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逃回”农村,这个年轻人的故事,刷新了我的认知
前两天,看到一条微博热搜:今年秋招拉开大幕,你的理想工作城市是哪里?
评论里看到不少网友首选西安、成都、青岛等这两年风头正盛的城市,原本属于大热门的北上广逐渐脱离了年轻人的首选城市行列,甚至有人表示首先排除北上广,“太累了,凭什么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的确,这两年有关“逃离”北上广的话题越来越热:房贷压力、落户困难、发展空间受限无一不成为棘手的难题。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陷入了离开大城市,不知去哪儿发展的困境。
即便离开了一线城市,年轻人的首选依然是二三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一句“不愿再回到家乡”,说出了无数打工人的心声。
然而,看了这几天的热播剧《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发现了一点不同。剧中这个年轻人的做法刷新了我的认知。
抛下了在上海的事业与爱情,他在最好的年纪回到家乡,当上了村官,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看似一系列“逆势而行”的举动,却一步步地让他的人生走上了正轨。
理想与现实之间
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其实,对于是留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去建设家乡这个问题,张楠纠结过很久。
如果留在上海,有他在大学期间积累的各种资源可以利用,身边又有女友陪伴,两个人在一起奋斗,就算不能闯出一片天地,也至少可以互相取暖,在钢铁森林间感受到几分人间善意。
而另一边,是张楠积贫积弱的家乡,以及小小乡村里复杂的人心与环境。在这里,似乎看不到一点有前途的未来。然而,刚刚确诊患有口腔癌的母亲急需一笔手术费,此时,家乡的教育局新任局长李世涛抛来了橄榄枝——只要愿意回来任职,便有8万元的补助,这可是救命钱啊。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一边是上海诱人的发展前景和女朋友沉甸甸的爱,一边是家乡一次性的工作补贴,这让张楠左右为难。
张楠陷入了沉思。和当下许多年轻人一样,他想到了很多——离开大城市自己能做什么?回到家乡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和女朋友的未来会是怎样的?让他彻夜难眠的这些问题,何尝不是戳中了无数年轻人的痛点。
但他也深知,生活从来难遂人意,何况面临这种选择的远不止自己一人,而更多的人甚至不曾拥有这么多体面的选项。想着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家乡,儿时的他一次又一次想要逃离,难道又要回去扎根了吗?
这时,教育局局长李世涛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他告诉张楠,自己来张楠的家乡工作,是来寻求一个答案的,当年李世涛的父亲曾来这里支持三线建设,并与当地的一个姑娘结下姻缘。但他的父亲作为技术专家撤离返沪时,母亲却没有跟父亲一起,而是选择了留在故土。
这让李世涛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让母亲放弃孩子、放弃优渥生活,而选择留在这个人人口中的贫困地区……
或许是这一席话感动了张楠,抑或是张楠选择了为“五斗米折腰”,最终他向女友提出分手,留在家乡教育局工作。
这就是生活。不是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能留出充足的时间给你思考,让你做出万全的决策,有时候我们都会面临这样的处境——匆匆忙忙中做出的决定,为今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这一次,张楠选择了现实,但他心中依然抱有一丝希望:谁说回到家乡,就一定会离理想越来越远呢?
此刻的张楠是清醒的,至少他已经明白了接下来的路要去往何方。
唯有扎根生活
方能人间清醒
然而回到家乡建设农村,却没有张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原以为农村就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直到工作起来,他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教育局局长李世涛想做的,是为这片土地带来一场改革,真正地为老百姓做点好事,让大家富起来。
没过多久,张楠便遇上了驻村后的第一个难题——如何确立帮扶对象。
面对着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张楠却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张楠依照规定取消不合格人的扶持资格,却不料督察组到村里检查工作时,被取消帮扶资格的王京生举着一张 “冤”字牌跪在村口。
督察组经调查发现,虽然王京生的儿子们在城里有工作,但他的儿子们以王京生找了新的老伴为借口,互相推卸赡养责任。尽管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王京生老人的生活却异常困难。
为此,张楠受到了督查组的严厉批评。他原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刚正不阿的好事,却发现自己对生活的了解远远不够,有的事从来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于是,张楠想办法弥补过失,便天天蹲在王京生儿子的家门口说服他赡养老人,谁知对方不但不领情,还肆意辱骂他,他一时上头,竟和对方打了起来。
几番波折后,张楠想到用流氓的方法对付流氓。经过派出所民警提醒,他发现王京生的大儿子王少康是当地的小学老师。李世涛十分气愤,提醒王少康再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将会以有违师德的名头对他进行处分。
这一次,问题终于迅速解决。
除此以外,如何合理分配粮油、帮助农民提高车厘子种植收成、怎样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砸向张楠,这都是他从来不曾直面过的难题。
他到底是如何一一化解的呢?我就不剧透了,总之这个年轻人实实在在地吃尽了苦头,也着实收获了成长。
看了这么多,不禁感叹这部剧早已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以为它对这些现实矛盾只会蜻蜓点水提一下,但我却从中看到了最真实的生活——没有一个问题能够三言两语就轻松解决,正如人性一般,它的背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与解法。
是啊,生活中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即便是你再瞧不起、看不上的生活,也有人在为此努力,而且,凡事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之后,才能知道真正的滋味。
很喜欢一句话:“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是山。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还是山。但你只有亲自去过以后才有资格说。”
就如剧中的张楠一样,唯有扎根于此,方知过去的自己是多么幼稚和无知,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农村,都一样能锻炼人,一样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想要做到人间清醒,首先你要亲自踩在这片土地上,去看一看众生百态,去尝一尝酸甜苦辣,最终,你才有机会看清生活的本来面目。
没有矫情与狗血
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看到张楠和女友相处的片段,我曾以为剧中会有大量情感拉扯、儿女情长的情节,但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干脆利落的性格,说干就干,说走就走,正如现实生活一样,在抉择面前,由不得半点犹豫和彷徨。
剧中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
在这座小小的村庄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一心想为百姓办事却屡屡受阻的领导,也有狐假虎威、吃拿卡要的贪吏,还有一边想做好事,又一边想要谋求私利的亲戚……没有一个人是干巴巴的“平面”形象,在每个人身上你都能看到人性的复杂,而张楠面对的,则是在这样一群人中向上生长。
起初,张楠是一腔热血的大学生,心有大抱负,希望家乡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为了维护正义他勇敢无畏……
到后来,张楠回到家乡,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听到过表扬,也吃过闭门羹,经历了人情世故,他逐渐收起锋芒,学会隐忍,懂得如何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张楠逐渐学会了“夹缝求生”,面对着不讲理、想要占便宜的亲戚,他懂得了说话不能让步,刚正才是对付这种人的办法;
面对着挖苦自己的村民,他知道沉默有时就是无声的证明,只有做了实事,才能服众。
在此过程中,张楠明白了,不是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能让村民领情的,即便是再好的事,也要讲究方法,用大家能理解的方式开展,否则,结果往往是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相信这种事,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在这部剧里,你看不到矫情与狗血,镜头里的事都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境。
这才是真实的人间众生相吧。
我们都能在张楠身上看到自己的缩影,想回却又不想回的家乡,年少的勇敢而不懂方法,满腔激情却无处释放,想和爱人在一起却迫于各种困难挣脱不得……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却不意味着它也是一片梦想都会实现的乌托邦,你在现实中看到的一切,在这里也会看到。所谓希望,都是要靠每个人的双手努力争取来的。
看到这些,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伴随着他的成长,或许我们的内心也在成长。
写在最后
其实,像张楠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只是失败了、混不下去了、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但谁又能说,回到乡野之间,建设昔日的家乡,不是一种成功的选择?
生活本来就没有正确、错误之分。一个人的生活,从来不是为了活给其他人去看的。
相反,这种不为多数人所理解的行为,更需要人们的尊重。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默默付出自己的一切,反哺着养育自己的家乡。
他们用青春,托举起了自己的家乡,也托举起了自己的人生。
过去人们常说:“趁着年轻,就要到大城市去闯荡一番,见见世面。”
其实,无论身在何处,不辜负青春,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
只要我们始终心怀沃土,何处不是充满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