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鲁藩与泰山

鲁藩与泰山

(一)

洪武三年(1370)四月,明太祖分封第十子朱檀为鲁王,其封国兖州,乃在泰山脚下。第一代鲁王檀于洪武十八年(1385)就藩,好文礼士,善诗歌,曾亲诣泰山致祭。高僧释宗泐有《鲁王登泰山奉令旨作》诗:“宫漏声沉天欲晓,严车整队东郊道。泰岳巍然境内山,暇日登临散襟抱。初闻鼓吹入深谷,倏见旌旗出林杪。扪萝不惮路崎岖,直欲高跻极飞鸟。峻拔中霄日观峰,阊门白马明双瞳。下视沧溟一杯水,六鳌背负三神宫。东封古来天子事,石壁千寻刻文字。吾王只欲穷冥搜,飒飒冷风引飞骑。上界群仙朝玉京,空中夜半天鸡鸣。阴崖凿开混沌窍,石髓饮来毛骨清。乐不可极下山去,羽盖霓幢拥归路。奥域灵区非世间,回首苍茫隔烟雾。”〔(明)宗泐《全室外集》卷四《七言古诗》,《禅门逸书初编》第7册,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30页〕是为鲁藩最早与泰山发生联系之记录。

(二)

正德十六年(1521年),鲁庄王阳铸(号弘庵)于灵岩寺大雄殿置观音、文殊、普贤像。阳铸有《灵岩十首次王都宪(山东巡抚王珝)前韵》立石寺中(今立般舟殿遗址西)。〔《岱览》卷二四《附览·灵岩》,第31页;张用衡《泰山石刻全解·灵岩寺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18年版,第100—101页〕

(三)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鲁府泰兴王朱寿镛(初封泰兴王,崇祯九年(1636年)进封鲁王)于岱麓三元宫建一天亭,为四方游览止息之所,其《新建一天亭叙》云:“泰岳南麓一天门有三元宫,予府香火院也。殿前建亭一区,为四方游衍之所,上接天门之□,俯临泰安之郊,泉流萦回,襟带于左右,磴道崎岖,依附于远迩,朝岚时为断续,盈日可观林禽,每自去留。……奇哉!安乐窝乎,予一塈此盘桓弗置,欲安居而笑傲焉。第藩羁未遂,姑笔□□以铭其盛,且为之词以歌之。……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吉日,□□九代孙鲁□泰兴王安宇寿镛撰。”〔(明)朱寿镛《新建一天亭叙》,《岱粹钞存续编》卷二〕历世鲁藩多将泰山为王府祭场,三元宫即其香火院所在。

附全文:

新建一天亭叙并歌,万仙楼下

[明]朱寿镛

泰岳南麓一天门有三元官,予府香火院也。殿前建亭一区,为四方游衍之所,上接天门之□,俯临泰安之郊。泉流萦回,襟带于左右,磴径崎岖,依附于远迩。朝岚时为断续,盈日可观林禽,每自去留,兴情□羡。春之熙,夏之凯,秋之爽,冬之彤,嘉趣四时无尽;日之白,风之清,花之香,鸟之语,大宇万景豁然。天风□盘石,若迎蓬岛之真;泉琴奏涧,似迓遗之囗囗。□鼎累列之家,给足可封;高倍驱振之彦,麟萧骈集。可以□,可以壶,宜以觞,宜以咏。贤达寓之,顿起悠然之胸次;善信寓之,感思嘉遁之吉真。竹林之囗,莫不引领而醉于斯;兰亭之士,莫不羽觞而赋于斯;游侠豪迈之徒,莫不遗世而游观于斯;羽衲杂□□卒,莫不洗心而养性于斯。奇哉!安乐窝乎!予一塈此盘桓弗置,欲安居而笑傲焉。第藩覊未遂,姑笔□□,以铭其盛,且为之词以歌之。歌曰:

□往高亭如掬许,清幽雅致难悉举。峰峙遥看当户明,溪流环抱如相侣。和风有待拂轩窗,野鸟无心囗檐宇。香萼烂漫映苍苔,芳草萌茸迩疃墅。石经犹有松菊枝,柴门静掩天涯雨。喜无尘埃坾玄榻,时有道人来燕胥。院主泚泚西畴馀,坐拥仙几拈玉尘。缓步徐行访清虚,黄庭道德发天绪。形存锻炼几□□,心无外慕怡神伫。枕石高卧日三竿,抱琴独奏风一缕。到此自是羲皇人,天地万物复何与。

住持徐;董美阳。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吉日,□□(皇明)九代孙鲁□(藩)泰兴王安宇寿镛撰。

原书此上眉注称:“肃王寿镛,鲁恭(王)庶九子,初封泰兴王,崇祯九年袭封,十二年薨。重修万(仙)楼及三元宫墙。”

(四)

泰山灵岩寺中明代程鹏起诗碑,碑高45.5cm,宽118.5cm,厚22.3cm。碑石原弃置于灵岩寺辟支塔西侧路南,2011年文物管理部门于般舟殿遗址西侧新建碑台,将此碑移置台上。此碑收录明代邹元标、王稚登、邢侗、杨道宾、叶向高、黄克缵、徐梦麟、陆梦履、江湛然、刘亮采、刘敕与程鹏起赠答诗共12题15首,由鹏起用草体书刻于一横碣。其4.子愿邢侗   壬寅春,题贞白宗侯画册见赠。若榴花灼灼,送子出重关。问渡大清水,逢人小朗山。南风吹忆梦,赤日著愁顏。莫问并州路,期君枫树斑。

(注:鲁藩镇国中尉朱颐㙇,号贞白,善山水,有赤霞馆集)

(五)

“浯山曾似太山长”——金门鲁王石刻与泰山

在金门古岗献台山上,有一处著名的摩崖石刻,即南明监国鲁王所题“汉影云根”。鲁王讳以海,为明鲁荒王第九世孙,明末袭封。南明弘光覆亡,鲁王受浙东义旅拥戴,称“监国”号。永历五年(1651),受郑成功之迎,移蹕金门,前后七载,最后薨於岛上。“汉影云根”即鲁王流寓金门时所题。宁靖王朱术桂所撰《鲁王圹志》中称:“其地前有巨湖,右有石峰,王屡游其地,题‘汉影云根’四字于石。”“汉影”指天汉之影,“云根”喻高山之石。四字意谓斯地水连银汉而石耸入云。

“汉影云根”题刻之侧,又有鲁藩从臣诸葛倬等四人的题诗摩崖,其诗刻还与泰山颇多关联。

从臣诗刻题称:“监国鲁王,遵澥而南,驾言斯岛,挥翰勒石,为‘汉影云根’,四窠字,意念深矣!(诸葛)倬等瞻诵之餘,同赋诗志慨。”其中之第三首,为郑纘祖之作,全诗如下:“翰墨题分娄胃乡,浯山曾似太山长。青藜笔掞云根外,鸿宝函开汉影傍。仙岛鳧鸥多气色,江村草木有暉光。袞衣是处歌遵渚,会见崇朝一苇航。”

郑纘祖为福建南安廩生,鲁王流寓金门时之侍臣。据其之解读,“汉影云根”四字,乃是寄託鲁王对故国山川的感怀与追念。诗中之“浯山”,即金门之山(金门古称浯州),而“太山”即泰山,郑诗於故国山川中特意标举泰山,乃是有其深意存焉。

自从第一代明鲁王朱檀开始,后世历代鲁王多将泰山作为王府祭场,如泰山一天门附近三元宫,便被鲁藩列为香火院,可见对泰山之一往情深。正是这层家世源渊,鲁监国从臣往往以泰山作为鲁王之象征。永历十六年(1662)五月,值朱以海四十五岁寿辰,从臣卢若腾献诗为贺,篇题即作《泰山高》,诗中写道:“泰山高,群岳之长帝所褒,春来烟雾相亏蔽,丛薄时闻狐虎嗥。风景一至朱明盛,碧空澄霽妖兽逃,五十餘盘天孙座,俯临万象见秋毫。十洲三岛在咫尺,召集仙人奏云璈;仙人手酌流霞杯,荐以三千度索桃,桃花桃子开又结,泰山之高高莫埒!”(《沉光文公年表及明郑清时代有关史实》,载侯一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731册《沉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页309)诗中不仅以“泰山”象徵监国鲁王,且视之为中华正朔与大明故国的标志符号。

基于同样的原因,郑纘祖题诗亦将鲁王所书“汉影云根”具体解读为泰山,从而在金门摩崖中,出现了“浯山曾似太山长”的刻辞。

作者:周郢

邮政信箱:山东泰安市文化路41号331信箱(271000)

(0)

相关推荐

  • 七律•泰山一天门

    ​泰山南麓一天门, 形若天梯盘道存. 东部中溪鱼闹夏, 西边藏岭石留痕. 秦王踏至开心界, 孔子登临生慧根. 名迹奇观由此入, 逍遥爽快写诗魂.

  • 明鲁王陵陵址是刘伯温勘定的吗?

    明鲁王陵陵址是刘伯温勘定的吗? 郑建芳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陵园--鲁荒王陵位于邹城市区东北九龙山南麓,陵区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800米,占地面积约9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1300余件,堪称&q ...

  • 大明第一亲王陵:明鲁王朱檀墓及出土的瓷器

    鲁荒王朱檀是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第十子,为朱元璋与郭宁妃所生.史料记载朱檀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就藩兖州.朱檀喜爱文学,谦恭下士,颇得朱元璋喜爱.但他同时痴迷长生不 ...

  • 明·吉藩王铜镜

    明·吉藩王铜镜.直径59.5厘米.

  • 明周藩内乡王府镇国将军夫人侯氏合葬墓志铭考释

    一.墓志概况          二零一四年四月,在挖掘汴西湖过程中,明周藩内乡王府镇国将军夫人侯氏合葬墓志出土于开封市西郊野场村附近.有志盖.志石各一方,均保存完好.志盖高六十六点五厘米.宽六十五厘米 ...

  • 江南涂炭,生民无主,而当明鲁王在绍兴监国,明唐王又在福州称帝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皇子26人,除皇八子朱梓.皇九子朱杞.皇二十六子朱楠早死外,朱元璋替有后代的23个儿子各拟定了20个字的后代世系,每个字为一世,子孙初生,便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 ...

  • 第十章 去鲁适齐 泰山问苦

    孔子奉君命出使周都,学礼.学乐.学道,自觉恩宠荣耀,而且收效颇大,满载而归,心里像阳春三月的花朵,正怒放喷香,归家后不等与弟子和家人们交谈,便登鲁宫回奏.昭公日思夜盼的是孔子能从洛邑带回一件得力的工具 ...

  • 明唐藩郾城王府高安縣主壙志銘考釋

    明唐藩郾城王府高安縣主壙志銘考釋 侯保国 摘要:明唐藩郾城王府高安縣主壙志銘,是邓州古玩收藏家温登峰先生收藏的一方明代墓志铭及墓志铭盖.该墓志为正方形, 青花岗岩石质,长59  厘米.宽 59  厘米 ...

  • 古迹寻踪之探秘九龙山明鲁荒王地宫

    老猪的碎碎念 关注 1/9明洪武二十二年,太祖第十子鲁王朱檀薨,是明朝建立后第一个去世的亲王.朱檀陵墓的营建是明代亲王中的首例,先将其厝葬,然后相地脉,找风水,另择陵地,在选陵时煞费苦心,踏遍了鲁藩的 ...

  • 明鲁王府与兖城古八景(一)

    兖州历史上第一部明代鲁王府研究专著<兖州明代鲁王府>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本系列将重点推介本书中的精彩部分,感谢关注! 明鲁王府与兖城古八景(一) 杜心广  王忠义  朱继功 自宋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