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创意可以用几次?金庸《连城诀》与西方小说经典桥段的雷同

武侠小说家,最擅于营造阴森气氛的莫过于古龙,他的小说里,离不开的女人和美酒,借以衬托情节和环境的,则是各种脑洞大开的诡异情景。其实,以国学文化和西方戏剧见长的金庸先生,也有恐怖小说的创作,代表作品是《连城诀》。

《连城诀》是一部凸显人性丑恶的伦理小说,豪侠奸心似鬼,师门反目成仇,各种阴谋诡计和恐怖伎俩层出不穷,打造了一部恐怖的武侠小说,开篇'躺尸剑法'已暗示这部小说的不同寻常。

金庸深谙西方剧作技法,许多小说中都使用了戏剧创作手法,比如在牛家村矛盾集中于暗格中的一个眼洞。在《连城诀》中,万震山梦游砌墙一段,同样借鉴了多部西方小说的相关桥段。不过大师就是大师,他创造的万震山形象,颇有不同之处。

今天来说说,关于人性丑恶的'万震山砌墙'。

《连城诀》一改浪漫传统,通篇充满压抑诡异愤懑

金老对国学文化体会尤深,各部小说中皆以浪漫主义贯穿其中,唯一的另类就是《连城诀》,其中最诡异的情节,莫过于小妾桃红发现自己的丈夫万震山,半夜起来梦游'砌墙',细节描述惊悚、压抑,令人难忘。

话说,万震山同门相残,以为自己将'铁锁横江'戚长发杀死(实际未死),他处理尸体的方式匪夷所思,竟然将戚长发埋到'书房西壁的那堵白墙'里,每日对着藏着尸体的墙壁生活,丧心病狂,思之恐惧。然而全书并没有记述万震山杀死同门的过程,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描述。

道破诡秘事件的,是万震山的小妾桃红,'老爷半夜三更起来砌墙!'寥寥数字,可以感受到弱女子心中那份渗人的惊恐。这还只是铺垫,此后跟着儿媳戚芳的视线,一幕诡异更加真实的展示在读者面前,惊心动魄。

书中写到,'其时月光斜照,透过窗纸,映进房中,只见万震山仰卧在床,双手缓缓的向空中力推,双眼却紧紧闭着。'此时只觉怪异,并不知道万震山在做什么,之后'但见万震山的手势越来越怪,双手不住在空中抓下甚么东西,随即整整齐齐的排在一起,倒似是将许多砖块安放堆叠一般,但月光下看得明白,地板上显是空无一物。'

梦游还原了万震山处理戚长发尸体的全过程,'只见他凌空抓了一会,双手比了一比,似乎认为够大了,于是双手作势在地下捧起一件大物,向前塞了过去。'当日万震山也一定是这样把尸体放进墙中,接着把拆下来的砖块装回墙体,然后还要刷上石灰,直到一切妥妥帖帖,不漏痕迹,'这才脸露微笑,上床安睡。'

《连》书中对西方小说情节有诸多借鉴

连城诀一部,将人性狠毒丑恶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许多地方在其他作品中似曾相识,好像'若有雷同,实属巧合',实则这不仅仅是错觉。

小说前半段,有狄云被冤枉入狱,结识了同样被陷害困入牢狱的高手丁典,这段情节在全书中份量不轻,许多地方与《基督山伯爵》若有相似处,可能作者本身也觉得有些'巧合',特意要在书中提点,这是'家乡的故事',似乎在强调文作的原创属性。

除了前半段的相像,后半程的重点'梦游砌墙',更有许多西方名作的影子,比如爱伦·坡的小说《黑猫》、《一桶白葡萄酒》,还有《麦克白》等等,这些情节同样在展示人性阴险狠辣,同样压抑,令人呼吸不畅。

难怪当年严家炎先生在北大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有同学提出,'《连城诀》中的'砌墙'来自爱伦·坡'。相信读过这几篇文章的人,都会做出类似比较。

爱伦·坡恐怖短篇中的类似情节

《黑猫》是爱伦·坡的短篇恐怖小说,故事梗概大约如是,主人公想要杀死家中一只胸口有白斑的黑猫,他的妻子对其宠爱异常,劝阻之下主人公情绪失控,用斧头劈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全书高潮上演。

'我打定主意把尸首砌进地窖的墙里,据传说,中世纪的僧侣就是这样把殉道者砌进墙里的。'来看爱伦·坡设计的情节,'我用了一根铁撬,一下子就撬掉砖墙,再仔仔细细把尸首贴着里边的夹墙放好,……,然后没费半点事就把墙照原样砌上。我弄来了石灰,黄沙和乱发,……,小心翼翼地把它涂抹在新砌的砖墙上。一切顺利,墙上居然一点都看不出动过土的痕迹。'

第一人称的叙述,撬开墙体,取下墙砖,把尸体贴着夹墙放好,然后把墙砌回原状,还要用石灰拌匀黄沙遮掩。同样的过程,同样的手法,只不过他是完全在神志清醒中完成了整个过程,恐怖有之,但比起万震山砌墙似乎少了一丝骇人的惊悚。

'砌墙'的情节,爱伦·坡不止用过一次,周作人《苦竹杂记·关于活埋》一文中提到,'小时候读英文,读过美国亚伦坡的短篇小说《西班牙酒桶》,诱人到洞甬里去喝酒,把他锁在石壁上,砌好了墙出来,觉得很有点可怕。'这里提到的《西班牙酒桶》,也被译作《一桶白葡萄酒》。

这篇小说较《黑猫》更短小,讲述的是没落贵族蒙特里瑟诱骗复仇的故事,末尾处同样使用了恐怖的砌墙描述。'已是午夜,我快完工了。第八层,第九层,第十层都砌好了。最后一层,也就是第十一层,也差不多了,只消填进去最后一块石头,涂上最后一抹灰泥即可。我拼命搬起最后一块石头,把它的一角放到该放的位置。'

就在他即将完工的时候,'不料壁龛里却传来一阵低沉的笑声,吓得我毛发倒竖',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主人公魂飞魄散,'我赶紧干完剩下的活,把最后一块石头塞好,抹上灰泥。再紧靠着新墙,堆放好原来那垛尸骨。'深夜读到此处,渗人效果不问可知。

剧作家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和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猫苑》

万震山的梦游症,其实是焦虑情绪扩大的结果。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理压力不能发泄,终究会毁掉一个人的心态。夜间,人的神经松懈,警惕性降低,白日里的伪装完全退却,真实的人性暴露无遗。万震山每日道貌岸然,心中却时时焦虑自己的'杰作'是否完美,墙里的师弟会不会爬出来,因此,每天夜里都要重复一遍'功课',让墙中坟墓更加结实牢固。

《麦克白》,是著名剧作大师莎士比亚的名篇,剧中的麦克白将军在夫人的恶意唆使下,杀害了表哥苏格兰国王邓肯。剧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们的耳目欺骗,奸诈的心必须罩上虚伪的笑脸'。

事情结束后,可怜的麦克白夫人受到灵魂不安的折磨,与万震山一样患上'离魂症'。麦克白将军的夫人,深夜秉烛出现,侍女和医生躲在一旁偷窥。医生质疑夫人没有睡着,因为她的眼睛并没有闭上,而侍女则信誓旦旦的说,麦克白夫人的视觉,此刻是不起作用的,'这正是她往常的样子。凭着我的生命起誓,她现在睡得很熟。'

随着夫人的反复擦手动作,她梦呓道'去,该死的血迹!',之后是对丈夫的鄙视,'你是一个军人,也会害怕吗?既然谁也不能奈何我们,为什么我们要怕被人知道?','洗净你的手,披上你的睡衣;不要这样面无人色。我再告诉你一遍,班柯已经下葬了;他不会从坟墓里出来的。'

显然,这是麦克白夫人在'离魂症'发作时,重复演绎谋害苏格兰国王的全过程。麦克白夫妇的手上沾满罪恶的鲜血,目睹怪异行为的医生惊讶无比,'有这等事?'

与戚芳在深夜观察到的过程相比,显然金庸小说营造的氛围更加恐怖。金庸对莎士比亚的风格极为熟悉,他曾经提到,'戏剧中我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莎翁重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借外在动作表现内心,这对我有影响。'可见,金庸作品的成功,也是在诸多高超文学家的肩膀上实现的。

除了西方戏剧,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也有关于猫和砌墙的类似情节。清晚期咸丰年间,有个小说家黄汉,创作了笔记体小说《猫苑》,这本小众古籍中,搜集了众多有关猫的典故趣闻。在'灵异门·第五十六'中有一则关于墙中藏猫的故事。

故事以'道听途说'开始,阳春县整修衙署,工匠在就餐时发现有猫窃食,他一气之下把猫捉住,活生生丢进墙中砌死。竣工后,衙署内诸多怪事,人口病亡。不得已请了巫人占卜,曰'此猫鬼为祟,在某方墙内。'赶紧拆墙,找出猫尸,禳之厚葬,家族厄运才算结束。这位叫做黄汉的作者,生活在咸丰年间,应当与爱伦·坡同时代。思之有趣。

金庸小说的借鉴,是在故有艺术成就之上的再加工

金庸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首,他的学识渊博经历丰富,对古今中外文学大家和名著作品多有深入研究,但是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尽管有些借鉴,却很少原样照搬照用。抄袭是令人憎恶的行为,能够把故有的桥段,与自己的故事相融合,才是大文豪的水平。

爱伦·坡的两次'砌墙'描写,其实传达的细节并不相同。《黑猫》一则中,主人公使用'死后埋葬'手法,而《一桶白葡萄酒》中,则是对受害者'活生生的埋葬',前者虽然恐怖,而后者更加残忍。

作为同样的'离魂症'患者,麦克白夫人的做法,纯粹是为了消除心中的恐惧感,她的'反复洗手'和对丈夫的责难,就是这一情绪的表达。但是在万震山身上,这些桥段有了更多的发挥。

戚长发死而未死,对万震山来说,他是'死后'埋葬,而在戚长发,却是'活埋'。万震山将戚长发封入夹墙后,次日竟发现封墙的砖头有一块凸出,这让万震山心中惊惧,因为担心戚长发尸变破墙,日思夜想心中不安,才种下了'离魂症'的病根,睡梦中一次一次砌墙,达成内心愿望。'脸上微笑,得意洋洋的砌墙',则是日间焦虑在梦中得到满足的反应。

后来,戚芳也要被公公万震山重蹈父亲覆辙。此时的万震山行为不免有些变态,'瞧着那堵白墙,双手搓了几下,……脸上现出十分得意的神情',对于墙上挖出的砖头,还要拿到鼻子边上闻一闻,这不仅是享受砖头上的陈腐味道,更是陶醉于他的高明杰作不能自拔。

这时的万震山其实已经完全扭曲为一个'另类'。看到此处,当可明了,金庸笔下的万震山,与爱伦·坡和莎翁所创作的角色,其实有天壤之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