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群:张派与“唱就像说”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刘连群
今年(2010年),是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诞辰90周年,北京、天津两地先后举行纪念活动,这是继2005年在津隆重纪念君秋先生85周年诞辰之后的又一次京剧界的盛会,表达对大师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通过传人的演出再次集中地展示张派艺术的深厚魅力,促进流派的传承与弘扬。
由此,不禁触动了我在5年前活动期间,对于流派以至京剧艺术需要高水平传承的感受。
2005年10月的纪念活动,规格之高、参与之众、内容之丰富,都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连多个晚上的张派代表剧目展演,海内外数十位传人相继登台,各行当名家倾情助演,堪称花团锦簇,红火异常。其间还安排了张派新人的汇报演出,年龄大多只有20岁上下,都有一定的专业条件和艺术潜质,唱来生气勃勃,观众为张派后继有人而感到高兴,也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就在那段日子里,一次外出途中,我从汽车的录音机里偶然又听到了张派唱段。是名剧《望江亭》和《状元媒》。起初还想:可真是“张派热”啊,到处都能听见熟悉的声韵……但很快,我就被吸引住了,凝神细听了,因为发觉是君秋先生的“原声”……直到此刻,我还清晰记得自己在那一瞬间的感觉,几乎每个京剧爱好者都耳熟能详甚至会哼唱的句子、旋律,大师歌来是何等的风韵和意境啊!那份自然,那份从容,圆润甜美的嗓音和婉转多姿的声腔行云流水般淌来,传情达意,声情融为一体,细致入微而又真切适度,不着任何刻意表现的痕迹,这哪里是唱,分明似人物的款款诉说啊!
恰巧,过了两天,我和君秋先生的学生、张派名家薛亚萍一起参加央视“空中剧院”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问我对张君秋的演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脱口回答:“唱就像说话。”主持人乍听有些疑惑,亚萍女士及时在旁补充,说确实,老师生前讲过,演唱的最高境界就应该像'说’。后来又一起简要地作了解释,虽然时间有限,不可能深入展开,但主持人应是领悟到了。
其实,唱要像“说”,并非什么新的发现,许多前辈大师都强调过类似的主张,并作为演唱艺术追求的一种意境而力求尽善尽美地体现出来。净行大师裘盛戎也经常要求学生“唱要像'说的’”。清末王国维说过:“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也。古诗之佳者,无不如是。”京剧演唱艺术与古诗文是相通的。作为一门高度程式化、规范性的艺术,京剧演唱实际存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技巧,吐字、发声、归韵及行腔都有深奥、精微的讲究,技巧性极强;第二个层面是情感,即娴熟自如地运用技巧传达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波澜与变化,引发观众的共鸣。技与情既是两个层面,对于京剧来说又密不可分,无技无以传情,无情无以动人,这同老艺人常说的“技不离戏,戏不离技”是一个道理。大师们在技与情的交融上所达到的高度是在极为纯熟地掌握精深的演唱技巧而又善于准确体悟和适度融入人物情愫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创造了“沁人心脾”、“如出其口”的审美功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加上“适度”二字,因为京剧又是写意的艺术,既要抒发情感,又非一味求真,一“吐”为快,失之浅露直白,否则就背离了京剧的美学品格,与大师们唱就像“说”的意境属于两回事了。
张派艺术自成体系,带给人们美好的审美体验是丰厚而多方面的。
应该承认,张君秋盛年的演唱艺术已然步入炉火纯青的化境,不能以此来对照和苛求青年演员特别是新人,然而这又确是张派艺术客观存在的应有的高度,内中凝聚着流派艺术的精华,是其所以广受挚爱和应该得到珍惜并传承下去的价值所在,因此是在传承中无法也不应回避的课题。大师创造的流派艺术的高度,传人可以一时甚至多年难以达到,却不能不作为奋力攀援的目标,力求不使流派的艺术精华流失,风韵消减,这就关系到流派艺术的高水平传承。
高水平的艺术,需要高水平的传承。张派如此,不同行当不同风格异彩纷呈、各自拥有广大知音的众多流派以至整个京剧艺术也是如此。京剧被誉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前辈大师们才华、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依据的是大师们曾在舞台上创造出的精美呈现,如果后来的传承与之渐行渐远,光华不再,久而久之何以称“宝”?又何以要抢救、保护和弘扬?所以,高水平传承是保持流派乃至京剧艺术独特的、难以替代的艺术价值与魅力,也就是能够超越时代的生命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