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每个人心底最深的念想,也是创作者不竭的灵感来源,方本幼也不例外,他将对家乡的满腔热爱都付诸笔端,创作了大量跟绍兴有关的作品。家乡的山山水水、村头小景、黑瓦白墙、石板路、舟楫河流等,都在他的水墨里,丹青里,这其中蕴藏着他细腻的情感。一幅幅灵动雅致的水乡风景在他的笔下铺叠而出,将江南的诗意和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藤画院院长 方本幼:
实际上我画画过程当中,用的是一个传统技法叫“积水法”,也是叫“水破墨”技法,我把这个技法情况扩大以后,用到任何一个地方,比如说用到石桥,用到石板路,用到房子、瓦片,用到人物,用到树,用到树叶,用到房子的柱子,所有的地方,我用同样的一个技法,用不同的一种操作方式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用这个技法来体现绍兴水乡的所有东西。
方本幼说,我是绍兴人,不画好绍兴,怎么对的起这片生养我的土地。三十多年来,他足迹遍布绍兴及全国各地,釆风写生,交流参展,但他的作品几乎都与绍兴题材有关。前不久,由绍兴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醉美绍兴--方本幼山水画展”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的作品百余幅,他将绍兴的风土人情,山水人文呈现到观众面前,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绍兴画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藤画院院长 方本幼:
我这次展览的作品有110幅左右,主要内容就是以绍兴山水为题材,我的绍兴山水主要是以水墨绍兴为主。作为一个绍兴画家,我画画过程当中,主要以绍兴山水为创作蓝本。
方本幼擅长山水,兼及花鸟,多年来独坐书斋,精研古法,传统功底宽实。他笔墨精妙,秉承传统山水的技法,也吸取西洋画的颜色技巧,画富丽堂皇的青绿山水,更将水墨画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何在传承不失的基础上,以自己个性独特的感受去体味自然、体验自我,用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去阐述、开拓、丰富中国画的内涵,进而可以促进中国画的变化发展,这是方本幼常常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藤画院院长 方本幼:
在传统中国画里面,它的核心内容其实哲学。中国的哲学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道释儒三家,特别道这一家。它里面包括老子、庄子一路下来,他这个哲学思想是什么思想,他这个精神内核是什么,就是人跟山水是合二为一的。从这个角度,你如果对哲学没有好好去阅读去理解,那你对山水画的理解能力就没到位,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传统。
“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多年来,他走山访水,观察游历,以广阔的视野和心胸去创作,去生活,去贴近自然。在他看来,画画是一种无思无想的快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藤画院院长 方本幼:
技法基础很重要,如果没有技法基础传统就无从说起,这是一个。传统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临摹。要对从古到今的传统山水的发展脉络,你要有了解,要理解,这个不是说光技法上面解决问题就行了,你还要深入地学习,去考察中国画的历史发展,这个就需要文化方面的素养。
在艺术上,方本幼从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多年来来孜孜不倦地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在充分汲取传统技法优点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他独创了“积水法"的技法,他从最普通的中国画传统技法"水破墨"出发,将之扩展、重构,并且用于其水乡山水构成的全部元素中,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他笔下的水墨绍兴,技法独特,辨识度很高,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藤画院院长 方本幼:
中国画里面“积墨法”,墨一层一层积上去,“积水法”是把水一层一层往上积。就是哪怕是一个树杆一片树叶,或者一块小的石头,我都有一个方法,让它能成型,但是又用“水破墨”的方法去破它,破成功,这个实际上要需要一整套方法的。
艺术的疆域永无边界,作为一名画者,方本幼去追问艺术之美,追问传统与当代的关系,追问造化与心源,寻找出路和突破。在创作中,他融入自己所思所想,阅历和见识,情感和体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解读自然山水,从而创作出拥有自我,抒发现代人审美情感的新图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绍兴是方本幼的家乡,是他出生、学习、生活、劳作、画画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烟雨如画的江南水乡赋予了他灵性,绵绵不绝的文脉又滋养了他的笔墨,在他的笔下,又再现了属于绍兴独有的气质,他的作品,也如这座城市,不张扬,默然不语,读之,却余味悠长……
方本幼,字鹤来,浙江绍兴人。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藤画院(香港)院长,绍兴画院执行院长。擅山水,兼及花鸟。多年来独坐书斋,精研古法,传统功底宽实;广收博取,颖思奇构,风格独特清新。
编导/ 邓永平 翁梦菲 应绿霞 摄像/章 敏 谢 亮 主持人/许逸菲 化妆/楼 涛 制片人/朱於越
策划/终审/张珊珊 监制/王 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