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一七七:临床每遭束手无策之窘境时,便览《备急千金要方》,常获良效——治愈胃脘胀满7年案
郭某,男,67岁,初诊时间:2018年3月18日。
主诉:反复食后胃脘胀满7年。
现病史:患者近2周出现反复心慌,近20天来自感胸中气塞,影响日常生活,遂于我处就诊。
刻下症:患者近7年来反复食后胃脘部胀满,每天均发作,每顿饭后胀满约半小时,严重时不能弯腰。平日不能吃生冷食品,辗转多方求治,未效,遂于我处就诊。
查体:舌淡红,苔黄厚腻,脉略沉弦。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脾脏上·脾虚实第二·脾胃俱虚》说:“治脾胃俱虚冷,白术散方。”笔者临床体会到《千金》白术散的方证是:不能食生冷或常温之物,否则胃脘部不适或腹泻。本案患者食后胃脘胀满反复发作,且不能食生冷之物,畏寒。符合《千金》白术散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千金》白术散证。
诊断:痞证 《千金》白术散证。
治疗:方用《千金》白术散。
炒白术12g,厚 朴12g,党 参12g,茯 苓12g,
川 芎12g,炒麦芽12g,神 曲12g,吴茱萸9g。
14剂,日1剂,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2018年4月6日):患者诉汤药很管用,服药7天后胃脘部胀满已愈,但仍不喜食生冷之物。
遂予原方14剂,
随访2周,食后胃脘胀满未见复发。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脾脏上·脾虚实第二·脾胃俱虚》说:“治脾胃俱虚冷,白术散方。白术 厚朴 人参 吴茱萸 茯苓 麦芽 曲 川芎各三两 上八味治下筛,酒服方匕存,食后,日三。一方加大腹皮、橘皮。”
本案患者脾胃虚寒,故见反复胃脘胀满,不能食生冷之物。然而治疗胃脘腹部胀的经方挺多,临证使用需加以鉴别。笔者常使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及枳术丸治疗腹胀满。而使用这两张方子的重点在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适用于中虚气滞之腹胀,且腹部胀满部位常在脐周,枳术丸适用于肠胃蠕动能力弱之腹胀,患者常诉饭后有食物停滞感,或有心下肿大痞硬,小便不利。根据笔者经验,临床证见胃脘部反复疼痛,食欲不佳,食后腹胀,不能食生冷之物,证属脾胃虚寒者,用《千金》白术散,疗效可靠,故予此方。此方值得一提的是吴茱萸,《神农本草经·卷三·中品·木部》说:“吴茱萸,味辛,温,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吴茱萸温中降逆的功效由古人总结而来。现代药理亦表明吴茱萸水煎剂对实验动物有抗胃溃疡的作用,可目前限于吴茱萸药理毒性作用,临床用量往往不大,药典规定用量不超过5g。但笔者认为,基于正确的配伍和炮制,能使吴茱萸减毒增效,降低效毒二重性中的负面影响,根据笔者经验,此方使用9g吴茱萸没有问题。
《备急千金要方》(下文简称《千金要方》,《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中的方药属于广义的“经方”,笔者于临床每遭束手无策之窘境时,便览《备急千金要方》查阅,常获良效。笔者常常为如此一座医学宝库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感到惋惜。笔者认为,虽然孙思邈对于张仲景的学术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但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对于孙思邈的影响并没有当今研究者所阐述的那么深远。原因有三点:
第一,从辨证体系而言, 脏腑辨证体系萌芽于《黄帝内经》但并不系统,第一次对脏腑辨证进行系统总结的经典是《中藏经》,再次对脏腑辨证体系进行总结的经典是《备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中脏腑各卷自成体系,脏腑证以虚实为纲,具有独立性,同时腑又从属于脏,互为表里的脏腑符合证列于脏卷中。
第二,从引用比例来看,虽然孙思邈所引的《伤寒杂病论》占《伤寒杂病论》全书比例大,但占《千金方》的篇幅比例不大。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说:“究寻于《千金方》中,则仲景之法十居其二三,《小品》十居其五六。”《千金要方》版本不少,目前广为流传的是江户版。此版本所记录的方药达5300余首,其中命名药方统计归纳为1405首,而未命名的药方高达2713首,这些方子一些是其他医生的经验方,一些是孙思邈自己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孙思邈对于既往历史经验极为重视。从现代医学史文献研究而言,《千金要方》中引用张仲景的条文80条、方剂38首;《金匮要略》前二十二篇条文205条,方剂104首,《千金要方》所收录的经方超过经方总数的50%以上,几乎涵盖了六经病及《金匮要略》各篇代表方。《千金翼方·卷第九·伤寒上》与《千金翼方·卷第十·伤寒下》对《伤寒论》进行了集中引用。孙思邈所载录的这些是唐本伤寒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从《千金方》整体来看,张仲景对孙思邈产生的影响有限。
第三,从具体应用来看,《千金要方》中很多方剂虽与《伤寒杂病论》重名,但其组成却与《伤寒杂病论》有明显不同,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五下·少小婴孺方下》的桂枝汤组成为:桂枝半两、甘草二两半、紫苑十八铢、麦门冬一两十八铢。更值得注意的是,《千金要方》的一些方剂虽然方名相同,但药物组成及配伍也存在较大差别。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五下·痈疽瘰疬第八》提到两个“麻黄汤方”,两个麻黄汤方的药物组成和剂量完全不同。而在《千金要方》对《伤寒杂病论》集中引用的部分在《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九·伤寒上》与《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九·伤寒下》这两卷可以看到与明·赵开美版本相近的条文与方剂,余卷所含《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极少。
另外,关于孙思邈引用《伤寒论》的目的,他在《千金翼方·卷第九·伤寒上》开篇就说:“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遂披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符,须有检讨,仓促易知。”这段话说明当时由于《伤寒杂病论》流传不广,即便是太医对于伤寒病亦失良策,鉴此,孙思邈广罗搜集仲景之方,在将相近的方证编纂在一起,方便医生在匆忙之际以方对证,提高疗效。这里需要注意一个细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的每一小节标题下方都标明了证的数目,方的数目。而其他卷宗,包括《千金要方》的标题下方仅标明了方的数目。这一点提醒经方学者必须学习《伤寒杂病论》中“证”的重要性,这也反映出《千金方》引用的《伤寒杂病论》与《千金方》其他内容背后的医学思维差异较大。
综上所述,孙思邈对于张仲景的继承与发展更多地局限于狭义伤寒病的证治,而关于治疗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等病变的主要内容与张仲景关系不大。近现代相关研究在讨论孙思邈运用经方及经方加减化裁时忽略了经方药物的比例及配伍的关系,缺乏严谨性,也夸大了张仲景对孙思邈的影响。医者平时勤加研究固然能够促进中医发展与进步,但我们阅读文献需要擦亮双眼,站在一定的高度客观看待研究的成果与评价。
✦ 《千金》白术散的方证是:不能食生冷或常温之物,否则胃脘部不适或腹泻。
往期推荐
以上内容来源于何教授新书《白天临证,夜间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与疑难病的治疗》,更多精彩尽在书中。
“白夜”系列二
《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
“白夜”系列三
《<伤寒论><金匮要略>与疑难病的治疗》
另有新书可以加购!
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均可购买!
何庆勇教授简介
长年致力于仲景伤寒学说,笃尊汉唐古方,矢志于方证辨证,临证恒用经方或经方叠用而治今病,临证处方药味严格遵守《内经》“多则九之,少则二之”,临床处方平均药味仅3-6味,并且疗效显著。对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的古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有较深的体会与丰富的经验,诊治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获得年度患者满意奖。何庆勇教授的大量医案被收录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仲景国医临床精湛奖”,被北京、河南、南阳三地联合授予仲景国医十一大门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伤寒论》《金匮要略》课程授课老师,全国中医(西学中)优秀人才项目《伤寒论》课程主讲老师(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何庆勇主任医师首次较系统的针对《伤寒论》提出了“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针对《金匮要略》提出了“辨病—方证—主证”辨证体系,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发表SCI文章20篇,独著或主编《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伤寒论钤法》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出版1年内均已销售超10000册。已经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近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讲课或直播,累计听众数万余人次,被业内誉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临床研究第一人”。
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其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及学岐黄,精研经方,诚杏林之中流砥柱也”“天机敏妙,博学好古之士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评价其为“谙熟中医经典,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心得。”“对经方,对《伤寒论》研究很深!”国医大师刘志明评价其为“博极群籍,雅好《伤寒》《金匮》之书,每每诊病,笃尊经方,详辨方证,凡有施治,悉本仲景,多应手而愈,如有神助,实为仲圣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