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如何设计?给教师的十二条建议
本文共5172字,仔细阅读需15分钟
小学二年级《认识乘法》课上,教师为了创设情境,投影出图片后问道: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一、先知道什么是好问题
一个好问题,第一要有指向,满足我们的课堂需要;第二要有空间,让学生能够有所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两点。
所谓问题的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看以下三个问题,大家认为哪个问题相对来说更好。
问一:我的口袋里有多少钱?
问二:我的口袋里有两张纸币,估计是多少元?
问三:我的口袋里有一元、十元和一张五元纸币,是多少钱?
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没有边际的思考问题,它的空间太大。第二个问题中有一个两张纸币的限制,孩子就会对这两张纸币进行一个假设和判断,这就是一个思考的空间。第三个问题就只有一个加法的答案。
那么,第一个问题缺乏条件的提供,第三个问题没有开发的空间,第二个问题就比较适中,可以让孩子有思考,有空间。
二、提问要符合儿童思考方式
声音、体态恰当表达出来,让小朋友觉得这个提问很有意思。
比如我们会这样提问帮助孩子们认识厘米:
师:小朋友,你尺子上的1厘米和你同桌上尺子的1厘米是一样长吗?
生: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不一样长呢?
生:因为他的尺子长,我的尺子短,所以我们的1厘米不一样长。
我请小朋友把两把不一样的尺子放一起比一比,他们惊诧地发现原来是一样长的。
然后我再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杭州的1厘米长,还是北京的1厘米长呢?”孩子们充满热情,进步到一种单位和整体关系之间的发展。
最后问:你觉得所有的1厘米,都一样长吗?形成一个问题串。
三、把握提问的节奏
问题与问题要有一些停顿,有一些等候。不过有的则要紧接着问下去,持续问下去,用节奏把它完全推动。
(有研究表明比较科学合理的等候时间应该在3秒左右,越是高认知的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应该越长)
四、化低阶问题为高阶问题
高阶问题在我们教学中尤为重要,但是却恰恰是我们的短版。
我们在教学里边习惯性设计很多的问题,一个一个的问题往前推进,亦步亦趋。
但是这种状态很可能让我们的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没有了阅读的空间,没有或者丧失了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
什么样的问题是高阶问题?
我们根据蝙蝠可以造出雷达,我们根据鱼可以造出潜水艇。你还知道哪些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小组里同学交谈。
这道题是高阶问题吗?肯定不是,考的是什么能力呢?考的是第一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是你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是你的记忆力。这是这道题所考的。
我们如何把它变成高阶问题?
我们把这道题改一改,改成:
你能否通过仔细观察某个动物,设想一个仿生学的产品呢?你能否根据一个动物,仔细观察这个动物设想一个产品。
这个问题就一下高上来了,这个动物要观察仔细,你要有观察能力,你还要有联系生活的思考能力,你还要有发明创造创新的能力。
所以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并不难,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是非常难的。像这样的问题就叫高阶问题。
五、给问题一个情境
适当的情境提出问题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猴王为什么笑?
讲解“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吴老师独辟蹊径,上课伊始,就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
有一天,猴王要给猴子们分桃子。猴王对两只小猴说:“请你们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两只猴子听了,连喊太少太少。
猴王听了,接着说道:“那就这样来分吧,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吧!”小猴听了,想了想,接着对猴王说:“大王,能不能再多给些?”
猴王略作思考说道:“这样吧,把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这样总够了吧!”小猴子听了,高兴地笑了,连声说“谢谢大王,谢谢大王”,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想一想,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猴王笑的秘密是什么?
沉浸在故事中的学生被小猴、猴王的对话深深吸引着。是啊,猴王为什么笑?这“笑”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生动的情境,引发出关键的问题。
六、看准时机,追问
陈千举老师的一节课,当学生经历了操作、分类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时,陈老师并没有就此写出课题,而是指着20 x=100这个式子说:
“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方程,谁能结合这个式子来说一件事,这件事要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
七、连环问抓住思维火花
学生回答:“您的盒子里根本就没有蓝色的球,却规定了摸到蓝色的球才能中奖,我们当然不可能中奖了。”
……
八、提出一个大问题,减少问题数量
九、改变提问的角度,增加思考的容量
改变角度去提问,让提问与回答,成为“百变魔方”。
我分享一类相对陌生的、高级的提问类型:
问在文章结构的“断层”处,关注文章结构特别的地方。
例如:表述的矛盾处、文脉的承接处、内容的对立处、表现形式的重复处等。这些“断层”都是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清晰的创作思考痕迹。提问在断层处,是新颖的角度,但还是问在文章的本体。
还有一种全新的提问角度——问在文章的“胚胎”阶段。
文章还没写成,作者在构思酝酿时,文章就像处于胚胎阶段。而这一阶段是极为关键的,决定着文章整体品质。
我们阅读的是结果,是文章落地生成后的样子,但可以通过对胚胎阶段的探索和关注,触及作者的创意、构思,问题指向“问怎么写”。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有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杏林子的文字很美,很多教师提问喜欢提在“表皮”:大家读一读,美在哪里?喜欢哪里?
实际上,当小学生没有达到杏林子的生命感悟,缺乏必备的文学积淀时,这些文字的美,欣赏不来也模仿不来。
与其如此,不如关注杏林子是如何以看似随意的笔调,实则集中地和我们分享对生命的感悟。探索后发现了秘密:
选材上,以小见大——选取三件小事,读者很熟悉;
排序上先人后己——三件事例中的两件事与“他人”有关,最后一件才涉及自己,对自己的反思和回归,让读者有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接受的程度就比较高;
可见到可感——前两件事都是看见的现象,第三件是感受到的体验,不断增加可信度。
提问角度改变,让学生换一个思路去想,去学,价值更大,收益更大。
十、转为学生提问,让问题“物归原主”
让学生提问,可以分三种类型:
1.预读之时,提出问题。初读时提出的问题,一般是出于好奇,相对浅显和直接。有时候,会因为天真而触及本质,青年教师要予以甄别,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判断。同时,这一类问题有选择地,可以应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2.教学之中,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此时学生又会有发现,他们关注的问题,于目标抵达而言,采用为教学中的“话题”,性价比更高。
3.同伴互动时,提出问题。在组织学生互动,进行共读时,同伴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这一方法在日常教学操作中多有出现。
十一、有时候,不提问,少提问,也不错
有时我们一个心思琢磨要怎么提问,其实反过来想:不提问,也并非大不了的事。况且,还真有三种情况下可以不问:
1.会的,不问。这点显而易见。
2.问了也不会的,不问。这点青年教师要想通。不要用问题为难自己,为难学生。超过认知水平太多的,不能问,问倒自己无人搭理。
3.不该问的,不问。什么是“不该问”的呢?
这主要是指提问的时机不对:学生还在想的时候,让他好好想,不要不停追问;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不要一直问,那等于雪上加霜;学生感到没意思的时候,不想思考了,就不要勉强问,问到学习乐趣也减损了,得不偿失。
十二、巧设置,所有人参与其中
“棒棒糖”棍: 把学生的名字卷到棒棒糖的糖棍上,把它们放进一个杯子里,随机抽取,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棍子区分不同类型的学生。
名牌抽取机:把学生的名牌投入抽取机,随机抽出学生的名字来回答问题。
接力问答:一个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之后,由他选择其他人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或就这个问题提出新观点,提供其他答案或者补充自己的答案。
同时亮出小黑板:学生在小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倒数3、2、1后,大家一起亮出答案。
线索卡: 发给学生一套答案卡(“ABCD”或“红黄绿”卡),由他们举起相应的答案卡片来回答问题。
展示区:在教室开辟专门的展示区,所有学生将问题的答案粘到墙板上,便于教师翻看,从而对那些有趣的答案进行点评或整体评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测试软件:利用各种类型的网络测评软件,让学生在网上答题并提交,教师收集信息,及时回复。
来源 | 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