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买不到“精品小车”?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这句话的适应证很窄的。
前几天在微博聊到“平价车”这个话题,有小伙伴问我,丰田现在人气这么高,为什么不引进雅力士混动呢?本田现在这么硬气,为什么飞度不上混动呢?为什么出的版本连中央的滑轨都没了?
(霓虹本土飞度的扶手区域是平台+滑轨,可以更换对应的配件,实现多种功能)
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复杂问题,提问的人许多都对答案有些认知,只不过不太愿意接受“这车进不来很合理”的结论罢了。
雅力士堪称一个经典例子。它的一二代都在国内生产销售过(当然威姿没挂丰田标),走的是精品小车路线,中高配和海外同款接近,但市场效果都不理想——说失败也不为过。
而作为地球上车型最多的车企之一,牛头在这代产品上拐了个弯,将Yaris分成了3种。
一种是国产的低价版(上图),在大陆、东南亚地区、中东、拉美都有售,特点就是便宜、空间大、没多少运动性。部分市场还推出了外观更魔性的改款。
(不…不必了……)
还有一种是主攻日本本土和欧洲市场的高成本版,贵,空间小,技术比较先进,提供最新的混动系统。操控性能也更好。
还有一种北美特供的丰田Yaris,它的身世最神奇。
因为这个丰田Yaris根本不是丰田!
它是拉皮版的马自达Demio(新款马自达2)……直接外包了。
在采用低成本车型后,国产Yaris(致炫/威驰……反正排列组合那四个名字)打了翻身仗,在B-segment持续衰退的前提下销量比前两代好了太多。(近期比较低,但这很大程度上和芯片不足时,各厂家主要排产高利润车有关)
重点是什么:大品牌、便宜、空间大。
回过头来看日本本土/欧洲的Yaris,它的宣传中操控性占篇幅很大。在一个宝马把主力的3系操控性能明显降低、并收获市场积极反馈的市场(无关好坏,口味不同罢了),这个成本不菲的卖点并没有意义。
但“第二排太小”就很有意义了。
至于售价方面,可以拿霓虹本土价格稍微做个比较(这是很粗略的比较,有些地方国内配置会高一些,有些霓虹高一些,税费也有不同)。
这台1.5升混动、带着三缸原罪、还只有寒酸低配的Yaris起价约200万日元,按照现在汇率约合11.2万rmb。
低配1.8混动的卡罗拉比它贵大约20%
巧了,如果以国产混动卡罗拉起步售价,按比例来猜测“这款Yaris混动如果国产,会卖多少钱”的话,大约是11.3万。
这车会有人买吗?一定会的,每个月汽车销量榜末尾那些,许多车我们根本不认识,也不想认识,照样有人买。
但它无法形成一个有规模的、持续的市场,旁边贵1万的卡罗拉1.2T就足以把人群吸引走。
至于本田,也是类似的情况——混动飞度起价也是200万日元。
近似配置的混动版,售价涨幅大约在2w上下,二者大体上吻合。所以只要你不能接受那款连后雨刷都去掉了的最低配,混动版如果出现,起步价恐怕也是11万上下,还是钢圈没天窗的……
高配就不要想太多了,Modulo X比它贵了40%+,简单折算的话,雅阁、CR-V的自动档起步价,比它贵1-2万(不含优惠)。
8.68万的飞度很多人都闭眼嫌贵,嗯。
所以结论其实很简单:这种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而且还是无法调和的。
为什么不能卖8万,用爱发电呢?
为什么要呢?
尤其是在大城市纷纷限购、需求转向大型、综合、豪华的时候,这种用爱发电就更毫无意义。
所以与其说“精品小车”抛弃了我们,倒不如说是我们这个市场,其实抛弃了这个细分类别。
换言之,因为我们的市场有没那么精致,却便宜很多的同类车,以及许多比它们级别更高、却没贵几个枣的更高级别车型,一些甚至就在同一个品牌里。
停车也许没那么爽,但少花钱多办事,总是不会错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那个永恒的问题:kei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