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中医固本扶阳、温肾健脾,糖友不再怕血糖高
人体的阳气对于人体,如同太阳对万物一样重要!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必须在阳气的推动下才能发挥正常活动,而阳气又是容易耗失的!所以《黄帝内经·灵枢》上称:'人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就是说人过了四十岁,阳气就在走下坡路了,于是很多疾病都在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发生,糖尿病就是其中一例。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在古代属于'富贵病'。主症为'三多一少',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多饮是口渴之后'饮水自救'的一个表现,为什么消渴病患者容易口渴?
这其实与人体的脾肾阳气亏虚和枢机不利息息相关。其实我们的肾阳的蒸腾作用就相当于水泵的动力,而脾阳的输布功能就相当于水泵本身,如果两者其一虚弱,或是两者都虚,津液不能上承于口那就会出现口渴多饮的症状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三枢不畅,特别是水火气机运行之通道——少阳之枢不畅就会导致阳气内郁不能布展,结果出现津液输布不利的问题也能引起口渴。
津液输布障碍,津液就会下渗于膀胱,这样又出现了消渴病的另一个主症——多尿。消渴病还有一个主症就是多食。我们中国人民讲究'民以食为天',连孔子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大家见了面寒暄的第一句 常常是'您吃了吗?'于是很多人认为能吃是福,其实食量很大并不是好事,往往提示着你的脾阳开始虚衰了,当脾阳不能代偿时,它会突然垮掉,其结果就是发展为消渴病。
怎样扶阳气?
中医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认为消渴病之发生、发展,自始至终都和阳气密切相关,简而言之,消渴病的病机就是:脾肾气(阳)亏虚,枢机不利。所以在治疗方面着重固脾肾两本,畅达三枢,扶阳气和畅通阳气之道路要贯穿在消渴病的治疗始终,并且扶阳不忘补阴,于阴中求阳。
祖国医学认为,'两本'指先天、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肾乃生命之根,内寓元阴元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脏腑的气化皆始于此,故为先天之本。人体若肾阳不足,则气化、推动和固摄作用失常,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出现痰饮、水肿,多尿,遗尿、尿失禁、小便余沥、尿少、尿闭等病症。脾主'运化水液'。
脾气健运,既能使体内各脏腑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滋润,又能防止多余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而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肾阳脾阳的不足,就会产生诸如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正是危害我们生命健康的元凶,引发多种并发症。
中医的临床经典著作《伤寒论》非常注重'扶阳气',清朝温病学家吴鞠通指出'伤寒一书,始终以救阳气为主',而扶阳只有扶脾阳、肾阳,才是扶阳的根本。书中所论扶脾肾阳气又兼有祛邪的代表方就有:苓桂术甘汤、茯苓四逆汤、理中丸、附子理中汤、真武汤、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五苓散等。
太阳是自然界阳气来源之根本,其实太阳也是需要'休息'的,每到一定周期,太阳的热力就会相对减退。而今年就是太阳的低潮期,根据 '天人相应'相应的观点,这也会影响到人体的阳气。这时保护阳气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另外在房事上应该有所节制,惜精节欲,保护肾阳。1总而言之,在生活中处处要做到'天人一致',时时注意固护阳气,只有这样才能颐享天年!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糖尿病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健康人生拒绝糖尿病,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身体健康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