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奔赴候西村,再访白茹云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商务合作、读者交流微信:13831979088
白茹云,生于1977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郝桥镇侯西村人。淋巴癌患者,先后经历7次化疗、32次放疗。在人生最困顿之际,她在诗词中找到了勇气和力量。2017年2月,白茹云参加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淡定沉稳答对全部选题,获得285分的高分。她的精彩表现感动了全国的观众,被称为诗词达人。2017年5月,获得第27届全国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2018年1月,获“中国网事 · 感动2017”年度感动人物。
胡子宏生命日记(1427)
(一)
热腾腾的阳光里,衣着朴素、一身村妇模样的白茹云向我们款款走来,热情相迎。昨日,我驱车30多公里,抵达南和县郝桥镇候西村,第三次走进白茹云家的小院。屈指算来,距离上次光临这个小院,时光过了一年半。
这次拜访白茹云,实属偶然,想起来有点忍俊不禁。26日晚上9点多,有微信好友招呼我:我有20多天没有见到白茹云更新公众号的文章了,您知道怎么回事吗?
我的脑子一炸,立刻预料到不祥的征兆。我赶紧打开白茹云的微信朋友圈,天啊,从8月初至今,她竟然有20多天没有更新朋友圈了。天哪,莫非白茹云有了意外,发生了什么事儿?否则,她怎么会不更新公众号文章,且朋友圈都不更新呢?
我赶紧打问另外一位认识白茹云的朋友,对方表示,自己跟白茹云也是好久没有聊天了。无奈,我只好在微信上问白茹云:你怎么了?这么久没有消息了。
27日上午7:13,白茹云终于在微信上回复我:没事,坐下打字就头晕。瞬间,我终于放下心来了。白茹云,这个曾经感动亿万国人的诗词达人,安然无恙,只不过比较忙碌,停止了写作而已。
我赶紧说,你20多天没有写作,朋友圈也没有更新,赶紧更新一下朋友圈吧,哪怕发个图片也行,否则粉丝们都以为你又住院了,甚至挂掉了。
白茹云说,我不知道在朋友圈里发什么啊。我说,发个院子的照片,或者孩子在家的照片,都行,你20多天没有消息,我都以为你挂了呢。
因为都是癌症患者,我跟白茹云日常的聊天也比较随意。此刻,我仿佛看到了白茹云的笑容,她在微信上回复我,好的,多谢老伙计挂念,有空过来吃饭吧。
我说,好的,赶紧更新朋友圈,发一首诗也行;我们这种人,有几天没有消息,别人就会以为我们挂掉了。
此话一点都不过分,病友聊天群里,有时候某病人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朋友圈,一打问,就知道他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对此,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一分钟后,我打开白茹云的朋友圈,只见她写道: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我想,有疑虑的粉丝可以领略到,白茹云身体没毛病,能吃能喝,过着快乐平淡的生活。
粉丝们可以放心了,白茹云这个暑假陪着闺女在家学习,发懒了,不愿意写文章了。唉,这事儿闹的,有点玄乎。粉丝们20多天没有读到她的公众号文章,难免会产生不祥的联想,甚至,我都以为她可能旧病复发,说不定又住进医院呢。
(二)
既然白茹云感谢我这个老伙计挂念,请我有空过去吃饭,干脆,趁着周末,就去她家转悠一圈吧。我在粉丝群里发了消息,很快,有朋友联系我,愿意开车拉着我,一起去拜访白茹云。
看望白茹云,总不能空着手进入她家的小院呀。途中,我和朋友买了些食用油、大米、牛奶、八宝粥。本来,我想给她买点肉,冻到冰箱里慢慢吃,哪知道,途中除了几个小超市,竟然没有遇到肉店。
进入白茹云家的小院,只见十几棵玉米等绿油油的植物长得正茂盛。在农村,这样的院落确实小了点,房子也破了点。她家的屋顶也铺了一层红色的铁板,用来防雨。白茹云告诉我,房子破旧了,夏天漏雨厉害,进行了一些修缮。
进入房间里,我看到,墙壁上贴着一层精准扶贫的资料,显然,白茹云全家被有关部门纳入了扶贫对象。
端详一下房间的设施,依然是农村房屋的模样,有点凌乱,各种物件摆放得不是那么有序。我对白茹云说,我一直抱怨我们家东西多,摆放乱,到了你家,终于找到了心理平衡。
不过,与上次比较,房间里有两处发生了变化。一个是,客厅的一角,摆放着一个崭新的书柜,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满满的新书。白茹云说,她和女儿参加了书店举办的一次诗词比赛活动,双双获奖,书店里一下子奖了800元的购书券,运回来一堆新书。
(一年前的破沙发,惨不忍睹)
另一个变化,就是老沙发终于被淘汰了,这可谓是鸟枪换炮。我还记得,上次来到她家时,沙发上已经有了窟窿,坐上去有点硌屁股。现在的沙发宽大,能坐下七八个人。沙发前面,摆放着一张宽大结实的茶几。放上案板,可以用来包饺子了。
我们坐在沙发上,闲扯家常。白茹云说,这些日子,孩子在家上网课,她的眼睛有些劳累,看电脑屏幕或手机,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头疼,干脆就不写作,也懒得发朋友圈。日常时间,多是用来监督孩子学习,严控孩子在学习之余玩手机。
临近开学,白茹云的闺女理应在家学习,可是听妈妈说胡子洪要来,赶紧躲出家门。孩子经常读我的公众号文章,知道我对孩子要求严格,干脆对我避而不见。不过,白茹云正在给我们包包子的过程中,小姑娘回了一次家,见我在,只是在门口露了一面,赶紧又躲到奶奶家去了。
(三)
此番,白茹云招待我们吃午饭,也是属于村里的家常便饭。她先是端过来一堆菜叶,仔细一看,是红薯秧的叶子。我们把红薯叶子和叶梗分开,午饭的时候蒸熟了吃。这道菜,我已经几十年没有吃了。小时候,记得我姑奶奶最喜欢吃红薯叶。
白茹云已经调好了肉馅,和好了面,中午我们吃的就是蒸包子。蒸包子的工序并不复杂,我们一边随意聊天,一边包包子。开车来的朋友对白茹云的故事不太了解,此次算是领略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村妇,竟然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上,有过不凡的表现。
我告诉朋友,白茹云不仅是诗词达人,还曾经被评为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荣誉称号之外,更感人的是,她罹患癌症,在家境贫寒的现实中,打造出“诗意的人生”。
成名之后的白茹云依然是属于贫困户。闲聊中,白茹云对眼前的一切都很满意,毕竟,她罹患淋巴癌已经近10年,当年的好多病友已经撒手人寰。
(无意中看到的白茹云背诵诗词的笔记)
我们谈到了住院和放疗的细节。数年前,我们都是带着硬硬的面罩,躺在放疗床上,缓缓地进入放疗机,然后听着机器嗡嗡地叫。我放疗了33次,白茹云是32日。
按照医院的规定,放疗病人是不让住院的,毕竟床位很紧张。白茹云说,外面住旅馆,每晚要100多元,住病房只有几十元。于是,她缠着医生让她住进医院。病房里没有床位,她就抱着被褥,到走廊的候诊座椅上睡觉。深夜,她被保安驱赶,等保安走了,她继续睡在座椅上。等到4点多,她再一次被保安驱赶,就谎称,前来治病,等着天亮呢。
有一个细节白茹云没有好意思提起。在她治疗期间,曾经找了个纸板,写上求助的信息,到火车站广场乞讨。结果,在广场上站了一晌,没有讨到一分钱,只好悻悻地回到病房。白茹云说,出院的时候,她的缴费收据特别多,因为她的钱是借的,借多少,交多少,收费处的工作人员都抱怨她,为什么不能一次交齐。
一场大病没有夺走生命,甚至还活出了自己的风采,这是我和白茹云产生的共鸣。
(四)
到了中午,我们吃午餐。白茹云端过来一筐小包子,红薯叶和红薯叶梗用水汆了一遍,加上蒜末,非常适合我这种咀嚼力较差的人吃。白茹云还专门买了一条酥鱼,算是对我们的特殊招待。此外,还有一碗小红薯很甜,剥开皮后,就是黄色的瓤,看上去其貌不扬,但是吃起来唇齿之间都是甜滋滋的。
白茹云还用类似于豆浆机的东西,做了几碗很稀的粥,大米里面还放了几颗花生米,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我把小包子掰开,泡浸在米粥里,慢慢地吃,不知不觉,吃了三个包子,两个小红薯。那一盘红薯叶,被我自己吃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