答题班语料)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没有广大人民的热情积极参与和支持是根本行不通的,推进新时代需要强大的公共基础,要让国家和地区人们真的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努力实现民意相通,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

虽然有其他形式的跨文化传播,如书籍、期刊、影视文化、商业交流等,但这些行为并不是主要途径。要提高我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就必须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网络利用力,对此需要打造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新媒体。

(四)培育综合素质较高的对外传播工作者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传播人员是重要的媒介。因此,打造一支通晓国情、清楚世情,并且熟悉相应的国际沟通礼仪,能熟练应用英语,知晓世界现状,而且了解国际文化传递原则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敲门砖,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事例分析】

一、李子柒走红海外

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新时期对外宣传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目前,我国的主流话语叙事仍然面临着多重困境,在国际话语市场中缺乏议程设置能力,加之西方媒体的污名化建构,使得我国话语很难为外国受众广泛认同和接受。

此时,民间个体力量的“软性”传播优势展露无疑,以李子柒为代表的自媒体走出国门,将精细的个体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用现代视听语言而非文字讲好了中国故事。

李子柒的名气并非止于国内,其更被国外网友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自2017年8月李子柒入驻You Tube至2021年5月30日,李子柒已经拥有1540万订阅用户,甚至超越了诸多西方知名媒体,由此可见其内容传播的强大影响力。(答题班语料)

二、李子柒短视频出海对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追求文化通约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经过漫长岁月积淀传承而下来的,展现了一个民族对于文化的共同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会形成显著的边界与区隔。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因素,每个国家与民族之间难免存在着文化壁垒。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文化折扣现象。而为了消弭这种文化折扣,就要尽可能追寻文化交流的最大公约数,构造具有通约性和接近性的文化场域,达成“互惠性理解”。

互惠性理解是在对话与合作中达成理解,强调超越,把他者文化当作知识理解与兴趣满足的局限,形成建构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可能性。要达成这种互惠性理解,在进行对话时就要避免传者中心及他者化的观念,在主体间的文化交流中实现共鸣。李子柒的短视频并没有特意夸耀中国,而是以中国元素构造了对话性的叙事体系,例如对于诗意田园的追寻以及对于女性形象的认同。在展现中国文化的同时寻求与各个国家、民族对于人文之美的共鸣,探寻彼此文化场域的共性与重叠,实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精神。(答题班语料)

(二)微观视角,实现平民化叙事

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大多通过宏达叙事的手法,展现巍峨雄壮的东方形象,力求在短时间内给予外国受众深刻的印象。但这却忽略了国外受众的文化差异性,易使国外受众产生反感。加之我国以往的对外传播多是通过主流媒体进行,而其早已被西方媒体污名化为中国政府的宣传机器,难以获得海外受众的认可,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而李子柒的短视频之所以能够成功出海,是因为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呈现摆脱了传统的宏大叙事,聚焦于个体的微观视角,借助平民化、生活化的叙事手法消弭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李子柒通过视听语言,通过日常生活化场景的展现将中华文化带给了国外受众,于各种食物、手工制作中展现中华符号所特有的魅力。我国的对外传播需要以此为鉴,尽可能从细微之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同时在对外传播时也需要多种力量共同实现,而不能仅仅依靠主流媒体。需要把以李子柒为代表的民间力量纳入其中,构建多维的对外传播体系。

(三)软性传播,重视女性传播力量

李子柒短视频的成功出海,除了内容、形式上的创新之外,其个人形象建构也符合中西方对于女性的价值认同,这为中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女性相比较男性来说,在沟通外界、建构形象方面的确有着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当中。例如我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外表温婉端庄,语调轻软,言辞犀利、严谨却不失幽默,通过“软性”的形象传达国家观点。

2019年备受瞩目的中美女主播约辩事件中的刘欣也以成熟干练、真诚谦逊的个人形象赢得了国外网友的称赞。全球妇女峰会中提到:“中国将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支持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未来的对外传播中也要更多地纳入女性形象。包括李子柒在内的中国女性形象的建构在对外传播中更容易使外国受众所接纳,实现软性传播。(答题班语料)

(四)视听语言,营造真实场景

短视频在当下已经成为媒体出海的一大途径,而其最终呈现效果如何则依赖于视觉和听觉的打造。在视觉方面,媒体要运用好镜头语言,通过镜头语言突出人物形象及内容,营造良好的场景氛围。在李子柒的作品当中通过固定的镜头的呈现使得受众产生“凝视”的视角,能够最大程度突出李子柒本人及其正在进行的活动,并且能够带给受众更加真实的感官体验。同时,固定镜头拍摄也可以将除了人物、活动之外的场景元素稳定呈现。(答题班语料)

例如,李子柒在蜀绣制作过程中通过大量中景、远景镜头展现楼阁建筑之美。一动一静,使受众沉浸于蜀文化的场景之中。听觉上,媒体也应该尽可能使用同期声,并结合视频内容选取相契合的背景音乐。李子柒所使用的背景音乐大多为中国风乐曲,不仅高度匹配视频内容,而且能够为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媒体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需要塑造真实场景,注重视觉与听觉效果的营造。

★★国际传播

【理论分析】

一、国际传播的定义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指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此外还包括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等。国际传播因其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相连,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国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传播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其他相关事务。这种传播活动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古已有之。狭义的国际传播是指“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它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随着信息全球化的逐步展开而兴起的。

二、国际传播的特征

(一)国际传播的主导者是主权国家以及其他国际行为主体

其他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际机构,如联合国、欧盟、世贸组织等;地区性的联盟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跨国组织,如国际奥委会、世界环保组织等。

(二)国际传播是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控制之下的信息传播,这与它的属性有关系

国际传播是国际政治的一部分,而国际政治突出的是政治关系,强调的是国家安全,这就决定了国际传播在影响国际政治的同时,必然受到政治权力的制约与控制。

(三)国际传播是过滤式的传播

国际传播的主体既然是国家,其最高原则就是国家利益。鉴于此,传播者在对外传播时,必然要选择那些有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信息,而将那些无利或有害的信息剔除掉;在对内传播时,必然要回避那些消极有害的信息,而将于己有利的信息介绍进来。趋利避害是国际传播的公理,中西媒体概莫能外。

国际传播与国家利益相关联,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色彩。可以说,国际传播不仅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国际政治、国际舆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基于某种价值观的话语较量和话语权争夺。(答题班语料)

三、中国国际传播的优化路径

  • 提升国际传播力的优化路径

(一)主体:淡化“硬”身份,打造“软”身份传播主体身份或形象从“一元”到“多元”、从“官方”到“民间”、从“政府”到“行业”、从“宣教”到“专业”,正是中国传媒提升国际传播力的必由之路。

无论对于国际传媒机构还是受众而言,“具有侵犯性、试图改变其观点”的传播姿态,总是让人不愉快、不接受的,而民间、行业、专业的身份可以将概念化、符号化的“硬”内容,转换成受众易于感知、深感亲近的内容和形式,再配合适当的仪式化修辞,可以大大降低上述“不快”的发生。

应由政府官方、传媒、(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民间社团以及公民个体等,共同组成国际传播的多元主体;整合外交、对外贸易、对外宣传等多方面的力量,同时巧妙利用目标国家的各方力量,合力塑造国家形象,实现国家利益。在国际传播中,无论公民个体是否真的是最佳传播主体,但“软”“硬”兼施,多元传播主体的思维,的确是当前国际交往、国际传播中最主要、最有效的理念与实践。(答题班语料)

(二)诉求:从“宣传”走向传播”

在我国国际传播发展历程中,受官方意志的左右,传媒曾长期秉持“以我为主”的对外宣传思维,忽略了“宣传”与“传播”的区别,造成了中国国际形象与传媒国际传播力长期落后的困局,并对日后的“提升”与“赶超”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传播“诉求”维度上,中国传媒需要从以单一“宣传”目标为主导的诉求走向以“传播”目标为主导的诉求。比如在传播过程中,可以贴近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与接受习惯,我们也需要看到传播对象—国际受众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存在,在传播中要区分不同文化背景、价值习惲和行为方式的传播对象,继而进行饱富贴近性与针对性的传播,即理悟传媒国际传播的“本土化”理念。

(三)渠道:从单一扁平的传播渠道走向多媒体渠道融合的立体传播

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概念时,恐怕不会想到日后的世界会如此迅速而深刻地走向数字化生存、全媒体生存。虽然海外国际一流媒体早已瞄准新的传播技术与传播思维,但较之于我们在依靠传统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时代里的劣势,媒介融合时代或许是我们抢占国际传播高地的机遇。中国传媒一方面要在“全媒体时代”打造多元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要不断摸索国际传播中的“市场产业渠道”,以同时提高传播的覆盖力和渗透力,深入立体地传播中国形象。

(四)类型:从“一架马车走向“三驾马车

电视节目传播依然是当前国际传播的主要样式,即便是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渠道传播的内容,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电视节目或电视元素的新媒体呈现。我们的节目传播亟待从“盒带式专题节目”(风情山水片、综艺晚会、带有政治色彩的宣传片、主旋律纪录片)打包推送这“一架马车,走向纪录片、电视剧、电视新闻“三驾马车”并举的格局。如巩固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排头兵”地位,提升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解决好中国电视剧的价值观吸引力问题;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找到中国“好视角”。(答题班语料)

四、知识点拓展

一、国家形象的建构

1.国家形象的定义

国家形象指的是国对一个国家在内外公众在他国公众中所获得的综合性印象和评价,包括对其综合国力、社会制度、国家发展、国际地位等多方面的评判。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范畴。当今时代,各国都在大力宣传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以增强本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于我国而言,塑造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的良好国家形象,对于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2.国家形象建构的方式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国内媒体与海外媒体的互助融合

(2)公关宣传与媒介事件的报道(国家形象宣传片)

(3)文化产品传递民族符号

(4)国家战略合作与友好关系的建立

3.建构国家形象的改进方式

(1)传播肢体的多元化:民间官方集体发力

(2)传播策略的科学化,提高针对性

(3)传播形式多样化:宣传片、影视作品等

(4)实施主动的传播策略

(5)积极参与国际重大事件,提升国际话语权,表明立场与态度

(6)积极倡导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建立

(7)实施分地区、分国家、分受众的传播策略

二、国际传播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考点!)

  •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1.把握受众心理需求

真正的认同往往是来自于心理上的认可与接受,那么如何才能让国外受众对中国故事产生共鸣?这就要求媒体在对外传播时需要考虑国外受众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心理特点。

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从他们的角度进行故事表达,讲他们想听想了解的故事。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包容等特点,网民的心理需求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信息的获取来源不再只有单一的主流媒体,网民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获得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对新闻内容也有了不同的解读视角,但是信息的真实性并不能得到保证。以往由于媒体“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在事件发生时往往容易失去报道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最佳时机。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平台经常成为谣言滋生之地。国外网民对与中国相关的新闻往往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甚至怀有不信任、不认同的心理。

因此,媒体应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态度报道事实,成为信源提供的可靠保障,增加媒体公信力,给国外受众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可信赖的真实中国,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关。(答题班语料)

2.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动性、及时性是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互动性的特点让不同国家的群体得以沟通交流 ,增加理解;而新媒体及时性的特点则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应主动与外国受众进行互动,通过他们的反馈,才能对原有的传播策略和叙事方式进行有针对性且有效的调整。同时,在事件发生时,中国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声,第一时间争取话语权。

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为世界网民提供了相互联系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些社交媒体,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新媒体时代,平等的传播态度、新颖生动的视觉呈现方式更符合网络受众的接受习惯。在这方面上,“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时政新媒体,其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特点上的做法是较为成功的。如在2017年12月10日推出的《我是故宫博物院院长,我不是段子手,我为传统文化代言》,针对《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火爆,“侠客岛”采用照片、视频、文字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标题采用网络流行的“我为某某代言”的句式 ,内容上采用访谈实录的形式解答网络受众的疑惑,同时将文章的重点用红色标注或者加粗,让受众在手机上阅读时不会感到疲劳。(答题班语料)

3.立足民间故事,避免单向灌输

一直以来,中国的对外宣传往往着重于从宏大的叙事角度进行传播,而忽略了基层生活的报道。事实上,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有很大不同,对外宣传应把握国外受众的阅读取向、接受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精英人物、国家重大活动等内容往往离普通人生活较远,离国外普通人距离更远,无法产生共鸣。

在对外进行传播时,应将中国普通百姓的故事讲出来,将基层的变化讲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好故事,才是能打动人心的好故事。在民间,中国与其他各个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民间交往,跨越国籍的民间交往需要克服很多来自文化习俗的差异。求同存异既是国家层面的外交方针,也是个体和谐相处的方式。这样的民间故事不仅可以从小切口看国家变化,更能用故事传达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2017年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的“我与中国”征文活动,通过来华留学生讲述自己的来华留学经历和感受,讲述他们在中国留学的故事。这种方式不仅能让人们看到留学生来华留学的真实想法,更能以第三方的角度看中国。对于更多没有来华的外国受众来说,他们所讲的中国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答题班语料)

4.培养高素质媒体专业人才

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有着很大的不同,其特殊性也对相关的媒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例如对国外受众的熟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外语的表达能力、新媒体的运用能力等。在国际传播中,这种复合型人才是缺乏的。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实践中,需要有跨学科的复合型传播工作者,更好地适应国际形势,提高中国国际传播的能力。

总的来说,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技能和知识,前者包括能熟练使用新媒体尤其是国外新媒体如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媒体的能力,以及国外语言运用能力等;后者尤其是要熟知深谙国外的风俗文化等常识。同时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外的政治形势和政党流派,以及他们的立场特征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国外受众讲好中国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对国际舆论场中被少数强势媒体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变,同时为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提高与加强以及提升国际话语权,都提供一个新的机遇。(答题班语料)

5.小结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社交媒体消解了传播的时空限制。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国外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文化差异,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并培养符合对外传播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讲好中国故事,既需要精彩的故事内容,也需要符合时代潮流和特征的“讲述”方式。而讲好中国故事,是讲生动有趣的故事,是讲每个中国人的故事,是讲蕴含中国文化、情感与价值观的故事。透过故事传递中国深层次的文化思想与文化特色;通过这种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答题班语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