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不是黑脸,学者曝出惊人真面目:大家都被骗了
北宋历史时期,曾有一位清廉公正的官员,也就是人称“包青天”的包拯,他的故事被翻拍成各式各样的影视作品,成为不少影迷心中的经典。有趣的是,在剧中多半呈现黑面的包青天,实际上的长相似乎不是如此,有中国学者就曾提出了自身看法,颠覆了众人的想像。
▲1993年戏剧中的包青天形象。(图/数据照)
历史上的包青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中国开封包公研究会副会长李良学先生分析:
宋代史书中,均没有对包公的“黑面”有任何文字记载,说明包青天的脸并不黑,反而是一个“白面书生”。那么,后来包青天的脸为什么变黑的呢?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良学进一步指出,包青天的黑脸是元明以来戏剧化妆师设计的一项杰作,象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精神,那只是个文学艺术的形象。此外,剧中威风八面的包青天,实际上并不高。根据1973年在中国合肥的包拯墓中,可推测本尊大概只有165公分左右。
▲1993年戏剧中的包青天形象。(图/数据照)
另外,“包公升堂断案”过程会出现两样道具,一个是“独角兽”,二是“三口铜铡”,前者被认为是断案神物,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顶坏人。后者的龙头铡斩皇亲国戚,虎头铡斩贪官污吏,狗头铡斩刁民。但李良学点出,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为了增加故事性才添加上去的,在最原本的版本中并不存在。
历史上的包青天,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丁卯科进士,授大理评事(从八品下),知建昌县;因为父母年老,没有赴任。又监和州税收,其父母不想让他离开,于是一直在家乡侍奉父母。
▲1993年戏剧中的包青天形象。(图/数据照)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调知天长县。任满后,调任端州(广东肇庆)知州。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
为惩治贪官,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他向宋仁宗上书《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三次弹劾皇室外戚张尧佐,称其“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又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案,震动朝野。
▲包公祠。(图/数据照)
仁宗嘉祐二年12月(1057年1月),包拯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3],至嘉祐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京城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包拯公正廉明、明察秋毫、铁面无私、断案如神,因此受人敬仰。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他进入“二府”成为北宋最高决策机关成员(从二品枢密副使)后,衣着饮食和器具依然“如布衣时”,是古代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民间谚语有云:“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为人严正,殊少笑容,时人以“黄河清”比喻包拯之笑。曾与包拯同朝为官的欧阳修、司马光,乃至后世如朱熹、刘敞等,对包拯皆有正面评价。
▲1993年戏剧中的包青天形象。(图/数据照)
考资料:《宋史·包拯传》《续资治通鉴长编》
关注【无风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