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成大事的人,绝不能做感情的奴隶

贾诩建议张绣投靠曹操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

曹操这个人志向远大,是个干大事的人,你们之间虽有过节,但他一定会不计前嫌的。

张绣听了贾诩的建议,投靠了曹操,曹操闻讯大喜,不仅封赏了张绣,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结为亲家。

曹操的这番操作,令人大跌眼镜,要知道俩人之间可有着不小的仇恨呐。

实际上,就在一年多前,张绣已经投降过曹操一次,不过后来出现了点意外,就此结下了梁子。

那一次,曹操亲自率大军征讨张绣,将张绣所在的宛城团团围住,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同意归降。

但插曲来了,一段风流韵事直接改变了宛城之战的结局。

众所周知,曹操有个嗜好,那就是睡人妻。进入宛城之后,曹操相中了张绣那守寡的婶婶,结果强行把人家给睡了。

张绣感到奇耻大辱,一怒之下,连夜偷袭了曹营,曹军损失惨重,要不是身边人的拼死相护,曹操也交代在那了。

为了掩护曹操撤离,大将典韦、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最后均命丧宛城,这件事一直是曹操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一年多前还是誓要将其千刀万剐的杀子仇敌,转眼间就成了合作伙伴,还结为了亲家,这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普通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也难以做到。

但正如贾诩分析的那样,曹操是个干大事的人,他会选择冰释前嫌,握手言和的。

换句话说,干大事的人,往往都能做出异乎常人的决定。这个决定有一个很显著的特性,那就是绝不做感情的奴隶,与对错、爱恨情仇相比,更在意利弊与得失。

曹操之所以愿意和张绣一笑泯恩仇,也是因为形势所需。

一来,张绣的加入可以使自身的实力又上一个台阶;二来,接纳张绣这件事可以为他赢得好声誉,一个连仇人都能包容的人,此等心胸必会引来更多的人才效力。

实际上,在曹操的一生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01

荀彧之死

先来说荀彧之死。

曹操身边的谋士很多,犹如过江之鲫,比如贾诩、郭嘉、司马懿、荀彧、许攸、荀攸,程昱等等。

但要说与曹操合作时间最长,贡献最大的,荀彧应当是首选人物,俩人合作了21年,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

曹操曾经说过,荀彧就是我的子房。

众所周知,子房就是张良,当年刘邦能成就千古霸业,离不开汉初三杰,而张良便是其一。

但在我看来,荀彧应该是张良和萧何的结合,在汉初三杰中,他一个人起到两个人的作用。

首先是出谋划策方面,曹操能够迅速崛起,得益于他走对了一步棋,那就是挟天子令诸侯,利用傀儡皇帝汉献帝,人才不断涌进来,财政收入增加,天下兵马随意调用。

这主意其实是荀彧提出来的。

其次是战略部署,曹操一系列的军事运作,南征北战,很多都是出自荀彧的建议,定兖州,破张绣,擒吕布,拿徐州,抗袁绍。

再者就是后勤补给,扮演着萧何之于刘邦的角色。很多时候,曹操在前线征战,大后方的安定以及军队的粮草军械等物资,都是荀彧在忙活。

有一年曹操出去打仗,结果后方发生叛乱,是荀彧带人给曹操找了个立脚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的天下大业。

但就是这样的亲密战友,曹操最后还是逼死了荀彧,因为荀彧不同意曹操称帝。

荀彧虽然建议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那是因为他认为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可以帮助汉室收拾这混乱不堪的局面,拯救大汉于水火。

但后来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想晋魏公、受赐九锡,这时候荀彧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他知道一旦曹操享受这样的规格待遇,下一步就是要逼皇帝退位,自己当皇帝了。

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所以不同意曹操称帝,曹操自然也就不会对他手下留情了。

我相信,曹操决定杀荀彧的时候,内心是痛苦且纠结的,但在权利和利益面前,他还是选择牺牲荀彧,放下情感。

02

梦中杀人

再来说一个小故事:梦中杀人。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随着权利越来越大,很多人视他为国贼、汉贼,想要除掉他,为此曹操自然是防范森严。

曹操当年趁董卓午睡时拿着刀想行刺董卓,所以曹操怕自己睡着时也有人对自己心怀不轨,于是便编了一个谎言,说自己有梦中杀人的习惯,睡觉时一旦有人靠近,就会杀人。

为了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曹操假装睡觉,然后当一个侍从前来给自己盖被子时,曹操一刀杀了他。

不仅杀过照顾自己的侍从,曹操还杀过一名小妾。从那以后,很多人都相信了曹操有梦中杀人的习惯。

虽然曹操一贯心狠手辣,但毕竟也是两条无辜的人命。在下手的时候,曹操的心里肯定也会起波澜,但这些情绪在目标面前不值一提。

今天讲曹操的这些事,自然不是说我们为了达到目的和利己,可以如此的不择手段,冷酷无情,​什么事都可以毫无底线。

不是这样的,我真正想说的是:

我们在做人做事时,往往要懂得平衡好情感和利弊。不要太感情用事,被情感牵着鼻子走,从而影响到我们做出最靠谱、正确、理智的决定。

这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该有的​自觉和觉悟。

望谨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