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如丨国英谢师
国英谢师
作者:周福如
国庆节,我牵线搭桥,让50多年未见的师生喜相逢。
南通州原正场中学第一届高中1969年招生,那一届那一班招了三类学生,一类是两年制初中毕业生,另两类是村小附设初中班的初一和初二学生,鱼龙混杂,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年轻的班主任刘汉良接手该班。
国庆活动时,国英作为首届学生,听到刘老师的消息,喜出望外,即时让我给她刘老师号码,邀请刘老师到家作客谢师。
一早,国英把刘老师和师母接到家。一进门,国英倒茶献水果,敞开心扉,首先感谢刘老师高中两年的关照(那时高中学制二年),国英说,那时家有9个弟妹,家境贫寒,作为老大上学相当不易,每天一大早做好家务步行5公里到校,一碗稀粥,跑到校已消耗殆尽。刘老师常递上一块馒头干或一块饼干,国英如逢甘露。
因家贫如洗,国英上学穿着有大补丁的衣裤,硬着头勤奋学习。刘老师每学期评助学金,都向国英倾斜,别人几毛,她一块。
几十年后的今天,刘老师见到饱经风霜的国英,报出了一大堆和国英同班的优秀女生。国英记忆犹新,那些同窗同桌历历在目。
不一样的座谈,不一样的回忆,不一样的师生关系。
进餐时,平时不沾酒的刘老师高兴,兴奋地咪了一口红酒,话匣子大开,当年风采依旧。
刘老师耳障,但他完全可以凭对方嘴唇和神态领会其意,回复话题。师母在旁,神采奕奕,笑容满面,尽享其乐。师母说,这样的场合多,但这么多年未见的学生不多,今天刘老师太高兴了。
国英还请了自己的得意学生王剑华(无双臂书法家),欢陪刘老师,分享快乐。同时请原跃进小学的同事张武荣老师和刘老师交杯甚欢。两位八十多的前辈,爽爽朗朗,开心如童。
文/周福如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福如,江苏南通退休教师。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