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友经验汇总——乳癌康复路上之运动篇
2017年4月-11月,经历了确诊,手术,八次化疗,二十五次放疗,转眼已经快一年了。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字只是数字,对我们而言,却是刀尖上的舞蹈,各种滋味,唯我们自知。
即使逆风而行,即使步履艰难,踉跄蹒跚,但只要认准方向,不停下前进的脚步,终会抵达心之所向,那健康和快乐的目的地。
这一路,有坎坷,有障碍,也有荆棘和伪装成绿洲的陷阱。
如果方向错,误入歧途,那么结果就是越努力越错。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才是正确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医生的治疗和指导意见,帮助我们解决了一大部分,但生活里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自己去思索,判断,甄别。
如何走,这是第二个问题
我因所学专业和工作关系,对临床,护理,健康管理,医学营养等相关事项接触较多,于康复略有心得。
目前我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体力也在一天天恢复中。
从卧床不起的重病号,到楼下花园小坐的林妹妹,再到如今隔天一次进山,拔高500多米,来回12公里的山大王,期间的酸甜苦辣,忧虑悲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感谢自己的身体,很给面子。明显感觉到身体一天天康复,体力一天天增强,这种感觉,除了幸福,再无他词可以形容。
有空的时候,我会逐一总结,与姐妹们分享,共同走向健康和快乐。暂时计划分为运动篇,饮食篇,美妆篇,服装篇,兴趣篇……也可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尽力而为。
治疗期间欠下许多文字债,目前开始一一偿还,加之每天下午要爬山,晚上进行拉伸和卷腹等锻炼,还要给自己留出来烹茶,读书,画画,做手工的时间,姐妹们的评论,可能无法一一回复,在此先道歉了。
关于心路历程,在前一篇也遇到一些,但对于我们来说,所有的文字都太过苍白。那些蚀骨的苦痛,剜心的折磨,回想起来依旧令人感觉脊背寒凉。
医生说,我是属于对化疗特别敏感的患者,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化疗副作用,都在我身上一一体现。
所有的伤痛,不愿意回想,却不可能淡忘。
以文字为结束的句号,此后,我们走向希望和健康。
以运动,以感恩,以乐趣,以善良,以爱美的心,铺一条通衢大道,铸一座健康城堡。
关于运动,我只想说,找一个你喜欢的。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翻看我以前的文章,里面记述得非常详细。
第三周人稍微舒服些,就每天坚持下楼散步,运动量根据体力而定,不要勉强。
放疗期间最大的问题是疲乏感,随时随地可以睡得着,这一时期的睡眠是最好的,有差不多十几天,几乎大多时间懒在床上昏昏沉沉。从窗子看出去,楼下的花园那么美丽,又那么遥远。
全部治疗结束后,体力开始慢慢恢复。
能下楼了,能到花园里走走了,第一次坐在花园长椅晒太阳的时候,仰起头,眯着眼睛,细细感受着阳光轻扫脸庞的感觉,那一刻,幸福和快乐,记忆犹新。从一圈到三圈,再然后走出大院,围着大院外围慢慢走一圈,不知不觉中,散步的范围逐渐扩大。
终于,躁动的心开始向往那座巍峨的山。心带领脚步,一步一步,去触摸取拥抱那山。
我可以的。
我可以的!
有那么多的第一次值得纪念,有那么多的快乐邀和你们分享。
不要嫌我唠叨,好吗?
我是多么的贪心啊,到了山脚,环山路一大圈转下来一个多小时,这样持续了一个月,从疲惫到轻松,我又想再远一些了。
第一次,哈,又是第一次。
第一次沿着山脚的环山路去天外村,过大众桥,到山涧好奇地观看人们汲山泉水,在硕大的石板上走来走去,玩溪水,赏翠竹,一群一群的鸟儿在不远处啄食松籽……
第二天,就开始在背包里带一瓶小米或者面包屑,喂鸟儿的时光是快乐的。
而今,天外村已经变成我进山的起点,给鸟儿喂食的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
从天外村,过建岱桥,经黑龙潭,走长寿桥,到竹林寺扇子崖。一路走走停停,听听鸟鸣,听听松涛,有松竹相伴,有清溪潺潺,山泉汩汩,可以玩水,可以捡彩石,可以以巨石板为桌,幕天席地,享受大山里午后时光,品一餐山野下午茶点。
与自然为伴,领天籁之音,得运动之益,不亦乐乎?
小结
运动,不限方式,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喜欢才能坚持。如果当做任务来完成,怕是乐趣少了很多,也难以长期坚持。
爬山,游泳,快慢走,慢跑,骑车,瑜伽,舞蹈……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运动还有一个注意点,就是量的问题,听从身体的指挥,量力而行,不贪求步数或者运动量,运动完第二天,如果身体疲倦就减量,如果感觉轻松就逐渐加量。一定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要与别人攀比,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运动能力也不一样。
还一点就是装备,瑜伽舞蹈游泳自不必说,要有专业的服装,不仅仅是仪式感,也不仅仅是好看,更多的,是对身体的保护。如果爬山或者跑步骑行,那一定要贴身穿速干衣的,万不可穿纯棉,否则汗湿后风一吹,特别伤身体。
我因为要带水杯,水果,护膝等,所以对背包要求比较高,有腰扣的专业登山包,可以避免肩部负重,这一点对腋下淋巴清除的亲们尤为重要。
春天来啦,冬眠的虫儿都苏醒了
选择一个方便且喜欢的运动方式
一起动起来吧!
我可以,你们更可以的
加油啦!
其他姐妹都在看
戳以上链接直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