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董桥:“万变不离其静”
我寫字寫文章向來只求「清靜」二字。我喜歡看名家書法。我沒有耐性臨摹名家的字。我只相信文章安靜,書法安靜,人才有風骨,有福氣,有晚運!我的字常常在變,可是萬變不離其靜。我不寫草字,“草字輕佻,假豪邁”,那是胡適教我的。我不寫太大的字,字大了就沒了文氣。我只希望大家看我的字看到的是一個有風骨的文人的字!——董桥
同事苏海强说他是在我公号“夜书房”的一期文章封面上发现董桥墨迹的奥秘的。
“大概是今年4月的某一天,”他说,“当天的'夜书房'文章的封面,用的是董桥题词'夜书房'的照片。一看到那三个字,我竟像被定身术定住了似的,定神地看了许久。”
苏海强说他看到了董桥字里的“静”。他发现无论行书、行楷,还是笔画、结构、章法,董桥墨迹里流淌的都是一以贯之的静气:笔画上的“净”,结构上的“正”,笔速上的“缓”,笔力上的“轻”,字形上的“小”,和章法上的“空”。
我在《深圳商报》工作时,并不知道同事苏海强能写一手好字。后来看到他的公号文章,才发现他的书法见识与书法作品都不可小瞧。前些日子他写文章探讨初学书法应从何种字体入手,我读了眼前一亮,给他微信说,你那个以敦煌写经体为入手字体的观点大有道理。
有这样的书法修为,他评论董先生的字就不是常见的那种泛泛之论,也不会说那些东拼西凑的陈词滥调——
“董桥字的笔画,总是那么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写来,少有牵丝缠绕。即使是连笔较多的行书,一点一画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没有丝毫苟且。董桥字的结构,不狂怪,不怒张,总是那么平平正正,安安稳稳。然而,这种平正既不是孙过庭所说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的那种'看山是山'式的初始平正,也不是孙过庭所说的'既知险绝,复归平正'的那种'看山还是山'式的动态平正,而是董桥心中不用学而自生的那种源生性平正。”
苏海强说他最关注的,还是董桥墨迹字形的“小”和章法的“空”。董桥用小字在纸上留出大量的“白”,由字小反衬出章法的“空”,从而醒目地突出其字之“静”。“这样,他的字在纸上就像摄影中用景深长镜头拍摄的远景,景虽小而清晰;又像万绿丛中一点红,花虽少而鲜明。”
这篇评点董桥墨迹的公号文章,我觉得海强写得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理,于是转给董先生看看。很快,董先生回微信说:
拜讀了!謝謝蘇海強。我寫字寫文章向來只求「清靜」二字。我喜歡看名家書法。我沒有耐性臨摹名家的字。我只相信文章安靜,書法安靜,人才有風骨,有福氣,有晚運!我的字常常在變,可是萬變不離其靜。我不寫草字,“草字輕佻,假豪邁”,那是胡適教我的。我不寫太大的字,字大了就沒了文氣。我只希望大家看我的字看到的是一個有風骨的文人的字!