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II 让朗读课文回归自然

让“朗读课文”回归自然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高学雷工作室  袁 典

“朗读课文”是语文课上最基本的一个要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女生朗读常常不由自主地感情过剩,甚至腔调和停顿都出奇地一致,带着刻板的“语文腔”。而相反,男生大都觉得不好意思,认为带有感情、语气的朗读太“妖”、太“娘”,有的就像机器人一样,平平的语气。

这让我十分苦恼。任何一篇课文,想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是应该读出这篇课文的情感底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机器人腔调”或者不走心的“有感情”。于是我尝试在朗读教学中做点什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件事情是帮助男生的克服朗读时羞涩心理,让他们能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给朗读赋予情感。在秋季学期的晨诵时间,我们在班里会朗诵秋天的古诗,我借此机会,从古诗诵读出发,让学生们尤其是男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还辅之以用肢体动作,读出诗歌的情感、气势。在朗读《秋词》的时候,大家一起先了解作者刘禹锡的生平故事,知道他是一位乐观旷达的诗人,他笔下的诗是豪放的、积极向上的,所以要读出怀有雄心壮志的感觉来。然而有些男生一开始还是放不开,老师示范、同学示范,效果都不理想。

我问一位男生:“你觉得这首诗应该读出什么感觉来?”

他说:“应该大气一点。”

“你试着读读,找找大气的感觉。”

他声音洪亮,却还是一板一眼、认认真真读完了这首诗。我开始思考,是什么让孩子觉得放不开?不够发自内心,不够自然而然。诗歌是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那么,要有所体会地诵读诗歌,是不是应该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引发共鸣?

趁着大好秋光,我们在主题课程里举行了一场“秋日诗会”。在校园里一处最具秋天特色的景色里,朗诵秋日的诗歌。令人惊喜的是,在自然的场景中,诵读的诗歌不再是只靠想象,身临其境的孩子们投入地、沉浸在景色里,终于自然而磅礴地朗诵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第二件事情是用恰当的语气朗读,克制朗读时泛滥的情感。低年级的孩子们尤其女孩子,很喜欢用抒情的语气去朗读课文,不管是什么题材的内容,都情感饱满、抑扬顿挫。所以要明白课文在说什么,用恰当的语气去朗读。在读《一封信》这篇课文中,既有露西给爸爸的信,又穿插露西和妈妈的对话,因此“是否要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问题比较突出。

“亲爱的爸爸,”露西写道,“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拍拍露西的肩膀,问:“是在给爸爸写信吗?”

“是的。可是我写得不好。”露西说着,把纸揉成一团。

“那我们一起重新写吧!”说着,妈妈在她身旁坐下来。

......

——(详见《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20年第11期“教学随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