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女王大学读博当助教&音乐交互设计

在向明中学读书时,从来没想到过一个外国人用中国话给我们上课。

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会笑的。倒不是说什么人家的水平不够,而是中文里面每个字都有4声发音就够呛了,更别说词根词语之间没有逻辑思维方式的推演联想和发挥。汉语没有关联3000个方块字,如果不掌握的话别说教书了,与人沟通都难。

在这里批作业,感觉最奇怪的是26个字母是圆的可以串联并用发挥,但外国人的脑子始终是方的;我们的文字是方的,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但在生活中每个人的脑袋都是圆的,都是可以专营各类能发挥到极致而问心无愧的。

现在,一个外国人用英语给多数为爱尔兰人的学生上课。我的第一课,主题为噪音在不同环境里的极致,时薪17.8磅。

年轻的白人和他们面对面(我看他们,他们也在看我),分组的时候有一种回到了向明中学课代表的感觉。读博4~5年吧,今后的见闻以后有的是时间汇报。

图片为贝尔法斯特与上海,名字叫做安能辨我是雌雄不为过吧。

女王大学始建于1845年维多利亚时代。

圣三一堂始建于同年租界时1866年上海魔都时代。

它们都有着典型的英国都德王朝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在欧洲读书,学校里没有红砖房,没有管风琴的算不上历史悠久的学府。每次听到管风琴的声音,一个寒噤从头到脚像是受了一次洗礼。

英国女王大学是英国第九古老的大学,依然是我选择的罗素成员之一。

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是Lanyon Building,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同时入选世界最美校园的前15名。两度荣获英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女王周年纪念奖,在高等教育品质保障局的教学品质评估中,贝法女王三分之二以上科目的教学品质,被评为“非常优秀”。连接:《Bute Hall》

圣三一堂东临江西路,北临九江路,南隔汉口路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因其红色外观教堂俗称红礼拜堂,十九世纪之前,上海的英国侨民均在英国领事馆举行礼拜仪式。

宝顺洋行的苏格兰裔商人托马斯·查伊·贝尔购置下教堂所在的地皮并捐献给教会。因为圣堂临近英国海外传道会,故堂前街道也称为教会街,直到1865年才改名为江西路。

英国建筑设计师乔治·吉尔伯特·司各特设计了新哥特式风格的新教堂。由于司各特最初的设计过于华丽,超过了上海英侨的经济承受能力,加之新堂需要容纳更多的教徒,于是转请当时上海唯一具有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身份的设计师威廉·凯德纳修改了建筑图稿。耗银7万两的教堂,经历三年的修建后正式启用。

设计师司各特为圣三一堂设计了拉丁十字式,长约47米宽约18米,堂身高19 米古安立甘式半穹顶结构。外观大体上清水红砖墙面,属于新哥特式,哥特复兴式带有哥特风格的元素,教堂各处的尖券在入口门廊处采用了半圆券。教堂内外两侧皆为尖券排柱长廊,不过并未采用哥特式教堂中常见的束柱,而是采用显著柱帽的单根矮柱,柱帽上面顶住连续尖券拱廊。

建造期间,曾在一千平方米的地基上打下了八千多根木桩。圣堂内为拼花大理石地面,设有拉丁礼祭台、阶梯讲道台、鹰形读经台、洗礼盘均装饰有精美浮雕。座席为靠背穿藤的长椅,椅背钉着捐献者姓氏的铭牌。玻璃窗的设计与众不同,既非白玻璃也没有全部采用彩色玻璃.花白相间,不成规则。坊间传说教堂自建成以后,每隔一两年,便换上几扇彩绘玻璃以纪念某一位死去的英国教友。

1925年,圣三一堂向英国管风琴制造商哈里森公司,定制了一台大型电鼓风发力管风琴。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圣堂经过琴师试奏后,由英方通过海路运至上海。此琴安装在座堂建筑十字交界处近北侧的两排座堂诗班席后方,琴键、琴栓及琴师座位在二层,琴师座位用帘布隔开。

1928年,圣三一堂北侧临九江路建造了4层座堂,附属英国国教学校的男童校楼。作家詹姆斯·巴拉德曾就读于此校,并在其著书《太阳帝国》中提及该学校。

1935年电影明星胡蝶和潘有声在圣三一堂举办了婚礼。找到清末画家吴友如曾经为圣三一堂词一首作结尾。《调寄菩萨蛮》:

红墙隐隐云中见,琉璃作栋金为殿,

生伯断人肠,鲸钟历乱撞。

风吹花片片,绣院盈芳甸。

礼拜是今朝,纷然各见招。

PS:《音乐交互设计》

什么样的声学设计师才算是一名优秀的声学设计师呢?

声学装修为声学设计,有翻译为声学改造。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拨动的琴弦等这些振动的物体称之为声源。声源发声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介质才能向外传播。这种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

建筑声学中,声波是在一个封闭空间内如剧院观众厅、播音室等传播。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不会像在室外那样立即消失,而要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对听音有很大影响。因为它受到墙壁、顶棚、地面等封闭空间的各个界面的约束,距声源同样远处要比在露天响一些,形成一个比露天坏境复杂N倍的声场。《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格罗夫爵士写道:

风琴和时钟,是工业革命前所有机械设备中最复杂的。在乐器中,它的历史是涉及最广泛的,其现存的剧目是最古老的,没有其他乐器能够想它那样赢得如此公开广泛的尊重。

受到声源振动的干扰后,介质的分子也随之发生振动,从而使能量向外传播。它在其未被扰动前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振动,并没有随声波一起向外移动。介质分子的振动传到人耳时,将引起人耳耳膜的振动,最终通过听觉神经而产生声音的感觉。

Pipe organ流传于欧洲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气鸣式键盘乐器风琴的一种。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演奏丰富的和声。不同于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音,管风琴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

公元前250年,古罗马工程师制造的水压式管风琴,成为音乐史上第一架管风琴。公元3世纪民间仍使用,5世纪末管风琴扩充为房间的体积,并引入教堂。

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个小镇的教堂中,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管风琴,悠扬的乐曲飘散在整个小镇。巴赫创作的管风琴作品集已知的就有9册之多。莫扎特称赞管风琴:在我的眼睛和耳朵里乐器之王。

早期演奏管风琴通常需要两人搭档,一人演奏一人鼓风(一般是来自教堂信徒中的小男孩)。能够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担任管风琴师,是当年音乐家们引以为豪的荣誉。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担任过宫廷风琴手。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风琴师帕赫贝尔的《f小调恰空》、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等著名的曲子太多太多。

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中,卡农、帕萨卡利亚、恰空等曲式像笼罩在山谷间的暮色一样,为整部乐曲覆盖上一层浑厚广袤的光芒。恰空舞曲是一种古老的曲式,音乐史上有两首恰空舞曲是最为出名的,一首是巴赫的《第二号无伴奏小提琴帕蒂塔》中《恰空》,另一首是维塔利的《恰空》,小提琴大师海菲茨演奏的这首作品,用的就是管风琴伴奏。

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所有的管风琴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它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洪亮饱满的下行旋律构成的引子,如教堂穹柱般支撑起接下来能量巨大、延音宏伟的和弦。充满狂想色彩的托卡塔后紧接着严谨端庄的赋格。这首作品曾被改编成钢琴版、管弦乐队版、弦乐四重奏版等许多形式,但没有任何形式的改编能比得上管风琴原版的魅力!

1886年圣-桑创作了第三交响曲——《风琴》交响曲。圣-桑被李斯特称为“最伟大的风琴家”,第三交响曲即将出版时李斯特病逝,圣-桑便在交响曲总谱上题词——纪念李斯特。

史诗级影片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开场时,管风琴在辉煌的合奏后表现了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日出场景,延长音把画面推向极其辽阔的境界。

混响是建筑声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适度的混响,可以明显的改善声音质量,改变音乐的音色和风格。韦伯的《歌剧魅影》中的“魅影”,住在歌剧院地底幽暗的宫殿中弹奏着管风琴创作音乐。音乐剧带有浓厚的哥特风格主题曲中,运用了大量管风琴音效来渲染古典、诡异、阴森且浪漫的氛围。

电影《星际穿越》配乐加入管风琴长音来表现宇宙的浩瀚与空寂,令人印象深刻的管风琴和电子和声勾勒出广袤太空和闪烁的星辰,给人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声学家赛宾W.C.Sabie通过研究后提出:

当声源停止发声后,残余的声能在室内往复反射,经吸收衰减,其声能密度下降为原来值的百万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说,室内声能密度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会有一定的差值。

声学设计很难确认一个统一的最佳混响时间标准,它还受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没有一个确定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是个范围值,各国发表的数据都不尽相同。

这些只是交互设计的部分,太专业的话点到为止吧。回不了国的我一次又一次的搬家,图片左下角为第二导师的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